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想干嘛?在嫦娥六号返回关键期,先“月背永黑”,又赶去拍照?

风云圈科学 2024-06-26 19:35:24

嫦娥六号顺利返回!这就好像跑马拉松,终于抵达终点,但别忘了,长跑中最后那几公里才是最要命的,美国就干了一件下面这事儿!

越是全球瞩目,美国那边儿就坐不住。从最开始嫦娥六号出发的时候,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就说月球背面永远黑暗,美国人不想去那儿。圈叔不禁感叹说:大哥,你这是在逗我玩儿吗?月球背面黑暗?那嫦娥六号是怎么去采样的?难道它带了个手电筒?

当然,嫦娥六号登月视频的发布,已经证明了比尔·尼尔森说的,完全就是谎言。而NASA似乎也得了健忘症一样,就在嫦娥六号即将返程之际,用他们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C),为月球背面的嫦娥六号着陆点拍了一组“写真”照。并且LROC团队还计算出着陆点坐标为月球北纬41.6385度、东经206.0148度,相对于平均月球表面的海拔为5256米。

话说回来,嫦娥六号这次的任务可不仅仅是去月球上挖点土那么简单。它是在为咱们以后载人登月、建月球基地,甚至去火星采样做技术准备呢!想想看,2030年前,咱们中国人就能登上月球,踏足那个传说中的“广寒宫”了!到时候,咱们可以在月球上开party,说不定还能美国人也会主动求参加呢!

大家知道吗?月球可不是咱们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它有“双面”身份哦!想象一下,就像电影里的超级英雄,白天是普通的上班族,晚上就变身成拯救世界的英雄。可能这个比喻不恰当,但是有一点很确定,那就是月球正面和背面,反差很大,甚至可以说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月球!

先来说说月球的正面。我们看到的阴晴圆缺,其实都是月球正面。在正面上,分布着大片的暗黑色玄武岩。而月球的背面呢?亮白色的斜长岩占据了主导地位,跟正面的暗黑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嫦娥六号这位“月球探险家”去的就是月球背面,并在月背挖回来了一些土壤样本。这可不得了!因为在这些土壤里,可能藏着解开月球“双面秀”的关键信息。

科学家们为啥对月球背面这么感兴趣呢?原来,月球背面比月球正面更加古老,上面可能埋藏着很多关于月球起源和演化的秘密。就像是一本尘封已久的古书,等待着我们去翻开它的每一页。

那为什么月球总是用同一面朝着我们呢?这背后其实有一个很酷的科学现象,叫做“潮汐锁定”。简单来说,就是月球和地球在漫长的岁月里,相互“拉扯”,最终达到了一个平衡状态。就好像两个人在跳双人舞,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最终找到了最舒服的舞步和节奏。

在太阳系中,除了地球和月球存在“潮汐锁定”现象,像是火星和它的两颗卫星、木星和它的七八颗卫星,都存在这种“潮汐锁定”的现象。

这里要着重提一点,嫦娥六号的着陆点可不是月球南极哦!虽然名字里有个“南极”,但其实是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这个盆地可是月球上最大、最深、最古老的一个撞击坑,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陨石坑博物馆,里面藏着很多珍贵的月球历史。

嫦娥六号选择在这里采样,绝对是挑了一个好位置,之所以美国一直在各种“黑”我们,当然,或许也是一种“眼馋”的表现,那都是因为这块地区被科学家们认为存在着月球的“家底”,是能够了解和认知月球形成和发展,乃至于地球未解之谜的钥匙。想想都让人激动不已!通过嫦娥六号的探测任务,我们仿佛成为了这把钥匙的一部分,用嫦娥六号任务来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

说到美国,他们当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国家。那时候他们可是风光无限,可惜后来就没啥大动作了。不过咱们中国可不一样,虽然起步晚,但咱们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再说说美国人的登月速度。他们当年只花了八天时间就登月了,那是因为他们目标明确,就是得赶在苏联前面登上去。而咱们现在可是在做科学研究,得慢慢来,而且一切都是无人操作的,还要挖土,而不是只采集月表样品,所以自然不能像他们那样赶时间。

至于美国那边质疑咱们嫦娥六号的事情,圈叔觉得多数还是一种对现状的不甘落寞和羡慕嫉妒恨吧。

他们可能忘了,咱们国家航天局的官方文章里早就承认了他们当年载人登月的事实。所以呀,他们质疑咱们,咱们就当作是夸咱们吧!

0 阅读:54

风云圈科学

简介:热爱科学探索的圈叔,带您领略自然界与现代科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