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罗马人鄙视的俄罗斯,何以敢自称“第三罗马”?

食铁兽和柏拉图 2024-01-10 15:37:05

俄罗斯历史上有很多称号,其中最让俄罗斯人感到骄傲的是“第三罗马”,意思是第三个罗马帝国或者罗马帝国的继承人。那为什么被罗马人称为三大蛮族之一的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反而成了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呢?第一罗马和第二罗马分别又指哪个呢?

俄罗斯的双头鹰徽

第一罗马是谁?

第一罗马即罗马帝国,由盖乌斯.屋大维创立。罗马共和国末期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罗马从共和国进入帝国时代。

奥古斯都之后,罗马帝国又经历了多个王朝和皇帝的统治,至五贤帝的图拉真时期,罗马帝国疆域达到极盛。此时罗马帝国成为一个疆域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千米,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此时的罗马帝国与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大汉帝国并称当时的四大强国。

然而到了公元4世纪,帝国内部矛盾加剧,外部又面临日耳曼蛮族迁徙的压力。在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一分为二分别交由他的两个儿子统治,从此之后,罗马帝国再未统一。

罗马帝国的分裂

公元476年,日耳曼首领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末代皇帝罗慕路斯,西帝国至此灭亡,欧洲历史进入中世纪。

而人们常说的第一罗马即从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至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之前大一统的罗马帝国。

第二罗马:第一种说法

关于第二罗马,说法不一。第一种说法认为第二罗马指的是罗马帝国分裂出去的东罗马帝国。

狄奥多西大帝将罗马帝国一分为二,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存在了千年。

16世纪德国历史学家为了与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区分,便将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并沿用至今。

拜占庭定都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与西罗马帝国相比,拜占庭帝国崇尚希腊文化,到了7世纪希拉克略统治时期,首次将希腊语确立为帝国的官方语言以取代此前的拉丁语。

这一改变,使得拜占庭帝国作为罗马帝国的传承者,又与拉丁化的罗马帝国多了几分明显的界限。

拜占庭帝国处于亚欧交界之处,属于四战之地,注定了其在历史上屡遭外敌的入侵,所以拜占庭终其一生始终无法达到古罗马帝国的成就。

拜占庭立国千年,先后遭受萨珊波斯、阿拉伯帝国、保加尔人、阿瓦尔人、罗斯人、突厥人众多外敌等入侵,但君士坦丁堡的鹰旗始终高高飘扬,虽然在1204年,君士坦丁堡沦陷在第四次“十字军”手中。但1261年,拜占庭人再次将其夺回,复辟成功。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然而拜占庭帝国在外敌的屡次入侵下,国土面积不断缩水,实力不断下降,终于在1453年被新兴的奥斯曼土耳其用大炮轰开了君士坦丁堡的城门。鹰旗飘落,立国千年的帝国至此灭亡。

第二罗马:第二种说法

第二种说法认为第二罗马指的是中世纪欧洲以德意志王国为基础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

查理曼死后,他的孙子将其帝国一分为三。其中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德意志的雏形,到了康拉德一世时期开始使用“德意志王国”的称呼。

奥托一世在位期间,罗马教皇遭遇贵族叛乱,向奥托求援。奥托进军罗马平定叛乱。教皇为答谢奥托一世的“勤王之功”,将其加冕为罗马皇帝。

此后,德意志的国王便有了一个传统,只要是有作为的君主都要进军意大利让教皇为其加冕为罗马皇帝,除了康拉德三世等有数几个国王外,中世纪的德王基本上都还顶着“罗马皇帝”这个大帽子。

到了腓特烈一世时期,德意志和拜占庭的关系恶化,且拜占庭帝国在塞尔柱突厥的打击下快速衰落下去,于是腓特烈在进军罗马加冕后,特意在称号前面加上了“神圣”二字,以表明自己才是罗马帝国神圣正统的传承人,之后就有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说法。

不过神圣罗马帝国名头虽大,实力却上不了台面,和真正的帝国相差甚远。神圣罗马帝国一开始就是靠德意志国王的权威将境内各大公国以及新征服的意大利北部等地区强制整合成一个大帝国,天生具有很强的分离性。

到了查理四世时期又颁布《金玺诏书》,明确皇帝由帝国内七大选侯选举产生,进一步强化了选侯的权力,削弱了皇帝的权威,从此神圣罗马帝国彻底沦为一个松散的诸侯共同体,帝国境内大小邦国各自为政,神圣罗马帝国成了一个空壳子。

三十年战争后,神圣罗马帝国战败被迫签署《威斯特伐利亚合约》,本就分散的帝国被进一步肢解成上百个大小不一诸侯政权。

碎成一地的神圣罗马帝国

同拜占庭帝国一样,神圣罗马帝国实力不强,寿命却长得离谱,直到1806年,拿破仑横扫欧洲,欧洲大陆容不下两个皇帝,弗朗茨二世才被迫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这个不伦不类的帝国才宣告终结。

在这两种说法中,我更倾向于认为第二罗马指的是拜占庭这个正宗的罗马帝国继承者,而非神圣罗马帝国这个自说自话的冒牌货。

第三罗马因何而来?

第三罗马通常就是指俄罗斯。至于为什么被罗马人鄙视的斯拉夫会继承罗马帝国的称号,还要从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的历史讲起。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后,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皇室成员大多也遭屠戮。但幸运的是君士坦丁的弟弟托马斯逃了出来,并辗转到了罗马避难。

虽然一个信仰东正教一个信仰天主教,但教皇看在同为上帝子民的份上,另外还有利用拜占庭王室成员谋求政治利益的考虑,还是选择为托马斯提供庇护。

1469年,托马斯的女儿索菲亚长大成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经过慎重考虑后,罗马教廷决定将索菲亚嫁给莫斯科大公国的统治伊凡三世,试图弥合分裂的天主教和东正教。

在当时西欧人看来,俄罗斯仍是未开化的野蛮民族,索薇娅作为罗马帝国的公主同样抱有这样的想法。但为了报国仇家恨,索菲亚还是答应了教皇的安排。

1472年,索菲亚来到了莫斯科公国,成为伊凡三世的第二任妻子。随同而来的是大批希腊和罗马的学者工匠以及大量珍贵的书籍和艺术品。但其中最珍贵的是索菲亚一直随身携带的罗马帝国双头鹰徽。

伊凡三世也是一代雄主,获得拜占庭继承者称号的加持,伊凡三世更是如虎添翼,征服了诺夫哥罗德、特维尔等几个俄罗斯公国,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莫斯科大公国,而莫斯科大公也成为全罗斯唯一的君主。

1480年,伊凡三世在乌格拉河对峙战中大败金帐汗国,最终摆脱蒙古人对罗斯长达240年的高压统治,罗斯人终于再次迎来独立。

在取得了这一系列丰功伟绩后,伊凡三世也不再满足于只做一个莫斯科大公,于是在执政后期,开始自称“沙皇”,这个称呼源自拉丁语中罗马皇帝“凯撒”的变音。所以这样一来,莫斯科的大公的称呼就连升两级成了罗马皇帝。

此后,拜占庭的双头鹰徽就成了莫斯科大公国的国徽并一直传承至今。除此之外,随着索菲亚的远嫁,拜占庭帝国的元老院制度也被引进了莫斯科大公国,奠定了此后俄罗斯政治制度的根基。

在宗教信仰上,俄罗斯更有资格说道了。拜占庭帝国后期,国势衰微,奥斯曼土耳其和西西里王国的攻击日盛。为了得到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帮助,拜占庭皇帝米哈伊尔八世曾向教皇许诺让帝国重新信仰天主教。虽然因为国内臣民反对,此事不了了之,但作为同样信仰东正教的罗斯人则认为,拜占庭背弃了自己的信仰,他们才是东正教会最坚定的守卫者。

拜占庭灭亡后,罗斯人的这种观点更加坚定,但奥斯曼土耳其虽然征服了拜占庭,却没有取消君士坦丁堡牧首区,君士坦丁堡牧首在名义上仍然是包括罗斯诸国在内所有信仰东正教国家的最高权威。

但到了1589年,在当时俄罗斯沙皇戈东诺夫的斡旋下,君士坦丁堡牧首承认莫斯科东正教会的独立,从此莫斯科牧首成了和君士坦丁堡牧首平起平坐的东正教最高权威。相比异教徒国家中的大牧首,莫斯科牧首更有含金量。

还有一点就是,在伊凡三世死后,索菲亚之子瓦西里成为新沙皇,这就意味着具有拜占庭皇室血统的人统治了俄罗斯,这样俄罗斯自称第三罗马更加底气十足了。

正是在这个罗马继承者的称号激励下,俄罗斯此后历代皇帝才不遗余力对外用兵,开疆扩土,最终打造了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面积超过两千万平方千米的庞大帝国。在这方面,它超过了正统的罗马帝国。

3 阅读:221
评论列表
  • 2024-01-15 19:04

    沙皇就是凯撒的意思,罗马帝国第二帝号。奥古斯都是第一帝号。

  • 2024-01-30 23:49

    神圣罗马帝国更像是一个称号,实体上不如东罗马帝国和俄国强大。

    海参 回复:
    其实在腓特烈一世时期,神圣罗马帝国是整个欧洲最强大的政权之一,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光神罗就出动了近十万士兵,骑士就近万人,半天攻占罗姆苏丹国首都,半个月打穿罗姆苏丹国,也确实是很强大了。
  • 2024-04-24 14:48

    俄罗斯算个毛,这次俄乌之战,希腊都不支持普俄了,希腊就是俄国真正的祖宗,文化的母体,真是破鼓万人锤。

    柔杀绝乐灵魂热情之戒 回复:
    希腊是北约走狗,你说他祖宗被美国当狗悔辱[得瑟]

食铁兽和柏拉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