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中国更换牛肉进口商,新增2国下架1国,澳抢走美订单

渔夫看过去 2024-06-02 13:56:37

5月30日,中国海关同时公布了多条关于牛肉进口的重大决策,并由此产生了一连串的“化学反应”。

而这些变化都是向好的方向,不仅表明了中国在对外贸易上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坚守食品安全底线的决心。

首先,中国允许进口俄罗斯30个月以下的牛肉和冷冻牛肉副产品,这是中俄友好关系不断深化的体现。

尽管过去曾因动物疫情而暂时限制俄罗斯农产品进口,但中国始终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会因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放松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随着双方合作从能源领域拓展至农产品,俄罗斯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还将持续攀升。

与此同时,中国在5月27日还禁止了一家美国科罗拉多州工厂生产的牛肉进口,原因是在这些牛肉中发现了违禁添加剂莱克多巴胺的痕迹。

莱克多巴胺是一种用于增加动物体重的饲料添加剂,由于潜在的健康风险,已被包括中国在内的至少160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

尽管这家工厂所在的美国一直是中国农产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之一,但食品安全高于一切,中国有权拒绝那些不符合标准的进口商品。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的波折,澳大利亚获得了中国市场的绿色通道。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农产品进口渠道相对单一,曾一度过度依赖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供应。

但现在,中国已开始从非洲等地进口铁矿石,使得供应来源更加多元化。

说完出口再说说进口,中国把澳大利亚5家大型牛肉生产公司给移出了进口限制名单,也就是说着这几家的牛肉被允许进口了。

这可让澳大利亚人喜出望外,毕竟对华出口是澳大利亚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这一变革看着是没什么出奇的地方,但平时比较关注这些的人却能发现其中戏剧性的一幕。

曾经,美国凭借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地位,大量出售农产品给中国,而当中澳关系恶化时,美国抓住机会抢占澳大利亚在华市场的空缺。

但如今,局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美国工厂的出口被拒之门外,反而是澳大利亚重新夺回了“失地”。

这不啻是一幕角色互换的好戏,美国开始体会被"捅刀子"的痛楚。

中国的这一系列举措印证了一个事实:在对外贸易领域,中国的主动权在与日俱增。

过去为了维系中美关系的大局,中国不得不大量进口美国农产品。

但现在,随着国际贸易格局的变迁,中国渠道更加多元化,完全可以对美国说"不"。

因此,中国不惧怕得罪美国,也不会对任何国家的"有毒"食品网开一面。

总的来说,这一轮牛肉进口调整充分展现了中国在外交和贸易领域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中国在推动经贸全球化的同时,也将坚持对食品安全问题持零容忍的态度,通过优化进口渠道来保障国民健康。

对那些搞小动作、造成不利影响的国家,中国毫不客气予以惩戒,而那些真诚友好、对华务实的国家,都将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机遇。

参考资料:

参考信息:《外媒:中国禁止从美国一家工厂进口牛肉》

界面新闻:《海关总署: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俄罗斯牛肉(含可食用牛副产品)进口》

0 阅读:30

渔夫看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