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纯利润13000元,1年4茬栽培技术,除了收益高,还有2大好处

长江蔬菜 2024-06-25 14:59:45

结球生菜每667 ㎡产量1 800~2 200 kg,产值4 200~5 600元,3茬共15 000元左右,西葫芦每667 ㎡产量约2 000 kg,产值约3 000元,4茬每667 ㎡产值约18 000元。该模式通过育苗移栽,缩短了定植棚生长周期,提高了蔬菜周年供应能力,对提高种植农户的收益和“菜篮子”稳产保供具有重要意义。

2022-2023年,笔者在天长市部分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开展结球生菜、西葫芦1年4茬设施栽培模式试验示范,总结了结球生菜、西葫芦1年4茬栽培技术,现将栽培技术模式总结如下,供气候相似地区的种植户们参考。

1、结球生菜种植要点

1.1   3茬结球生菜茬口安排

早春茬结球生菜10月10~20日育苗,11月20日左右定植,翌年2月中旬采收。第2茬结球生菜1月20日左右育苗,3月初定植,5月初采收。第3茬结球生菜8月10日左右育苗,9月5日左右定植,11月10日采收完毕。

1.2   结球生菜品种选择

根据安徽天长地区的气候条件、周边市场需求、植株长势、整齐度、产量、抗逆性及几年的试种经验,选择雷达、千胜205、元首等高产优质的品种。

1.3   结球生菜育苗

①苗槽和基质准备   在塑料大棚内挖1条宽1.2 m、长30 m、深约10 cm的育苗槽,于育苗前1天填满育苗营养土(营养土的配制比例为:未种过蔬菜的熟土2份,腐熟有机肥1份),营养土应平整、细碎、疏松适度。

②种子处理   将种子浸泡4 h,用清水洗净后捞出沥干,用湿纱布包起来,在15~20℃条件下催芽36 h,待80%种子露白时取出播种。

③播种   播种前浇足底水。将种子撒播在育苗槽内,盖一层细土,注意盖土不能太厚,再盖一层地膜或草帘保湿。出苗后及时揭去覆盖物。夏季播种后采取遮荫、降温等措施。

④分苗   小苗长到2叶1心时开始分苗,一般采用128孔穴盘,装配好育苗基质,基质装盘应紧实。每穴栽1株,浇透水,高温时盖遮光率50%的黑色遮阳网, 10:00左右盖, 16:00左右掀开,重复1周。

⑤苗期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苗期浇0.1%~0.2%磷酸二氢钾液2次,于10:00前或17:00后喷施。也可在喷施磷酸二氢钾时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5%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兼防病虫。

⑥炼苗   苗龄2周左右(根据季节,气温低时苗期长,气温高时苗期短)时开始炼苗,待苗根部可全部拔起时,定植到大田内。

1.4   定植、定植后管理与采收

①撒施基肥   定植前10天,清洁田园后整地,整地前每667 ㎡撒施商品有机肥1 50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25 kg、过磷酸钙50 kg与适量微生物菌剂,然后旋耕平整土地。

②整地作墒   一般地块翻耙2次,土耙细后作畦,畦宽2 m,畦高15~20 cm,浇透水、盖地膜(根据季节需要选择地膜颜色),地膜覆盖要求紧、平、直。地膜上压土块,防止风吹起,冬天定植的结球生菜最好封口(将结球生菜根部用细土封,保湿保暖)。

③定植   根据季节和苗龄确定时间,一般苗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冬季因气温低,结球生菜苗龄40天时才能定植。定植株距25~30 cm,行距35~40 cm,打孔定植。结球生菜根系浅,定植不宜过深,定植后浇透水,并用细土将口封好。

④肥水管理   定植后浇透缓苗水,生长盛期需水量大,要求均匀充足供应水分。结球生菜每茬浇2次大水,均在结球前灌。结球前15天不灌水,以防球裂和软腐病及菌核病的发生。结合灌水,每667 ㎡施高氮型肥料10~15 kg。

⑤温度控制   温度高时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温度;气温降低时,减少白天通风时长,注意夜间保温。

⑥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加强田间管理。病害主要是霜霉病、菌核病、软腐病等。虫害主要是蚜虫、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等。优先选择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每茬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避免偏施氮肥,化学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a.霜霉病。幼苗、成株均可发病,以成株受害重,主要为害叶片。由植株下部叶片向上蔓延,最初叶上生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田间湿度高时,叶背面病斑长出白霉。农业防治可采用清洁田园、降低田间湿度、通风透气等方法。化学防治可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

b.菌核病。主要为害茎根部,最初病部为黄褐色水渍状,逐渐扩展至整个根茎部,使其腐烂,或沿叶帮向上发展引起烂帮和烂叶,最后植株萎蔫死亡。农业防治主要是加强种子和土壤处理、清洁田园等方法。化学防治可在发病初期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

c.软腐病。多发生在结球期,高温高湿下易发生,分根腐和茎腐2种类型,种植时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生长期间注意防虫,结球期加大巡田力度,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施药控病。可选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采收前10天停止用药。

d.蚜虫。利用蚜虫的反趋向性选择银灰色地膜覆盖以减少蚜虫的发生,棚内悬挂黄板。蚜虫发生时,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e.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物理防治,可利用夜蛾的趋光性,在田间安装黑光灯和杀虫灯用于捕杀成虫。生物防治,每667 ㎡选用0.3%苦参碱水剂100~150 g或2%阿维·苏云金可湿性粉剂30~40 g对水30~40 kg均匀喷雾。

⑦采收   田间结球生菜30%在0.5~0.6 kg、球径在17~19 cm时即可进行分批采收。用手从顶部轻轻下压,结球松紧适中,手感坚实即可开始采收,过早采收产量低,过晚采收影响品质。采收时用小刀自地面割下,剥除最外部老叶,保留2~4片外叶,除去泥土,保持叶球清洁,轻拿轻放,减少损伤,长途运输应及时预冷处理。

2、西葫芦种植要点

2.1   品种选择

西葫芦是葫芦科南瓜属植物,根系发达,适应性强,适应高温,耐低温,吸水率高,抗旱性强,对土壤需求不高。越夏西葫芦栽培为反季节栽培,高温干旱是病毒病的高发因素,应选择耐高温、高抗病毒病的品种,如超绿2号、绿王子等。

2.2   播种及培育壮苗

西葫芦5月25日播种,将育苗基质装填在50或72孔的穴盘内,基质应泡透水后装盘。每孔播1粒种子,播后浇透水盖上湿基质,再盖黑网保湿。一般播种3天后出苗,子叶平展即可定植。

2.3   定植

西葫芦定植前先整地,整地时每667 ㎡施商品有机肥1 500 kg、复合肥50 kg、过磷酸钙3 kg,作墒2 m,浇透水并盖黑色地膜。黑色地膜可起到保水、防草、降温的作用。夏季温度高,西葫芦生长快,种植密度应小,密度大通风性差,易造成减产。定植株距60 cm,行距70 cm。

2.4   控秧

视长势情况酌情控秧。为控制幼苗旺长,前期不施用肥料,避免跑秧旺长,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可促进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达到平衡。

2.5   喷花保坐果

西葫芦生长期打老叶,坐果期点花,人工授粉或叶面喷施坐果灵。人工授粉在每天6:00~8:00进行,将刚开放的雄花采下,剥去花冠,露出雄蕊,在雌花花柱头上涂抹数次即可。一般在15:00~18:00叶面喷施坐果灵,用坐果灵10 mL对水15 kg后喷施,每7天叶面喷施1次,只需喷叶片正面,严禁近距离喷生长点及幼瓜。

2.6   覆盖遮阳网

根据温度和光照强度适时加盖遮光率30%~40%的银灰色遮阳网,可降低棚内气温4~5℃,银灰色遮阳网还可避免蚜虫、白粉虱、烟粉虱等虫害和预防病毒病的发生。于棚温超过30℃时加盖,每日中午强光高温期覆盖4~5 h。

2.7   病虫害防治

在西葫芦的生产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方针的植保管理,可采用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防控措施降低发病概率,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以改良土壤,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逆性为管理主导。西葫芦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病毒病及生理性病害,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等,应及时根据需要喷药防治,通风口和两侧安装40~60目的防虫网可有效阻隔害虫迁入。

①白粉病   高温干旱和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易发生,栽培过密、光照不足会促使白粉病发生,栽培时注意磷钾肥的配合使用。发病初期,可采用生物防治,如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4~5 天喷1次,连喷2~3次。发病初期,化学防治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

②灰霉病   主要为害花和果实,通风透光不良、湿度大时发病重。栽培时加强田间管理,浇水采用膜下滴灌,生长后期及时摘除老叶。药剂防治可用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施,隔6~7 天再喷1次。

③病毒病   叶片受害后呈花叶或斑驳,重病株上部叶片呈鸡爪状,果实受害导致畸形果。生产上彻底铲除田间地头杂草,及时防治蚜虫,发病初期喷施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④生理性病害   西葫芦生长过程中,如植株长势过旺,会造成养分分配不均匀,坐瓜减少或出现畸形瓜,可采用降低湿度、控制肥水等措施对植株进行控旺。根据情况可喷洒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矮壮素水剂1 500倍液控制。

⑤蚜虫   蚜虫是西葫芦的主要害虫,可采用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化学防治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喷施。

⑥白粉虱   成虫或若虫群居叶背面吸食汁液,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还传播病毒病。发生初期及时喷药,可选用1.8%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20%烯啶虫胺可溶性液剂1 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⑦潜叶蝇   幼虫潜食叶肉成一条条虫道,虫道内有黑色虫粪,物理防治铺设防虫网、悬挂黄板;生物防治可释放天敌金小蜂等;化学防治于成虫活动高峰期和幼虫1~2龄期,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1 000~1 500倍液喷雾。

2.8   采收

根瓜适当提早采摘,一般幼瓜300~400 g时即可采收,宜在上午采收,采收后进冷库保鲜,采收时注意手指甲不能碰伤果皮。

3、产量与效益分析

结球生菜每667 ㎡产量1 800~2 200 kg,产值4 200~5 600元,3茬共15 000元左右,西葫芦每667 ㎡产量约2 000 kg,产值约3 000元,4茬每667 ㎡产值约18 000元,成本及效益分析见表1。该模式通过育苗移栽,缩短了定植棚生长周期,提高了蔬菜周年供应能力,对提高种植农户的收益和“菜篮子”稳产保供具有重要意义。

4、该模式创新点

一是增加了1季西葫芦,增加了种植收益,提高了夏季伏缺期蔬菜的供应量,对缓解蔬菜伏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是结球生菜育苗时增加了分苗操作,采用营养钵分苗能更好地保护根系,对培育壮苗、提高产量和提升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三是绿色防控技术的使用,综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防治病虫害,增加了生物农药苦参碱和苏云金杆菌的使用,增加了防虫网、银灰色地膜、黄板的使用,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

5、需进一步探讨和注意的问题

结球生菜、西葫芦1年4茬周年栽培模式在推广上还需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考虑连作障碍的影响,重茬导致土壤各层次养分利用不合理,在实施周年栽培后,应考虑更换茬口或采用夏季闷棚措施;二是结球生菜和西葫芦在种植时都用到了地膜,采收后应及时有效回收,避免污染环境;三是根据上市期可调整优化播种定植时间。

原标题:《结球生菜、西葫芦一年四茬设施栽培技术》

作者介绍

王先琴,天长市新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安徽天长,239324

王永勤,天长市优菜生态家庭农场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4年6月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