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被残忍杀害,7年后主谋看戏引疑落网:哼,演的一点都不像

红色记忆录 2024-01-09 09:43:46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毛泽东先后两次挥毫泼墨,为刘胡兰写下了这句话,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对于杀害刘胡兰的凶手众说纷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杀害刘胡兰的凶手才逐渐浮出水面。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1947年2月4日至18日,延安各界慰问团在吕梁前线慰问作战部队。

副团长张仲实来到了文水县后,在县委召开的情况汇报会上,听到刘胡兰壮烈牺牲的事迹后,当即派慰问同志,到群众中调查了解。当他得知调查的结果后,很是感动,又派人去慰问了刘胡兰的父母。

他回延安的时候,正好遇到了晋中地委书记解学恭,告诉她刘胡兰的事迹,还表示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他认为,应该把刘胡兰英勇就义作为教育党员的事例,大力宣传。

解学恭决定给刘胡兰立一个石碑,请张仲实写碑文。张仲实却表示,等他回到延安向党中央汇报之后,请中央同志给刘胡兰写碑文,这样也有利于宣传刘胡兰的事迹。

之后,他向任弼时汇报了刘胡兰的事迹,并建议请毛主席写题几个字,以示表彰,这样对教育党员也是很好的典范。

后来,毛主席得知刘胡兰的事迹后,在窑洞里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当时,毛泽东已经撤出延安,准备和国民党周旋。

到了1957年1月12日,刘胡兰牺牲十周年,毛主席重写了那八个大字。

新中国成立之初,尽快抓捕杀害刘胡兰等烈士的凶手,成为了必须要完成的事情。最终,经过调查后,杀人凶手渐渐浮出水面。

1954年8月的一天,内乡县赤眉区公演歌剧《刘胡兰》,当演到士兵铡刘胡兰的时候,有个看戏的说道:“哼,演得一点都不像。”

站在他身后的一位老者,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这个人怎么会知道演员演得像不像呢?难道,他和刘胡兰有什么关系?

这个老工人感觉此人可疑,于是便跟在这个人的身后,走到了他家的家门口,记下了这个人的住址,立即上报了政府。

上级立即调查,发现这个人竟然就是杀害刘胡兰的凶手,叫朱永生。那么,这些年他是如何藏匿的呢?

朱永生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人家,他在家排行老三,父母都是老实人,有四个儿子。由于家境贫困,十几岁的时候,被卖到山西太原当壮丁。

虽然朱永生年纪小,但他却非常有头脑,善于溜须拍马,察言观色,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很快得到了匪徒恶霸的信任。

后来,闻喜县的一个地主得知他的好枪法,于是雇他做了保镖,还将女儿何秀珍许配给他为妻。后来,朱永生改头换面,改名为朱典文。

在很长的时间里,朱典文有了这个靠山,更加为非作歹,他四处结识了地痞流氓,成立了反动地方武装,并投靠了山西反动军阀阎锡山,成为了阎锡山三兵团的一个营长。

1947年月上旬的一天,朱典文带着上边好人突然包围了刘胡兰所在的文水县云周西村。

15岁的刘胡兰被捕,后来被敌人严刑拷打,逼迫她供出共产党名单。刘胡兰年纪小,却十分坚定,对敌人说“要杀要剐由你们,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敌人恼羞成怒,匪营长朱典文更加凶狠,于是向他的部下下达了用铡刀铡死刘胡兰的命令。

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朱典文感觉到自己在太原很容易暴露,于是他带着老婆,潜逃回到了内乡县赤眉区朱陈乡朱庄村,改名朱永生。

1950年,全国兴起了扫除文盲的热潮,村里也创办了夜校。由于朱永生也认识几个字,当上了扫盲的老师,在工作中,他表现非常热情,为了让大家提高文化知识。

他还在树上写下“树”字,在门上写上“门”字,在椅子上写上“椅”的办法,扫盲效果非常明显。

几年之后,朱永生以为平安无事,便给被山西闻喜县政府管制的岳父母写了长信,还寄了几张照片,如此以来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闻喜县公安机关详细地调查了朱典文杀害刘胡兰的情况。

与此同时,朱永生在郑州市出席省先进教师表彰大会,公安人员到郑州之后,辨认了朱永生确实是杀害刘胡兰的主谋。

几天之后,为了不打草惊蛇,区政府只好让秘书带信给朱永生,让他到区政府走一趟。

朱永生以为有什么好事,于是开心地开到了赤眉区。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当他看到公安人员,他两腿一软,在地上求饶:“我有罪,我该死……”

其实,朱永生原本就应该被捕。在1953年的肃反运动时,文水县也曾两次调查朱永生,但因为他多次改名换姓,逃脱了逮捕和人民的制裁。

然而,正义不会迟到,朱永生被逮捕后,妻子就变卖了家产远嫁他乡。

而他在担任国民党地方武装营长时,在山西闻喜县和文水县一带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杀害了刘胡兰等多人,罪状就有十多条。1954年冬季,朱永生被司法机关判处死刑,自食恶果。

0 阅读:70

红色记忆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