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当个秀才到底有多难?毕竟这不是终身制啊

野路说历史 2023-11-14 10:00:28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科举考试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最低的功名,即秀才,它承载着众多人的期盼和努力。然而,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对秀才的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忽略了其中的细节和辛酸。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成为一个秀才可谓是不易之事。首先,要通过科举考试才有资格成为秀才。科举考试十分严苛,需要应考者全面掌握诸多学科,并以出色的展现自己的才智与才华。这无疑对考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要求极高,即便是许多有才华的人也不能保证能一举考中。

◑ 秀才不是终身制

据不完全统计,清朝拥有数量庞大的秀才,估计接近百万人。然而,能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举人或者进士资格的却只是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大多数秀才一辈子都无法在科举考试中有所突破。

不论是哪个朝代,数量庞大的东西自然也会被人们看作很平凡的。朝廷在给予秀才各种政治权力的同时,也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对他们进行约束。按照清朝的分类标准,秀才被分为廪生、增生和附生三种等级。廪生可以享受一定的财政补助,并且作为童生们在县试、府试、院试等入门考试中的担保人,以此来获取丰厚的担保费。

相较于皇家供养的廪生,增生并不享受官方供粮,但一旦廪生有缺额,增生可以成为替补人选。而附生是初次通过院试的生员,无论是谁都必须从附生开始。通俗地讲,廪生是高级秀才,增生是中级秀才,而附生则是低级秀才。

决定秀才等级甚至是保住秀才身份的关键在于每三年举行两次的考试,被官方称为“岁试”。素有“秀才好当岁试难考”之说的就是此制度。

根据规定,每当各省学政上任的第一年,就会对该省的秀才进行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分为六等。其中一等的名额极其稀缺,每个县只有十几人乃至不到数人。如果是廪生,要想保住皇家供养的特权,就必须在岁试中位列三等以上。如果成绩列入四等,那么就将失去廪生的资格。而如果平日不用功,文章荒废,被列入六等的话,那可就不好意思了,秀才的头衔将会被取消。

清朝的岁试制度一直以来都得到严格执行,可以说全国上百万的秀才中,很多人都在岁试中失败,从而失去了秀才的身份。根据文献记载,每次岁试举行之时,秀才们都感到紧张异常。据说嘉庆年间,浙江仁和县有一位姓王的高龄秀才正在与同年们喝酒,突然接到学政要举行岁试的通知。

在场的秀才们都惊慌失措,纷纷起身陷入混乱,而唯独这位王秀才坐如雕像般不动,同年们不禁对他抱有敬意。然而谁知道,这位老秀才听到岁试的消息后,竟然被吓得心脏血液猛然上涌,最终活活吓死了。

◑ 符合条件才得以赐荣誉

“铁帽子秀才”,以官方措辞来形容他们是被“告知衣顶”的。这个词汇首次出现在御史的文章中,因此有必要给诸位解释一下。

“告知衣顶”是朝廷的一项安抚措施,主要针对那些虽然屡试不第,但又身患疾病的生员,被赋予了一个荣耀的称号。该政策始于明朝的万历年间,清朝将其传承并发扬光大,成为一种惯例。

顺治时期规定:“凡是要优待诸生,请他们初次入学时免除本人家务劳动,到了入学三十年或年已七旬的之际,免去他们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而以生员的头巾作为终身的标志。”

然而,这一规定在执行过程中显露出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门槛太低,许多符合条件但品行不良的秀才也得到了这个荣誉。因此,几年后朝廷进一步规定了标准,加入了“生员如无违碍”的条件。

尽管如此,告知衣顶仍然出现了许多问题,甚至泛滥成灾。康熙初年,朝廷对告知衣顶进行了重新规定,提高了准入门槛。具体而言,“年老的生员如果已经参加过乡试,或者有尚未了结的案件,或者在年度考试中名列第五或第六等,受到了剥夺身穿秀才服资格的青衣及发社的处罚,都不能被授予告知衣顶的资格。”

或许有一些读者对“青衣”和“发社”的含义不甚了解。这里,“青衣”指的是在年度考试中排在第五或第六等,被剥夺了身穿秀才服装资格的生员;“发社”则指的是在年度考试中排在第五或第六等,并犯有过错的生员,虽然仍保留了秀才资格,却不能留在府、州、县的学堂,只能去“社学”继续学习。

由此可见,要想获得“告知衣顶”的荣耀并不容易,它并不仅仅依靠年长后参加考试的次数多即可获得。只有那些在府、州、县的学堂认真参加年度考试,成绩不算太差并且品行端正,或者身患疾病的生员,才有资格得到这个荣耀。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告知衣顶”的纯洁性,使其成为一种终身免试的荣誉。然而,获得这个荣耀的生员也有附加条件,那就是一辈子都不能再参加乡试。

7 阅读:3521

野路说历史

简介:分享历史 带你了解历史上精彩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