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税收多,发票开不出,鼓楼区拆迁高难度暗叫心里苦

冬易聊房产 2024-05-17 14:28:37

今年4月中旬福建电视台《第一帮帮团》报道了鼓楼区颐景花园(保利天悦安置房)办证难的事情,说的是洪山镇有批拆迁户2013年拆迁,2021年选房回迁,3年过去了房产证一直办不下来。

记者就此事采访拆迁办,得到答复是业主单位鼓楼区建投中心发票开不出来。接着记者又去采访区建投中心,工作人员也很实诚,大大方方说明原因,是资金问题导致该项目剩余700多户开票速度慢,每个月只能按序号开几十套的量,但是有特殊情况的业主可以登记,他们会穿插优先办理。

无独有偶,今年初相同问题正祥西江月的业主们也有遇到。当时鼓楼区建投中心同样回答是由于区级财政资金有限,未能在短时间内向开发商足额支付安置房购房款并开具购房发票,导致拆迁户无法办证。鼓楼区只能筹措资金尽快结清,从2月起分批办。

安置房办理房产证的速度比商品房慢,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应该说才等3年也不算太长时间。看起来只是一则普通新闻,但实际上这件事打破了很多人的固有印象,发现鼓楼区并不如大家想象中那么有钱。

多年以来,鼓楼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始终位居全市县区前列,在五区当中远比其他四区要多。以往福州市民都觉得鼓楼区最有钱,甚至有些福清网友也抱怨本地的税收被鼓楼“吸”了去。然而本次事件让我们清楚看到,鼓楼也有难言之隐,那就是:税收虽多,但土地出让金不多。

回想以往楼市巅峰年代,土地出让金是各地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县区一年卖地收入能比税收多几倍。晋安、仓山之所以成为福州最重要的土地粮仓,也是因为土拍卖地能换回大量资金。拆一片卖一片,赚了钱再征迁,如此循环反复,市区两级财政都宽裕。

这场景鼓楼看着眼馋,何尝不想赚这笔快钱?刚刚大拆过的台江上海西、晋安王庄与鼓楼一路之隔而已,无奈鼓楼二环内拆迁成本太高,想要卖地谈何容易?自新世纪以来,好拆的自建房、工厂早就拆得干干净净,剩下的都是高密度的住宅小区,而且我们看看这些老旧小区都是某某单位的宿舍、房改房、集资房,这个拆迁难度可想而知。

去年以来眼看着福州主城又拆了不少老旧房,也时不时有人问我鼓楼哪片小区会不会拆迁,说已接近危房却没有声音。我往往直接回答一句:鼓楼的房子不是不能拆,而是拆不起。只要自己认清现实,知道自家老破旧的房子没有多少价值,不要狮子大开口,愿意接受异地安置,人家当然乐意拆迁。

看到这话肯定有人火冒三丈,比如近年来鼓屏路沿线有些利益群体不惜破坏地下文物强求原拆原迁。它们看了我的文章之后狂喷不止,说自己是原住民是小老百姓凭什么要被赶出家园。

一看这话我可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小老百姓?还原住民?简直荒唐透顶。鼓屏路沿线那些单位宿舍都是谁的房子,当年哪些人有资格用极低的成本在那一带获取公房?

我们回顾过去二十多年的福州城市发展史,盘点一下三坊七巷、南门兜、茶亭街等一轮又一轮的征迁。放眼鼓楼区,哪儿还有自建房的身影?真正的原住民、小老百姓早就被赶了出去,当年拆迁后异地安置在鹤林新城、新店、金山,甚至远到福湾新城。试问,就连最核心的三坊七巷原住民都被赶到二环外,现在这些分配了单位公房的既得利益者凭什么就不能异地安置呢?

鼓楼要拆迁,不是不可以,但必须用符合当下市场真实行情的合理价格。遇到鼓屏路86号等涉及福州古城地下文物埋藏区的情况,必须贯彻国家文物局加强地下文物保护的要求,该异地安置就得异地安置。若用福州百姓的血汗钱去补贴少数特殊人群,还破坏闽都历史文化,我们大家做为纳税人坚决不答应。

今年五月以来,福州市已把中央新一轮深化机构改革的工作任务布置下去。作为八闽大地首善之区,鼓楼区也理应带头裁汰冗员过紧日子,在机构改革中发挥模范作用。

1 阅读:5

冬易聊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