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39°!农民凌晨3点去浇地,脖子晒焦了,皮一层层掉!太难!

野马小女生 2024-06-12 18:30:05

近日,连绵不断的高温让很多农民唏嘘不已,不仅是山东大旱,河南也大旱,凡是有地的农民都盼望着龙王爷开眼,多下点雨。只可惜事与愿违,越盼望什么就越缺少什么。刚才小编看到一个河南农民发布的一个帖子,说他凌晨三点就去排队浇地,一直浇到早上九点,但是温度太高,导致他的脖子全晒红了,皮一层层往下掉。身为农民,有太多的不容易,靠天吃饭,粮食的价格也不取决于自己的手中,作为农业大省,供养全国的餐桌,但是一有天灾却只能自己扛,农民种地除了养家糊口,根本挣不了多少钱,地不种也不行,太难了!

关键是农民浇地一点儿阴凉的地方也没有,空旷旷的,不管你走到哪里,都是太阳直射身体,那种太阳直射身体的痛很多人体会不到,晒时间久了之后头会发晕,也就是所谓中暑的表现。现在麦子一斤又有多少钱?一斤麦子不如一瓶矿泉水值钱,不知道农民在种麦子的时候要流多少汗水!但是有一个问题,小编一直不解,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为了保证水资源的供给,那时候有很多农民,大家都自发的去修水库,一是为了方便饮用水,而是为了方便灌溉土地。为什么现在天气这么旱,却没有多余的水给农民浇地?他们当年那么辛苦不留余力的去建水库,不就是为了有大旱的这一天吗?不就是为了未雨绸缪吗?但是现在一到大旱,农民一点办法也没有,什么只能指望老天爷开眼,一点现代社会能解决的办法也没有吗?

大多数70年代、80年代长大的孩子,他们经历了风雨之后,仍然能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而且那个时代的孩子,没有叛逆,没有抑郁那么一说,就是因为大多数父母都是农民,孩子们也亲身见证了父母的辛苦,而且在很小的时候就帮帮助父母干活,能播种就播种,能插秧的插秧,能浇地的浇地,能抬水的抬水。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在宣传山东和河南大省是高标准灌溉田,所谓的高标准灌溉田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还在用人工浇地,这到底是时代的进步还是退步?为了浇地把自己晒晕真不值得,但是农民在浇地的时候出现眩晕,呕吐不舒服等都不是个例,因为他们不舍得自己的那片土地,但是,天灾人祸让农民苦不堪言。

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他们要好好学习摆脱农民的身份,不是因为农民的身份让自己感到羞耻,而是付出所有却得不到回报,不管你种多少地,有多少田,都只能靠天吃饭全靠运气,最重要的是不挣钱,你的劳动与收获一点也不成正比!

看新闻联播说河南有的地市已经达到了40°的高温,很难想象在40°的高温下浇地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有人问,既然温度那么高,为什么还要去浇地?那是农民的命脉呀!那就像是他自己的孩子,全天下最能吃苦的就是农民!再看看我们山东,也是旱的不行,很多果树没有水都快旱死了,看着心疼,很多农民急的吃不下睡不着,急切盼望能解决问题!

一直不明白,像山东和河南这种大旱的情况,难道农业部门看不到吗?很多年以前就已经进行了南水北调的工程,不就是为了防止北方大旱,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风调雨顺吗?可是现在风不调雨不顺,是不是过一段时间新闻还会播,农民大丰收,又是收获的一年?​

0 阅读:0

野马小女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