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让我穿越回儿时,再回神时,人已中年偷偷抹泪

擎苍谈历史 2023-07-26 09:29:00

影院里,当很多小朋友跟着李白吟诵起”朝辞白帝彩云间”时,我仿佛瞬间穿越回到了小学时代的教室里,身旁是儿时的玩伴,我们一起在课桌后,拖腔拉调地读着“轻舟已过万重山”。

再回神,如今人已是中年,偷偷抹了一把眼泪,孩子问我怎么了?我说,电影真好看!

当年读过的书差不多都还给了老师,如果不是今天看着《长安三万里》,谁能想到李白写出这句四两拨千斤,举重若轻,洒脱之极的话时,已经58岁了。他刚刚经历了牢狱之灾,更别说在此前的仕途不顺,当赘婿被赶出家门,中年贫困,上山求道亦无所得......

而58岁,对于当时一个年龄只有8岁的小孩来说人生才刚刚开始,他当时还很难理解这句话,也很难想象,许多年后,终究也会有一天,他也会划过他的万重山。我想,很多中年人对这部电影有非常深的感触,也皆因如此吧。

《长安三万里》是一部无论意境,美学,哲学,都很中国的电影,中国的思想永远都离不开一体两面,辩证的去看问题,凡事有好就就有坏,有幸福就有痛苦,每件事都具有双重性。

因而年轻人在电影中看到的多是得意——是“人生得意须尽欢”。

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而中年人更多看到的是失意——是“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有人说,这电影没可能不好,毕竟大多数的文案都是李白写的。我觉得,《长安三万里》的好并不是简单的诗句罗列,而是用诗人和他们的诗,把人生的得意与失意给讲透了。

有了阅历,才会明白,这个世界上不会事事得意,失意才是常态。之前,我以为这只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的道理,但《长安三万里》提醒了我们,千年前的诗仙,以及故事的讲述者,官拜正三品的高适,也不外于此。

李白的出身看似Buff叠满,实则全是Bug,商人之子在唐朝连科举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几经周折终于得到玉真公主的举荐,在长安谋得翰林待诏,官居六品,但也只是皇帝的御用文人,没什么实权,就更别说后因受排挤而辞官。空有满腹经纶,堪称谪仙人的才华也无用武之地,只能跑去当道士,你说他是失意不失意?

再看高适,家道中落,更没有李白的天赋才华,连被举荐的机会都渺茫,一身高家枪法无人赏识,蛰伏十年又十年,直到步入暮年。你说他失意不失意?但正因为高适的平庸(相对李白而言)才更懂得勤能补拙,大器晚成。

他是一个能被“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逍遥自在所感染的感性诗人,也是一个能看到这大唐浮华之下的满目疮痍的务实主义者。

二人的性格差距还体现在对造反的永王李璘的看法上,李白以为李璘是对自己行“三顾之礼”的明君,稀里糊涂地拥护永王当了幕僚。这也再次证明了他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但这样的性格终究不适合仕途。

而高适只用一张地图,就看出李璘非英雄之辈。后来他也打败永王,而李白获罪流放夜郎,整个《长安三万里》故事的起因也皆由这件事牵出。

其实,人一生都在找寻自己合适的位置,即使我们都喜爱的诗仙李白也是如此。但是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本来就足够了,你在哪,哪就是你的位置,譬如高适。

他们二人,李白,是命里无时莫强求;高适,是命里有时终须有。最终,人到暮年,心急的李白铸成大错,心稳的高适建了功业。看到李白和高适的人生,也让很多人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个人努力的力量是微小的,时代的洪流才是主要的。

电影中,每个人都有华彩的篇章,也有各自的挫败,各有各的选择,高适对李白说:你是谪仙人,要回天上。我是世间人,我在世间盘桓。

从这个意义上看,《长安三万里》是写给中年人的启示录,写出了中年人的心境,也写进了中年人的心坎: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0 阅读:0

擎苍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