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聊话题:满汉尚书哪个权力大?左右侍郎又是如何具体分工?

野路说历史 2023-11-14 10:46:06

满尚书、汉尚书哪一个权力更大?满侍郎、汉侍郎以及左右侍郎如何分工?今天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 满汉尚书哪个权力大

清朝的六部在崇德时期开始设立,在这个时候清王朝还在外地,军事是主要议题。因此,这段时期的六部事务都由诸王和贝勒兼管。

顺治初年,六部的职官不断调整,满、蒙大臣被任命为六部尚书,没有汉臣出任尚书的案例。直到顺治五年,六部才增设汉尚书,他们的品级低于满尚书,这是满汉双轨制的雏形。

从顺治中期开始,各部门的机构都设有满、汉两位主管,这一制度定下来后一直延续到1906年清末的官制改革,才彻底废除了满汉双轨制。

从满汉双轨制开始,汉尚书的地位一直低于满尚书。康熙时期,由于中原文化的影响和满汉一家的政策,六部尚书的品级得到晋升,到雍正登基后,六部尚书由原来的正二品提升为从一品,成为一品大员。

按照《大清会典》的规定,“满尚书掌印,汉尚书主稿”,法律层面上规定了满、汉尚书的分工原则。

显然,掌印尚书是各部门的真正负责人。从实际情况来看,满尚书的地位高于汉尚书是一种常态。汉尚书大多时候是次要职位,负责具体的部务,但没有真正的决策权。

然而,在特定条件下,汉尚书的地位会超过满尚书。一种情况是汉尚书拥有更高的品级,担任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务,同时兼任部门主管。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比如张廷玉以大学士身份兼管吏部长长达十多年;大学士蒋廷锡以大学士的身份兼管户部等部门。

第二种情况是汉尚书拥有绝对的威望和资历。比如光绪朝的户部尚书翁同龢,他以状元和帝师的身份,压过满尚书福锟等出身宗室的人,成为权威人物。

晚清时期汉尚书掌权的情况比较常见,这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有关。汉族官僚集团的崛起导致满洲贵族的权力下降,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第三种情况是满尚书才能不足,无法胜任部门工作。光绪八年到十一年期间,担任满汉户部尚书的崇绮和阎敬铭就是例子。崇绮虽然是同治帝的岳父,也是状元,但在理财方面几乎一窍不通,所以汉尚书阎敬铭被任命为掌印尚书,负责实际的工作。

满汉尚书的权力和地位不能一概而论,有很多例外情况,这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 满汉侍郎及左右侍郎分工

侍郎这个堂官,品级虽然只比一把手低一级,但不同于其他衙门,不像一把手与二把手相差至少两级。侍郎与尚书既有上下级的关系,也有独立性,其性质与总督、巡抚的情况相似。

很遗憾,在文献中没有详细找到满汉侍郎的具体工作职责,但从很多实例中仍然能够发现,清朝的六部职官的分工大致还是沿袭了明代的做法。

左侍郎的地位稍高于右侍郎,以排名第一的吏部为例,明代时吏部左侍郎的地位与其他五部的尚书相当。根据官方文献记载,如果官员遇到吏部左侍郎,就得以尚书的礼仪来接见他。按照明代吏部的规定,左侍郎负责内务,主要是分管京官的选拔和考核;右侍郎负责外务,主要是分管外官的选拔和考核。

刑部也是如此,左侍郎负责审理京城中的一些重大刑事案件,比如朝审和秋审,属于内务范畴,而外省的刑狱则属于外务,由右侍郎负责。

礼部同样如此,所有在京的祭祀、册封等事务,都由左侍郎主持;而各省的乡试、到各藩属国宣诏册封等外务,则由右侍郎主持。

六部左右侍郎的分工原则大体上是“左内右外”,但这只是一种概括的说法,并且有时从分工上不能说明左右侍郎在政治地位上的差别。

真正衡量左右侍郎权力地位的是职务的排名和晋升。不科学地来说,左侍郎类似于现在的常务副部长,右侍郎则是一般的副部长,如果尚书出缺,那毫无疑问,左侍郎是第一候选人。

至于满汉侍郎的分工,我个人认为(不一定准确)满侍郎主要起到监督和制约的作用,同时也因为出身、资历、能力的差异,在具体的评定过程中会有一些差异,满侍郎的地位不一定比汉侍郎高。

满汉双轨制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一个部中设立六个堂官,很容易导致主次不清、分工不明的问题。

特别是户、刑两个部,因为政务繁重,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清朝的皇帝对这种问题是明确的,但考虑到满汉并用是祖制,不能轻易篡改,所以才在尚书之上派遣王大臣兼管部务,以统筹协调工作。

0 阅读:320

野路说历史

简介:分享历史 带你了解历史上精彩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