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实习、20万内推进大厂……是啥网住了这届年轻人?

柴狗夫斯基 2024-05-27 11:40:31

2024年毕业季正式拉开帷幕,数据显示,相比于去年,今年应届毕业生足足增加了21万,再创新高,达到了1179万人。‍‍

而在用人市场,减员、减少招聘需求的阴霾依然在笼罩,降本增效如今也依然是各大企业的主旋律。就连那些,利润营收纷纷蹭蹭涨的一众互联网、科技大厂,似乎减员的动作远远没有停下来。

比如百度2023年减员1500人、中芯国际减员1396人、京东方2220人、顺丰减员9000人、哔哩哔哩减员2291人……就连业绩创新高的阿里巴巴在2022 年 1 月 1 日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减少 54425 人……

而这样的趋势,似乎还没有结束,比如阿里今年一个季度进一步减少 了14369 人……

除此之外,处于竞争深水区急需用人,热钱浇筑的新能源行业也不例外,比如小鹏汽车2023年减员2279人、李斌去年底宣布减少10%岗位,近期特斯拉也宣布大规模裁员之外,理想近期也被传裁员5600人……‍‍‍

毕业生规模持续上涨创新高,小企业经营受困、大企业降本增效大减员,共同指向的是,今年的就业环境将会更加的惨烈,毕业即灵活用工或许将进一步加速上演。‍‍‍‍‍‍‍‍‍‍‍‍‍当然,更不乐观的是,这届应届生,还要面临与职场老打工人们残酷的呢卷。

在这样的背景下,给这届焦虑的新打工人量身定制的陷阱一个接一个被挖好了。除了常规的培训贷之外,付费内推这个更大的坑,也开始在这个毕业季「装修」完成了。‍‍

比如最近,中国青年报报道了这样一个关于应届生求职的案例。一位应届生因为学校非「双非」院校,求职压力很大,就开始在各大平台上,疯狂投简历。‍‍‍‍‍‍‍‍‍‍

就在一筹莫展之时,在某平台看到了一则「大厂实习内推」的信息,就毫不犹豫的点了进去,这条信息内容大概是,发帖者称,自己当年就是通过这种内推方式进去大厂的,现在来分享经验,希望帮助更多的人。‍‍‍‍‍‍‍‍‍

这位求职者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立马加了这位发帖者的信息,比把自己的简历发给了对方,加完发现,自己加的竟然是一家求职机构顾问的联系方式,聊天中,对方表示,要成功内推,需要付一笔内推费用。内推的大厂,不仅有互联网大厂,还有电网、烟草、铁路、石油等让人羡慕的铁饭碗岗位,成功率98%。‍‍‍

这比费用大概是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好的单位要20万。对方表示,这个费用中介机构只收3-5%的服务费,剩下的懂的都懂了……‍‍‍‍‍‍‍‍‍‍‍‍‍‍

好家伙!花20万找个工作,咱先不说钱花了能不能进去,这20万,咱们普通打工人,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赚回来?

再说了,中介也说了,付了钱,成功率为98%。这让小柴想起了小柴某个小团体群日常的玩笑梗:我这有个项目,投资10万,一年后99.9%回报100万,谁要投!‍‍‍‍‍‍‍‍‍‍‍‍‍‍‍‍‍‍‍‍‍‍‍‍‍‍‍‍‍‍‍‍‍‍‍‍‍‍

这个梗背后的事实是,这看上去0.1%的风险,最终100%连本金都没了。那么这个98%成功内推上岸,和100%上不了岸,有啥区别不是?不过,让小柴大跌眼镜的是,类似反常识、测验智商的付费内推,不仅在个发社交、招聘平台疯狂渗透,竟然有大量的求职者,真的付费了。‍

比如小柴在小某书上发现,有大量的帖子显示自己相信索菲的付费内推,不仅钱被骗了,还错失了好的岗位。‍‍

比如有用户表示:「大冤种在此,我一共花了5000多,没有一次是成功的,不是一次是因为当了好几次韭菜……」小柴也是对这位兄台佩服的五体投地,人家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您这是非要试试这蛇能毒死人不?‍

比如还有网友表示:有销售称自己有各大外企世界五百强内推渠道,相信之后,支付了28310元,结果被骗了。‍

除此之外,在某投诉平台上,一家专门做付费内推的招聘机构,被大量求职者投诉虚假承诺,足足有一百多人,足以看出,有多少人在迷恋、相信高价付费内推。这家机构,则一直宣称可以帮求职者推荐进国企央企、优先录取,并以此收取上万元、甚至数万元不等的费用。比如其宣传,报了30000多元的班就有98%的上岸率「国网、烟草、军工、石油offer」

甚至还扬言,付费三十万,可以安排入职某国企正式编制。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如今的私企招人,都是要给公司创造效益的,那招都招的是对口、真才实学的,职位不匹配、能力不匹配,内推能有用?难不成HR和用人部门联合起来捞钱?公司老板个个大S帽?大清早亡了啊!你应聘的可是将追求利润、效率放在第一位的市场化企业啊!‍‍‍‍‍‍‍‍‍

那些烟草什么的铁饭碗招人咱先不说里面快被博士卷成麻花了这点!他们有多深的水,难道果断时间一个热搜,还叫不醒你?‍‍‍‍‍‍‍‍‍‍‍

长见识了的小柴,又转战其他平台,发现,类似付费内推内骗了钱的事情,好像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都有发生。像这类付费内推被包装出来的案例,以及广告信息,可以说无孔不入的渗透到各个平台的角角落落。尤其加上如今的算法推荐分发内容的高科技,这类广告信息,可以轻而易举的触达年轻求职者,同时,还有各种套路,这尤其让应届求职者信以为真。‍‍‍‍‍‍

比如下面这种,内推15万,前期需要付一半,成功了付一半,这让求职者感觉自己的风险被分散了,但实际上,人家只为骗你的7万5不是?‍‍

再比如还有一些机构,给求职者洗脑,说付费内推不一定是骗局,自己就成功上岸拿到了大厂offer。‍‍

除此之外,还有些机构,把自己包装成大厂员工或者HR,发布类似的内推招聘信息。

大家都知道,内推是企业招人的一种方式,但所谓内推,只不过是企业是通过现有职员的人脉资源降低招聘成本,提升效率的一种方式和渠道,其余各种环节、要求依然不会少。‍‍‍‍‍‍‍‍‍‍‍‍‍‍

也根本不是什么托关系或者走人情就能解释的,但恰恰有不少人相信这种「人情世故」在这些大厂是存在的,尤其还开始迷信花钱就能走通关系,那么你不上当谁上当呢?‍‍‍

事实上,这类付费内推的骗局,不是现在才出现的,而是每一个热门的招聘季就会出来一次,每年媒体都会解密骗局,甚至大厂亲自出面辟谣,但每一年,都会有不少人,义无反顾的往坑里跳。‍‍‍‍‍‍‍‍‍‍‍‍‍‍

更可怕的是除了付费内推,还有大厂付费实习的套路,也是屡屡发生。比如此前有媒体报道,有求职者听信机构有大量大厂实习岗位资源的话,曾花了19800买一个月薪2200的工作。‍‍‍‍‍‍‍‍‍

还有求职者为了能进一家知名机构,花了14000元购买了实习生身份,但只能实习一个月。‍‍‍‍‍‍‍小柴研究了下发现,花钱实习,如今也成了一门生意,要价从8000到四五万不等,比如要进入互联网大厂实习,要花费四五万,一些比较知名的中小企业,要花费几千到一万多。‍‍‍‍

现实中,如果不是一些对相关技能要求极高的岗位,的确需要付费找实习机会之外!

但大多数岗位,付费实习,尤其大几万付费实习,让小柴实在难以理解,您这是多自卑啊,付费上班都能无条件接受,还觉得是恩赐!

或许,不是自卑,而是过度的自信,比如网络上看多了人均百万年薪,对实际的打工市场缺乏基本的认知,看不起月入一万以下的工作,只想求高薪,花钱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心理,或许大有人在。

但话又说回来,如今各种付费实习、付费内推的骗局疯狂渗透,甚至叫价几十万,依然有人买单,这也足以反应出,当下的打工人在找工作这件事上,到底有多难、有多焦虑。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壹号

编辑|谭松

0 阅读:7

柴狗夫斯基

简介:柴狗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