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进行五次中东战争,犹太人为何非要在巴勒斯坦复国?

雅旋谈社会 2023-06-21 11:03:0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五次中东战争的起源,要追溯到1947年通过的那份,备受争议的联合国第181号决议

该决议将由英国委任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一分为二,并分别建立阿拉伯国与犹太国

当这份决议传到巴勒斯坦时,此地的阿拉伯人宛如遭遇晴天霹雳,在他们看来,阿拉伯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上千年,这份不公平的决议就是将他们从熟悉的家园中撵出去

可是对喜极而泣的犹太人而言,建国巴勒斯坦地区,实际上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耶路撒冷的千年恩怨

犹太人,这个古老的民族最早生活在公元前1000年的地中海东岸,在今天的巴勒斯坦南部地区,他们曾建立过独立的犹太王国

然而十字军东征时代的到来,让这一地区成为了天主教世界与穆斯林交锋的前线

自此以后,家园沦丧的犹太人便开始了长达千年的流浪之旅

在民族主义并未成形的中世纪时期,犹太人这一身份更多的是宗教展示

这些不信仰当地宗教的异类虽然经常遭遇反犹事件,然而看上了犹太人的才华与文化的欧洲封建主们,也会在一些特定时期扮演犹太人的保护者

耶路撒冷是多个宗教的共同圣地

在欧洲人断断续续的庇护下,流浪的犹太人就这样存活到了近代,但随着民族主义的兴起,反犹主义在欧洲各国中,慢慢从少数地区的行为上升到整个国家的统一认知

在这种背景之下,精明的犹太人开始认识到,想在一次次的反犹浪潮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建立一个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于是,引导以色列复国的“锡安主义”应运而生

“锡安主义”与犹太复国

在最初,锡安主义者们的目标仅仅是建立一个以犹太民族为主体的以色列国,而这个国家,实际上可以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十九世纪末,除巴勒斯坦外,今日阿根廷与乌干达的部分领土也曾被纳入锡安主义者们的选项中,在大英帝国的支持下,乌干达的5000平方公里领土被许诺给犹太人用以复国

然而此地生活着的马赛原住民,对陌生的犹太人充满敌意,同时在许多犹太人看来,这片万里之外的非洲土地也同犹太教义中的“应许之地”毫无关系

最大限度遵从犹太教义的“哈瑞迪人”

最终锡安主义者们拒绝了英国人的提议,并在1904年的会议中一致同意:将犹太人曾建立过国家的巴勒斯坦地区,作为复国的唯一目标

可此时的巴勒斯坦地区已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五百年之久,在犹太人离开这里的上千年当中,经历无数次政权更迭的耶路撒冷早就忘记了他们曾属于于一个名为“犹太”的小民族

如果想实现在巴勒斯坦建国的梦想,那么只有同奥斯曼开战的一条道路,不过奥斯曼虽被称为“西亚病夫”,但也不是如同一盘散沙一般的犹太人可以对付的

复国之路看上去走到了死路,但命运并没有让犹太人等太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后,奥斯曼选择站在英国的对面,而这给了英国人肢解这一古老国家的机会

为了在战争中争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犹太人,英国慷慨地许诺:“国王陛下政府赞成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内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会尽力促成此目标的实现”

这句话最终被写进《贝尔福宣言》,这份宣言就是日后犹太复国的最关键文件

“话少事大”的贝尔福宣言

坚信自己已经得到英国支持的犹太人,趁着奥斯曼帝国濒临解体,开始大量迁入巴勒斯坦地区

在《贝尔福宣言》发表之前,生活在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不到五万,仅占当地总人口的6%

而在此之后,数十万犹太人从世界各地来到了巴勒斯坦,他们利用犹太民族在上千年间建立起的经济优势,从巴勒斯坦当地地主手中大量购买土地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已经占到了当地总人口的40%,并通过十几年间的赎买,“合法”地获得了该地区的大量土地

可是犹太人“合法”的赎买行为,实际上极大地冲击了巴勒斯坦当地原有的经济结构,在犹太人购买土地之后,大量依附于原地主的阿拉伯人沦为无地难民,而他们将怒火统统撒向了外来的犹太人

1940年以来,犹太人同巴勒斯坦原住民之间爆发了多次恶性事件,随着双方矛盾的不断激化,准备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的英国,最终决定将这一问题甩给联合国

二战中被迫害的犹太人

1947年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决议,要求在英国委任统治结束之后,将巴勒斯坦地区一分为二,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这份决议,最终让犹太人在近两千年之后,再一次在“应许之地”复国

中东战争五战五胜

然而联合国第181号决议至今也充满争议,并且争议的焦点不仅仅是允许犹太人在第三方的领土内建立新国家,还有协议中,对犹太人的极度偏袒

在1947年方案中,占人口少数的犹太人不仅分得了60%的土地,并在在他们管理之下的阿拉伯人居然与犹太人数量相当

得了便宜的犹太人立即赞同这一方案,并在次年的5月14日宣布建国,可是中东的阿拉伯人早就对巴勒斯坦的这群外来户积怨已久

在阿拉伯人看来,一个崭新的犹太国就像西方在中东撕开的一个伤口,这将会对阿拉伯世界造成长远的伤害

就在以色列宣布建国当日,包括埃及、叙利亚、伊拉克、沙特在内的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都团结了起来,准备将这群外来户赶回大海

很快,一支人数多达4万的阿拉伯联军被组织了起来,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小小的犹太国,远比自己想象的棘手

纳赛尔曾是以色列的头号敌人

短短两个月时间中,战争期间仓促组织起来的以色列国防军就挫败了阿拉伯联军的进攻,并很快迫使其进入防御

第一次中东战争最终以阿拉伯世界的失败告终,然而以色列能赢得这场立国之战,实际上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为犹太人在二战中被大量屠杀,二战结束后各大国都对这个民族怀有同情,这种同情虽然不代表他们会直接支持以色列同阿拉伯之间的战争,然而却让他们不会阻止本国犹太人支援刚刚建立的以色列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球范围内有多达140万的犹太裔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这些二战老兵在以色列建国之后,以每天近万人的速度来到巴勒斯坦,保卫新生的以色列国

并且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特别是数量庞大的美籍犹太裔商人,为以色列国防军提供了战争期间急需的军火

第一次中东战争

最终以色列打赢了这场立国之战,也终于在这片应许之地站稳脚步,然而阿拉伯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远没有结束,可是之后的四次中东战争,却充分展现了犹太人短视的一面

短视的犹太国家

在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之后,犹太人并没有着手化解同巴勒斯坦人之间的矛盾,这个新兴的国家在站稳脚跟之后,很快就将目标转化到了扩张领土上

1956年,以色列伙同英法两国向埃及宣战,目标是占领埃及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虽然在美苏两大国的共同威胁下,英法不得不彻底退出埃及,然而以色列的扩张野心并未被阻止

1967年为报苏伊士运河的一箭之仇,埃及主动向以色列发动进攻,对面的以色列人早有准备,短短六天时间中以色列不仅全面击退了埃及人的进攻,同时还占据了超出自身国土面积数倍的西奈半岛

为了夺回西奈半岛,埃及人最终发起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然而埃及四战四败,以色列对西奈半岛的占领最终持续到了1982年

最后一次公认的中东战争则是在1982年由以色列主动挑起,战争目的则是在邻国黎巴嫩建立一个傀儡政权

以色列主动挑起的第五次中东战争

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全部获胜,可是实际上,后面四次战争对于以色列而言毫无必要

自以色列独立以来,犹太人都没有认识到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阿拉伯阵营内部的矛盾,实际上并不比阿以之间的矛盾要小

然而靠着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成功地将自己的对手团结在了一起,甚至在纳赛尔执政埃及期间,泛阿拉伯主义离成功曾经只差一步之遥

而一个统一的阿拉伯世界实际上才是以色列最需要避免的结局,以色列在体量上实在太小,今日这个国家全国也仅有900万人,而光是埃及一家,人口就在以色列的十倍以上

这个小国家可以在中东赢无数次,但是只要失败一次,那么等待着他们的就是再次流浪的结局,而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说,面对以色列他们只需要赢一次,而在此之前输多少次,都不会抹平双方之间那深不可测的实力鸿沟

在冷战期间以色列之所以能连战连胜,同美国的支持也不无关系,时至今日,以色列也依然是美国最坚定的盟国,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连伊朗与沙特都开始握手言和,一个崭新的中东即将出现在世人面前

被阿拉伯人包围的以色列能否继续在这片“应许之地”站稳脚跟,还请拭目以待

以色列国旗

参考文献:

邵政达;《国王的“奶牛”:中世纪犹太人在英国的身世沉浮》

杨之涵;《摩西·赫斯论犹太复国主义》

齐淑杰; 谢立忱;《1967年中东战争爆发原因新探》

刘华清;《“累积威慑”与埃及和以色列关系的演变》

芦鹏;《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研究(1948-1977)》

0 阅读:30

雅旋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