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9岁奉命筹建“二炮”,50岁被关押,71岁授上将,儿子是少将

悟空谈历史 2024-06-21 09:30:15

1955年,我军举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授衔仪式,这次被授予的军衔也被称为“55式军衔”。“55式军衔”一共存在了十年时间,于1965年被取消。在这之后,我军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设立军衔,直到1988年才恢复了军衔。

1988年授衔时,我军一共诞生了十七位上将,在这十七位上将之中,有一人名叫向守志,他不仅参加过1955年的授衔仪式,而且也参加了1988年授衔仪式。那么,向守志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向守志出生于1917年,四川宣汉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3年,16岁的向守志参加了少年先锋队,主要为红四方面军站岗、放哨、传递情报。当时红四方面军已经开辟了川陕苏区,正值扩红阶段,大量吸收有志青年,在这种背景下,1934年,向守志参加了红军,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员。

参加红军之后,向守志参加了川陕根据地的反“六路围攻”,作战英勇顽强。1935年,他跟随红四方面军踏上了长征之路,历经千难万险才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长征结束后,向守志进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1937年,他被分配到八路军一二九师,投身抗日救国的时代号召之中。

抗日战争时期,向守志长期活跃在太行军区,参加了林南战役、对日大反攻等,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他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向守志担任了中原野战军九纵二十六旅旅长,率部参加了洛阳战役、淮海战役等战役,为解放中原大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向守志马不停蹄地参加了抗美援朝,继续为保家卫国而战斗。1954年,向守志回国,一年后,他被授予少将军衔。此后向守志陆续担任了十五军参谋长、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等职务,投身我军的正规化建设,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65年,向守志受到重用,他被任命为炮兵副司令员,主管导弹部队的建设。1966年,49岁的向守志又接到一项重任:奉命筹建“二炮”。“二炮”是火箭军的前身,也是我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震慑敌人的最有力杀手锏。

从这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向守志肩上的担子是非常重的,不过,正当他准备大干一番时,造反派却开始针对他,向守志也受到冲击,1967年,50岁的向守志被关押起来,身心持续受到迫害。

虽然身处逆境,但向守志坚贞不屈,勇敢地与造反派作斗争,拒绝了造反派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不实之词。1972年,向守志重新恢复工作,回到炮兵,继续投身我军炮兵的建设。1975年,向守志再次回到二炮,担任了二炮司令员,期间,他顶住各方面的压力,竭力维持军队的秩序,努力减小“四人帮”对军队的干扰。

1977年,向守志被调到南京军区,陆续担任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务,投身我军的正规化与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在战备训练方面,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我军的发展壮大。

1988年,71岁的向守志被授予上将军衔,两年后,向守志离职休养。离休之后,向守志并没有闲着,他依然为我军的各项建设献言献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2017年,向守志因病去世,享年100岁。值得一提的是,向守志有个儿子名叫向孝民,向孝民长大后也参军入伍,担任了南京军区联勤部副部长、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于2008年晋升少将。

0 阅读:95

悟空谈历史

简介:带你看沧海桑田、如梦似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