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的孩子容易患上抑郁症吗?

傲新菡 2024-06-06 11:24:4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选择休学。而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这些厌学的孩子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位真实的休学孩子的案例,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原因。

【厌学与抑郁症的关联】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愈发强烈。然而,这样的期望往往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

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过于严厉或溺爱的教育方式都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厌学情绪——严厉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产生逃避心理;而溺爱的教育方式则可能让孩子缺乏自主性和责任感,同样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当孩子无法承受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或者对学习本身失去兴趣时,厌学的情绪便油然而生。

另外,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表示,厌学的孩子往往伴随着情绪低落、自我价值感降低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很容易演变为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减退等症状。对于厌学的孩子来说,他们本就处于心理脆弱的状态,再加上外界的压力和期望,很容易陷入抑郁的泥潭。

【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网友投稿的真实案例:

“张女士(化名)的女儿刚从学校休学回家后头两个月,开始还能保持正常作息,她还能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逛逛,还能帮她扫扫地。后面孩子有手机后,开始黑白颠倒、封闭、情绪极度暴躁、自残、足不出户,这一封闭就是两年多时间,孩子过上了暗无天日的生活。”

其实,张女士的女儿休学回家,和孩子在学校里遇到了某些困难有关,她女儿是遇到了人际关系问题——四年级换了新学校,她在学校没朋友,由于个子矮小、外貌等原因,同学还给她起外号。开运动会时,她还被两个男同学欺负了。另外,张女士的女儿在学校里压抑,看起来是外因导致的,实际上还和孩子的性格息息相关。

荣教授表示,厌学、辍学的孩子,从学校退回家后,开始过上了没有规律,整日疯狂玩手机的生活。在家呆时间久了,会有一种行为惯性,人会越来越懒散,意志力减退,孩子和自己以前的生活脱节,内心是恐惧不安的。张女士的女儿趴窝时,就经常说自己废了,这样的状态,孩子内心空虚,毫无价值感、没有存在的意义,只能拼命地通过一些外在的东西填补内心的空虚和无助。这样的孩子,是非常容易陷入抑郁情绪里。

其实,这个案例典型地反映了厌学孩子容易患上抑郁症的几个重要原因:

1.生活规律被打乱

孩子休学回家后,很容易陷入没有规律的生活状态。整日疯狂玩手机,长时间呆在家里,这种懒散的生活方式会导致意志力减退,与以前的生活脱节。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孩子会感到恐惧和不安,内心变得空虚,毫无价值感和存在感。

2.社交缺失

像张女士的女儿一样,很多厌学的孩子选择封闭自己,避免与人交往。长时间的社交缺失会导致孩子缺乏情感支持和交流,容易陷入孤独和沮丧的情绪中。这种情绪状态持续时间长了,就很容易引发抑郁症。

3.自我价值感降低

厌学的孩子往往因为学业上的挫败感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自我价值感降低。就像张女士的女儿一样,她经常说自己“废了”,这种消极的自我评价会进一步加剧孩子的抑郁情绪。

4.外部压力与内部性格的双重影响

张女士提到,女儿休学与在学校里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有关。实际上,这种外部压力往往与孩子的内部性格息息相关。当孩子面临外部压力时,如果内部性格较为脆弱或缺乏应对压力的能力,就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引发抑郁症。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厌学孩子容易患上抑郁症的深层次原因。作为家长和社会,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支持和帮助。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现状,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健康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下一代。

另外,荣教授也强调——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至关重要。心理咨询师能够通过专业的心理学技术和方法,帮助孩子找到厌学情绪的根源,引导他们学会调整心态、释放压力。同时,心理咨询师还能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建议,促进家庭和谐与孩子健康成长。

最后,借用上述案例中张女士的一句话作为警示:“如果一个成年人像我女儿一样,过上了黑白颠倒、不见天日、整日与游戏为伴、没有工作、社交的生活,我想过不了多久,他也会情绪低迷、意志薄弱。”

0 阅读:4

傲新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