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机构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06-27 10:43:15

海外中国学,也称国外中国学、国际中国学或国际汉学,是由国外学术界对中国古代、近代及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等进行系统研究而形成的一门学问。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建立多个海外中国学研究专业机构,极大地推动和深化了关于海外中国学研究的了解和认知。

1977年是当代中国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的元年。这一年,中国学术界第一个研究海外中国学的机构即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的“国外中国学研究室”正式诞生;在孙越生先生的领导下,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翻开了新的一页。1985年,北京大学成立比较文学研究所,严绍璗先生在比较文学研究所开设日本中国学课程。1992年,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成立,李学勤首次从学科的角度提出,“国际汉学的研究,或者说是汉学史,应当被作为一个学科来开拓。发展这个学科的时机,当前已经成熟了”。2009年,北京大学与国家汉办共同筹建成立了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这个基地的特色在于:发挥北大在文、史、哲、考古等学科上的整体优势,吸引国外和港澳台成就卓著的汉学家前来进行合作研究及学术交流。这个基地重点并不研究各国汉学的历史和现状,而是推动中国古代典籍和当代研究著作对外传播,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成立于2012年,它是依托“世界中国学论坛”而建立的。从稳定性、规模和影响力来说,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主办的“世界中国学论坛”已经成为海外中国学(汉学)研究领域的标志性国际会议。由国家汉办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举办的“世界汉学大会”被誉为一个高水平、高规格的世界性汉学大会。这个会议是直接和国家汉办的全球孔子学院建设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学术研究促进孔子学院的建设。2019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海外中国学研究室成立,进一步推动海外中国学学科建设和海外中国学研究发展。

海外中国学是一个具有鲜明跨学科特色的研究领域,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学科领域入手进行深入研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我国的海外中国学研究机构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与国外学术界的互动与对话,对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6月27日第2921期

0 阅读:0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