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特”“懒”法种菜,一斤能卖90元,年入500万!

长江蔬菜 2024-06-21 17:19:11

山东85后女生

别出心裁种蔬菜

年入500万

成功竟靠“特”和“懒”?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近年来,广袤农村成为创业的沃土,“到农村去”也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股新潮流。章丘区白云湖街道的“新农人”韩莹莹就是其中之一。

图片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

12年前,她辞掉了让很多人羡慕的“铁饭碗”——带编制的幼师工作,致力于蔬菜种植。

创业的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韩莹莹的“跨界之旅”也充满艰辛,不过,凭着不服输的韧劲儿,她终于拨云见日,而今已经成为年入500万的业内新星。创业成功与否,项目选择至关重要,而韩莹莹自身也是个并不会种菜的“技术小白”,那么韩莹莹成功有啥秘诀呢?

不过作为思想活跃的“新农人”,她在选择栽培项目上,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关键就在于一个——“特”!

有别于山东大面积栽培的黄瓜、辣椒、西红柿等主栽蔬菜,她别出心裁另辟蹊径,选择了栽培蒲公英、香椿芽等特菜。

图片来源:舜网

韩莹莹的大棚香椿,在章丘算是独一份。

春季时分,天气乍暖还寒。每到此时,韩莹莹都会一头扎进种植香椿树的大棚内工作,对于大棚内高温高湿的环境,她早已习以为常。“嚯,这里面又潮又热。”她抬头看了一眼温度计,34摄氏度的室温加上70%的湿度,犹如瞬间进入了桑拿房。

在占地一亩多的大棚内,生长着5万多株香椿。有意思的是,这些大棚香椿,全部是斜着生长的。“斜着种,能提高种植密度,产量会有所增加,采摘起来也方便。”韩莹莹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去年10月份,她开始种植香椿,现在已经采摘第二茬了,可以一直采摘到3月份,差不多能收获3000斤左右,每斤最高可以卖到90块钱。

提及香椿,她表示完全是一种机缘巧合。“种蒲公英两三年后,就需要养地,这时候就可以种其他作物。”她说道,在和朋友聊天时,说起了种植香椿既方便管理,还有比较可观的收益,这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了一个大棚,没想到还不错。

图片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

如果说大棚香椿是一次大胆尝试,那随处可见的蒲公英,则带着她的梦想飞向了全国。

2016年下半年,她发现了蒲公英的商机。“蒲公英药食同源,既能当食材,又可以入药。”她兴致勃勃地说着,在网络上销售的生鲜蒲公英,有60%都是她供货,一天最多能卖出1000多单。

看似普通的蒲公英,韩莹莹做出了“花样”。“蒲公英除了可以当生鲜出售,还能做酒,做面条,做酱,做茶等,差不多能做六七种产品。”她掰着手指头数着,仿佛为蒲公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此外,她还是一家知名药企的供货商,不计其数的蒲公英从这里“飞”入千家万户。

图片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

选对了“特”的品种,就要开始进行第二步的工作。而就栽培管理本身来说,韩莹莹离不开一个字:懒!

从生产者的角度来说,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支出,进行“懒人”式生产,已经成为提高栽培效益的重要途径。虽然是名新农人,但韩莹莹从来不种地,在她这里,种的有蒲公英、香椿、白莲藕、荷花。因为种植这些省事儿,不用格外去“照顾”。图片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

她主栽的蒲公英(目前占据全网鲜食蒲公英的60%)、香椿等蔬菜,都是管理起来省工省力的“懒人菜”,不但病虫害少,而且栽培起来“很皮实”,基本不用打药,更不用像黄瓜、番茄等蔬菜那样需要持续整枝、打杈、摘老叶,只要水肥和温度跟上,产量的大半就已经攥在手里。

“我不会种地,都是找人去管理,像蒲公英或是白莲藕,种下去基本就不用管了,到时候直接收获就行,市场也相对比较稳定。”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种其他的蔬菜或是粮食太麻烦了,风险也大,以后想再种些野菜,做做野菜市场。

图片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

50余亩土地、7个大棚、6个荷塘、一处厂房,便是韩莹莹全部的“家当”。打拼多年,她成立了商贸公司与合作社,开起了特色产品店铺,销售鸭蛋、白莲藕、蒲公英等系列产品,年销售收入超过了500万元。她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当初质疑她的所有人。

韩莹莹的成功不仅源于值得称道的干事创业的“拼劲儿”与魄力,还在于她对栽培项目的选择。

番茄、辣椒等常规蔬菜,目前栽培面积较大,技术相对成熟,要想获得可观利润,通常需要通过合作社等方式来“抱团取暖”获得规模优势。对更多的小规模栽培来说,像韩莹莹这样在栽培项目选择和栽培方式定位上多动动心思,往往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在目前注重天然和健康、美味的消费背景下,消费者对蒲公英这类的叶菜的兴趣在逐渐加大,因此像韩莹莹这样开发野菜就成为一个很好的途径。

另外,对番茄等传统主栽蔬菜而言,通过改善施肥结构、优化品种选择、调整植株管理和供水方式来提升风味品质,以出众的食味体验来赢得更大的市场,并获得价格优势,也是重要的方向。

特色蔬菜:品种发展新趋势

“特菜”是对非本区域、非本季节种植、珍稀特蔬菜的统称,包括国内和从国外引进的较珍稀的名、特、优、新蔬菜品种。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贸易交流的增加,特菜的范畴也在持续更新和发展。目前诸如彩椒、水果黄瓜、西芹、生菜等曾经的特菜现在已经不那么稀奇了,但随着品种的更新、消费者的更高追求,仍然有像药食两用类、元素富集类等保健蔬菜,其色彩和形状独特的赏食兼用菜,在蔬菜市场上仍保持着独有份额。

药食同源类

主要特性:这类蔬菜不仅口感独特,特定养分富集,坚持食用还能起到一定的保健和治疗作用。

主要品种:酸模、鱼腥草、紫背天葵、穿心莲、薄荷、养心菜、板蓝根、秋葵、藤三七、芽球菊苣、苦菊、蒲公英、紫苏、牛蒡、藿香等。

效益分析:鱼腥草667㎡产量3000kg以上,均价4元/kg,产值1.2万元以上;武汉青叶紫苏667 ㎡产紫苏正叶80万枚以上,产值10万元左右,主销高档酒店。

口感特异类

主要特性:指在味道、口感上具有独特性质,区别于常规蔬菜的品种。

主要品种:薄荷、球茎茴香、根芹、冰草、鱼腥草、芝麻菜、香芹、迷迭香、罗勒等。

图片来源:京彩三农

外观特异类

主要特性:指形态、大小、颜色或纹理上不同于传统蔬菜的品种,通常因其独特的外表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主要品种:

(1)色彩鲜艳,如红芹菜、紫菜薹、紫菜花、紫白菜、紫油菜、紫甘蓝、羽衣甘蓝、彩茄、香蕉西葫芦、彩叶甜菜、红苋菜、黄心乌、结球红菊苣、红根甜菜等;

图片来源:京彩三农

(2)形状独特、观赏性强,如宝塔菜、乌塌菜、五指茄、观赏南瓜、飞碟瓜等;

(3)超大超小型,特异型,如巨型南瓜、金童玉女黄瓜、抱子甘蓝、牛心甘蓝、迷你胡萝卜、蛇豆、砍瓜等。

小蔬提醒

由于特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独特的风味和高于普通蔬菜的销售价格,栽培面积在逐步扩大,但在生产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避免造成损失。

正确引导消费,避免误导盲目种植。特菜是一个动态概念,一些较新颖的种类和品种还远未被广大消费者所熟悉和接受,应首先进行适应性试种;其次要引导消费,作广泛宣传;同时在发展生产时要优先考虑开辟市场,打通销售渠道。

小批量生产,均衡上市。特菜种类和品种繁多,生长期和供应期参差不齐,生长条件和栽培技术各有不同,在生产时应采取:多品种、小批量、多茬口、均衡上市供应的策略,以免产品在被广大消费者接受之前过量生产,造成滞销。

地道性。要保持其原有的独特风味与质量。

实现无公害化生产。特菜除着重其商品品质、营养品质外,更重要的是卫生安全品质。特菜在超市、饭店供应时,均应达到无公害蔬菜的标准,以至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在生产上,给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温、光、水、气、肥的最适供给;采用农业栽培措施、物理措施,使作物不生病,少生病;在作物发生病害时,严格按农药使用准则施用农药。

重视采后处理,提高特菜档次。特菜成本一般高于普通蔬菜,为了提高其附加值,应重视采后处理。从产品整修、预冷、冷藏、运输及冷链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入手,尽量缩短产品从采收到货架所需时间,减少损耗,提高和保证特菜产品的档次。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

信息来自京彩三农、济南时报-新黄河、舜网等

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