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中的老上海小吃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1-09-22 08:49:41

上海是闻名世界的现代化大都市,自1843年开埠以来,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广东、福建等省份的移民与来自海外的移民,一起为这座新兴城市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它的城市特征,表现在对文化的充分包容、营商环境的友好和城市文明的高度发展。从饮食角度看,上海的食品种类繁多,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不同风味美食汇聚上海,让广大消费者大饱口福,特别是各种小吃更是独具特色。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笔者在上海生活,真切体验了上海小吃的美味。

老上海小吃 图片来源:CFP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饮食风格。作为一个移民城市,上海在饮食风格上既保留了移民原籍的生活特色,又形成了自己的独有风格。以早点为例,上海的早点琳琅满目,汇聚了各地风味,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地域消费者的需求,又保留了本地特色。大饼油条粢饭团是上海最具特色的代表性早点,同其他地方一样,上海的大饼分为甜咸两种,照顾了不同口味消费者的体验。油条则是在上海玩出了新花样。记得小时候,别的地方油条是一两粮票一根,可是上海则不同,只需要半两粮票四分钱就可以买到一根大油条。至于粢饭团,是地道的老上海早点,香软的糯米饭里包裹着油条、肉松、萝卜干等,为了防止里面的配料散落,需要一边吃一边捏紧。大都市生活节奏快,很多年轻人拿上一个粢饭团边走边吃,俨然成为上海早晨的街景之一。豆浆也是老上海的特色早点。同样是甜咸两种口味,满足了南北方不同消费者的口味,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上海商业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

独具风味的地方特色。小时候的上海,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街上的糕团店。橱窗里展示的各类糕团令人目不暇接,如桂花条头糕、双酿团、青团、松糕、定胜糕等,吃起来又糯又甜,价格也不贵。当年著名的品牌有沈大成、乔家栅等,其实上海糕团源自苏州,传入上海后无论是用料还是味道都有所改变,更加符合当代人用料精致、口味多样的需求。以沈大成糕团店为例,在产品选料和制作中,非常注重取材和制作工艺的创新,糯米非本地松江“老来青”和嘉定白粳不可,豆沙更是非崇明大红袍赤豆不取,所以在市场上一直享有盛誉,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可以说,上海的糕团已自成一体,与苏州等地的有所不同。

来到上海,“蟹壳黄”是必吃的一种点心。它采用油酥面加酵面制坯,做成扁圆形饼,饼面粘上一层芝麻,贴在炉壁上经烘制而成。口味香脆酥松,甜馅甜醇,咸馅味鲜,馅料有咸有甜,咸的有葱油、鲜肉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因饼形似蟹壳,熟后色泽如蟹壳背一样深红,所以称为“蟹壳黄”。曾经有诗句赞美它“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

小吃中蕴含的方言文化。上海话属于吴方言,日常交流中夹杂着很多地方方言,体现在对于小吃的称呼上,有些名称颇具方言特色。比如“老虎脚爪”,这是一种形似老虎爪子的甜烘饼,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海小吃店里比较常见,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它的做法是将和好的面团,揉搓成圆状,然后在面团上分切三刀,面团就成了爪子的模样,放入烤炉烘烤约20分钟,就香喷喷地出炉了。吃起来外脆内软,带甜味。老虎脚爪表面脆而不硬,稍显坚实是其特色,据说可以帮助消化。以前胃病患者胃痛起来,好些都要买老虎脚爪吃。

馒头这个在北方非常平常的家常主食,在上海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包子被称为馒头,如肉包子被称为肉馒头,菜包子被称为菜馒头,而真正的馒头则被称为淡馒头。至于北方的生煎包,在上海被称为生煎馒头,早年的上海街头有不少专门经营生煎馒头的小店,现在都已不复存在。

天气炎热时,童年的我们最渴望的不是吃冰棍和雪糕,而是去冷饮店里吃上一杯刨冰!老上海刨冰就是把一块冰用粉碎机打成碎片,然后放到烧好的绿豆汤或者赤豆汤里。拿到手第一时间就是拿勺子戳,直到整个刨冰都掉进绿豆汤里。刨冰染上绿豆汤清爽的颜色,看着就暑气大减,舒心不已。吃上一口,整个人透心凉,甜甜的绿豆汤混合着碎冰,粗粗的碎冰嚼起来“嘎吱嘎吱”,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童年的记忆总是美好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小吃已经湮没在旧时的记忆时光之中,淡出了我们的生活视线,但是给我们留下的美好回忆却是永存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陈杰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0 阅读:1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