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里夫人!“两弹一星”背后的女人,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

文晓小书生 2024-06-24 12:38:34

文丨文晓书生

编辑丨椒麻鱼鱼

前言

身为一位科学家,其内在特质应尽显朴素无华、真实坦诚、勤奋不懈和诚实无欺,以真话为立身之本,何泽慧院士便是如此,她的一生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充满了纯朴与勤恳。

作为中国物理学界的璀璨之星,她不仅是中国首位物理学女博士、中科院的首位女院士,更是中国第一代核物理学家的杰出代表。

她从未被名誉与地位所羁绊,始终默默地站在钱三强院士的背后,为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1年6月20日,北京协和医院内,何泽慧院士安详地闭上了双眼,享年97岁,她的离世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居里夫人的外孙女发来唁电,党和国家领导人也纷纷发来唁电,对她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

何泽慧院士的一生究竟有多么传奇呢?为何能把她跟居里夫人相提并论呢?

功勋卓著,一心报国

何泽慧生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两渡的她,在上世纪40年代与丈夫钱三强共同揭开了铀核三分裂的神秘面纱,这一发现如同惊雷般震撼了世界。

青春年少的何泽慧,18岁时便考入了清华大学,少年心性也并未阻挡她前进的脚步,于书海中砥砺前行。

26岁,她在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荣获博士学位,成为知识海洋中璀璨的星辰,然而正当她在海外求学之时,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祖国的烽火让她牵挂不已。

身在异国他乡,何泽慧却心系祖国,她时常邮寄信件回家,探寻祖国的消息。

每当听闻祖国取得胜利,她心中满是欢喜,但同时她也渴望战争早日结束,祈愿同胞们能远离硝烟,重获安宁。

因此她更加发奋学习,希望能早日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与姐姐交谈的信中,何泽慧曾自信地写道:

“不是中国军队发炮不准、放枪不准吗?但只要我一算,定能百发百中!若他们早些请我,或许日本兵早已退回三岛了!”

这不仅是她的自信与担当,更是她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与期望。

何泽慧从不虚言,她的自信源于她在德国的学习与研究,身处二战的激流漩涡之中,她依旧保持着对学术的执着与热情。

1940年,她获得了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为军事科学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之后她在柏林西门子工厂实验室从事研究,三年后又转至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

在那里她发现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碰撞现象,为核物理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何泽慧的学术成就举世瞩目,而这背后是她对祖国的深沉情感与报国之心,她的丈夫钱三强亦是如此,为了学习更多技术报国,在法国跟随着居里夫人学习镭的奥秘。

之后何泽慧也毅然来到法国,加入钱三强的实验团队,他们共同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现象,而何泽慧更是独自发现了铀核的四分裂,这一系列的发现让她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淡泊名利,鞠躬尽瘁

正当众人皆以为何泽慧与钱三强将长久留驻法国之际,他们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地选择回归故土。

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何泽慧不仅领导并组织了新中国在核物理、中子物理、钚化学、热核反应等领域的十多项重大研究课题,更在原子弹、氢弹的理论研究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贡献之卓越,令人瞩目。

正因此,她成为了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先驱者与奠基人之一,1980年,何泽慧光荣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这也是中科院首位女性院士的殊荣。

然而这位功勋卓越的女科学家,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中,都保持着一种低调的姿态,宛如一位平凡的老太太。

她的低调,源于对名利的淡泊,在“两弹一星”团队的组建过程中,原本名列其中的何泽慧,因身为钱三强的家人且为女性,最终未能成为研究团队的一员。

但她并未因此放弃,而是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为“两弹一星”工程贡献着力量,在氢弹研发的关键时刻,正是她带领团队在实验室完成了重要数据的验证工作。

她的低调更体现在她淡定自若的生活态度上,即使到了86岁高龄,何泽慧依然坚持每周前往高能物理所上班。

每当晚归时,她便会从食堂带回几个包子或馒头作为晚餐,口渴时便喝些白开水,她的家位于中关村,尽管研究所提出派车接送,她却坚决拒绝,依然选择挤公交车出行。

何泽慧经常独自一人乘坐公交车去买菜,她的生活方式简朴至极,毫无大科学家的架子,她的生活并不讲究,书桌上的镇纸是她自己捡来的鹅卵石。

在名牌泛滥的时代,她依然提着一个破旧的人造革书包,带子断了用绳子系着,革裂开了用针线缝补,她的衣服上还打着补丁,脚上穿着老式解放鞋。

谁能想到,这位低调的大义之士,曾经也是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千金小姐。

书香门第,满门忠烈

《灵石县志》与《何氏族谱》共同见证了清朝时期何家的辉煌,家族中涌现了15名进士、29名举人、22名贡生、65名监生和74名生员,如此成就使得山西民间流传着“无何不开科”的赞誉。

何泽慧的父亲何澄作为山西首批留日学生,承载家族的荣耀与期望,他的教育理念深深烙印在何泽慧及其兄弟姐妹的心中,他们均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与成就。

何泽慧的大姐何怡贞是中国首位物理学女博士,其智慧与勇气为女性科研工作者树立了典范。

妹妹何泽瑛,致力于植物学研究,成就卓越。

哥哥何泽明是金属学领域的权威,弟弟何泽涌是细胞学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为家族增光添彩。

何澄以勤俭节约为本,视金钱为粪土,他以这种简朴的生活态度教育子女,让他们学会重物轻财,坚守道德底线。

同时他亦不忘培养子女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教育他们汲取本国文化精髓,走出国门,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以振兴中华。

何家的子女们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们在外国学习期间功成名就,但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纷纷回国,用自己的学识与才能报效祖国。

在那个对女性尤为不公的时代,何家的女子们却凭借自己的努力闯出了一片天地,这背后离不开母亲王季山的悉心教导。

王季山同样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母亲谢长达更是振华女校的创始人,王氏家族与何氏家族之所以能涌现出如此多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正是因为有了谢长达这位开风气者。

她为了解放女性、振兴中华,创办了振华女校,她的长女王季昭投身生物学研究,二女儿王季茝是中国首位女博士,三女王季玉则致力于教育事业,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女性亦能顶半边天”的真谛。

正是受王家教育影响,何泽慧年轻时努力奋斗报效祖国,老了之后也是淡泊名利,从不铺张浪费。

结语

真正的豪门从不是纨绔子弟,他们身富心更富,真正的书香门第从不只图虚名,而是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0 阅读:27

文晓小书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