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0岁担任外交部副部长,56岁授上将,女婿曾担任云南省委书记

悟空谈历史 2024-06-18 09:06:24

在我党的情报战线有三位杰出的英雄,他们深入龙潭虎穴,共同从事我党的情报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历史可能被改写。这三人也被称为“龙潭三杰”,他们分别是钱壮飞、李克农、胡底。

革命时期,钱壮飞与胡底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李克农也是“龙潭三杰”之中唯一一位见证新中国成立的人,建国后,他担任了外交部副部长、调查部部长等职务,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李克农的故事。

李克农出生于1899年,安徽巢县人,早年时期,李克农主要在家乡一带读书,青少年时期他就开始追求真理,并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渴望国家强大起来。同时,李克农也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参加了各种反帝反封建运动。

1926年,李克农加入了我党,不久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失败,李克农也离开家乡,辗转前往上海,继续为我党从事秘密工作。1929年,李克农考入了国民党上海无线电管理局,他很快就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取得了局长徐恩曾的信任,获得了很多重要的情报。

鉴于这种情况,在组织的安排下,李克农、钱壮飞、胡底全都打入了敌人内部,其中李克农负责上海的情报工作,钱壮飞负责南京的情报工作,胡底负责天津的情报工作,他们三人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由李克农担任组长。这个小组源源不断地向中央传递了很多重要的情报,对革命的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31年,身处南京的钱壮飞连续收到数封标注“徐恩曾亲译”的加急电文,当时徐恩曾正在上海度周末,于是钱壮飞就把其中一封电文译了出来。译到一半时,钱壮飞大吃一惊,原来,顾顺章已被捕,并且叛变投敌,而且他掌握着我党大量机密,如果被敌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钱壮飞立刻安排人员,以十万火急的速度把这封情报送到了李克农手里,李克农把这封重要的情报及时交给了组织,使得相关人员从容转移,国民党反动派扑了个空。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封情报,后果不可设想,相关历史也可能要被改写。

在这之后,李克农前往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反“围剿”以及长征,并顺利到达了陕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克农陆续担任了八路军驻上海、南京办事处处长等职务,任职期间,他坚持我党既独立自主,又联合抗日的统一战线政策,做了大量巩固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

皖南事变后,李克农返回延安,此后他担任了社会部副部长、情报部副部长等职务,领导我党情报组织的建设,并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50岁的李克农担任了外交部副部长,投身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建设,为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倾注了大量心血。

1955年,56岁的李克农担任了调查部部长,并授上将,此后他投身我国的情报工作建设,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情报战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不过,1957年之后,李克农主要以休养治病为主,1962年,李克农因病去世,享年63岁。

值得一提的是,李克农有个女婿,名叫李启明,他也是我党情报战线的杰出人才。新中国成立后,李启明担任了陕西省省长、云南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等职务,也是我党培养的优秀干部。

1 阅读:988

悟空谈历史

简介:带你看沧海桑田、如梦似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