国安部披露特殊“专家间谍案”:对敌情报斗争呼唤“战狼”精神

沛山头号 2024-05-30 19:38:46

今年以来,国家安全部官微陆续披露了一系列间谍案件,其中,我国领先领域的专家、学者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捕猎”的重点目标,导致“羊入虎口”事件频发,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令人不寒而栗。

5月26日,国安部披露了一起特殊的间谍案。我国某领域的专家李某因工作需要前往某国调研。到达后不久,李某突然被该国间谍情报机关找上门,声称要查一查李某的出入境证件,后来的故事和其他出国访学的专家、学者遭遇过的情形大同小异。

该国间谍情报机关把李某的调研污蔑为从事间谍情报活动,并将李某带到秘密场所进行秘密审查,长时间非法拘禁,持续以不保障其生命安全和终身监禁威胁李某,最终逼李某就范。李某被迫向对方提供了一些内部科研信息。回国后,李某马上向国家安全机关反映自己被胁迫参加间谍组织的情况,主动提供印证材料,后经侦查、研判,对他不予追究并将向他提供保护。

本案的一个细节是,李某在回国前夕,该国间谍情报机关缠着他,以“合作协议”和李某前期提供的内部科研信息等为要挟,命令其回国后继续按特定联络方式提供情报,否则就要举报他。这或许是一个错失的破获间谍大案的机会。

和李某一样,国安部披露的“专家间谍案”里面的涉案专家在国外都像待宰羔羊,毫无反抗的可能,同时,国安部披露的情况也没有说明我安全机关对相关专家出国出境的培训和指导,一旦他们由专家变为“专家间谍”,对我国的国防军工等领域的危害实际上是难以挽回的。

本案有两点令人不能不反思。

一是李某如果得到过安全机关的培训,在回国前夕完全可以假意答应向敌方提供情报,可以提供经过专业包装的真的假情报,放长线,钓大鱼。

李某向国安部门反映情况后,停止了提供情报,这时,该国间谍情报机关所谓检举他的威胁实际上成了对方的“软肋”。如果他们要举报,一定是向国安部门举报,如果没有人举报,说明他们是虚张声势;如果他们举报,无论是打12339举报还是通过信件举报,都会暴露他们更多信息,如果是有人在国内举报李某,几乎可以断定举报人就是一个间谍,由此顺藤摸瓜,说不定抓到“大鱼”。

二是国安部在披露类似案件时似乎总是在指责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多无耻,然而,从他们的角度看,他们是在为他们的国家尽职尽责,说明他们的工作绩效考核很严格,日子过得不轻松。

从李某案件看,该国间谍情报机关以死相威胁,说明他们身上有“狼性”。而这种情报工作中的“狼性”或许正是中国情报机关需要学习借鉴的。

李某案件有两大亮点:一是李某自己不是孬种,他回国后第一时间向国安部门反映情况;二是国安部门为他提供保护。

2 阅读:264
评论列表
  • 2024-05-31 05:07

    高科技和军工科研人员应该禁止出国,以防止被外国扣留和暗杀。

沛山头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