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自卑是方协文的原罪,控制欲是这对母子的原动力

花煜寒 2024-06-19 13:40:17

方协文母子无疑是《玫瑰的故事》中最让人反感的两个角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这对母子的塑造,不仅超越了原著小说中那个平庸的美籍华人,甚至比让苏更生如此封闭自己的继父更加让人愤恨。

虽说现实生活中不乏方协文这样的男人或丈夫,但如方协文这般将自卑感、控制欲、洗脑和诱惑学集于一身的存在,却是不多见也是让人感到害怕的。

而像黄亦玫这般能被方协文轻易拿并到了结婚生子地步的女人,虽然同样在现实生活中也为数不少,但能达到黄亦玫这种程度的,或许只有在岛国电影中才会表现的如此顺从与可信吧。

也许为了让黄亦玫轻易被方协文拿下这件看起来更加合理,也许是为了让方协文这个人物看起来不那么暗黑。

《玫瑰的故事》有些刻意的让二人在结婚前,有了一次前任与现任相见的机会,并通过苏更生之口确立了方协文自卑的人物性格。

从此以后,方协文不仅自己在自卑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甚至还把打两份工把自己养大的母亲一起拉下水,让她成为一个被所有人唾弃的婆婆。

这样的婆婆与苏更生妈妈不同,她是一个寻求生存与不断被家暴后所产生的悲剧性人物。

而方协文的母亲,则完全与他当初向岳母介绍时的母亲,成为了大相径庭的两个人。

精于计算的方协文,在庄国栋这样一个生活在鸽子笼中的海归压制下,慢慢卸下了自己的伪装。

为了能达成让黄亦玫这样一个聪明女人被婚姻完全掌控的效果,方协文不仅学会了各种洗脑与控制能力,甚至还在母亲的挑唆下,成为将黄亦玫变成了外人,甚至要对她隐瞒自己的真实收入。

面对这样一对将控制欲发挥到极致的母亲,黄亦玫在亲手将丈夫捧成公司老板之后,也成功的亲手把自己给毁了。

也许是为了不得不出场的溥家明,也许是为了终将成为黄亦玫最后一任伴侣的罗德庆。

本该没有人能在这样一对母子联手控制下“活下来”的,可硬是让勤奋好学的天才学霸黄亦玫,在怀孕生子的间隙完成了各种再工作的准备工作。

也许黄亦玫是成功,也许黄亦玫本不该成功,她的成功给了许多人不切实际的希望,也给了方协文母子将自己控制欲最大化的理由。

在婆婆的眼中,一个出身自书香门第的儿媳妇并不是她的最优选择,而是儿子劳心劳力工作的原罪。

她不需要一个只会买花不会做饭的儿媳妇,也不需要一个只会生孙女不会生孙子的儿媳妇。

在同为女人的婆婆眼中,儿媳妇最重要的职责是照顾自己的儿子,为他做饭与生娃、为方家传宗接代。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为了让儿子的原罪看起来不那么的暗黑。

作为婆婆,她义无反顾的承担起了暗黑人设,她向儿子传授如何控制儿媳妇的经验,她教儿子如何将像黄亦玫这样的女人变成家庭主妇。

也许是因为过早成为寡妇的原因,也许是太久没有男人去疼爱她,作为单亲妈妈的她,不然希望儿子走上他父亲的老路,不希望自己有一天要白发人送人黑发人。

看着母子二人在去机场路上的欢声笑语,听着母子二人在车内讨论着如何让黄亦玫成为方家的生育机器。

方协文母子不仅将门不当户不对展现的淋漓尽致,更是通过解释自卑将控制欲发挥到让人作呕的程度。

虽然这样一对母子是让人不悦的,可不得不承认他们成功塑造了方协文母子这个形象。

特别是方协文这个角色,他在庄国栋的刺激下,借助于苏更生的提点,加上黄振华的瞧不起,完全诠释了什么叫精于计算的掌控力,什么叫精于洗脑的控制狂。

在被控制者黄亦玫的帮助下,方协文成功完成了基本的财富积累,并企图将孩子作为进一步控制黄亦玫的有效枷锁。

或许这样的方协文是值得某些人学习的,可这样的黄亦玫真是正经受这些的人可以借鉴的吗?

关于《玫瑰的故事》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还请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26

花煜寒

简介:一起品百味人生,百味情感 剧评 影评 书评 动漫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