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九大“馊主意”,一个比一个馊,它们分别是哪九个?

玲珑历史放映厅 2024-06-13 09:18:04

前言

历史故事很多都存在争议,还有很多典故吸引着众人的视线,总之他有趣的地方很多,涵盖的范围也非常的广泛。其中不乏有被世人称赞的,但也就不乏有被众人诟病,甚至认为是荒诞的。

这不就有九个主意,在世人认为就是“馊主意”。

一经人们提及,要么认为他傻,要么只能是无奈,总之古人也并非时时刻刻都智慧。通过这几个馊主意,其中的主人公有被说是无能的,也就有因此遗臭万年的。

一、铁锁困船的败笔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始终是绕不开的,他们之间相处争斗了多年,可以说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劣势,只是有的时候还是得认清楚现实比较好。

当时曹操在北方已经独占优势,那么盛极一时的他势必要破坏刘备和孙权的联盟,只是江南一带,曹操的军队恐怕劣势更甚。

先来看曹操的军队,我们可能知道他的骑兵和弓箭手可谓非常强大,可是就步兵而言,他并没有算是强,而江南一带又是水上作战较多,只能说我们认为的优势很难发挥出来。

于是曹操的谋士自然需要发挥作用,如此提出将船相连,这样就使得船要稳固许多,也便发挥优势了。只能说这一主意很馊,甚至可以说是给敌军提供了机会。

周瑜见状趁着月黑风高不做点什么势必手痒痒,于是马上派人点了一把火,瞬间曹操的战船就此化为虚有,留有的只能是一连串的火光四射。

赤壁之战恐怕让曹操印象深刻,而曹军也只能是损失惨重。

二、烽火戏诸侯灭自己

周幽王可是出了名的荒淫奢侈,看到美丽动人的褒姒可以说就走不动道了,她说什么就是什么。一般古代社会我们都说妃子讨帝王的喜欢,这一次却是要周幽王来讨美人褒姒的一笑了。

于是虢石父就给他出了一计,那就是用烽火台。

要知道烽火在古代至关重要,我们现在科技发达,但在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烽火便是紧急的军事信号,就如敌寇前来侵犯,点燃烽火,四面八方的诸侯都会看到京城危急,他们势必会赶来救驾。

结果为了博褒姒一笑,周幽王竟果真听取了虢石父的建议,无事点燃了烽火,诸侯一来结果被耍了,而且还是接连多次。

最后敌军真的兵临城下了,烽火再次点燃,却没有诸侯想着上当了。而西周灭亡的基础也就此打下。

三、焚书坑儒

其实关于秦朝的馊主意很多,而秦始皇这个充满争议之人亦是如此。焚书坑儒只要一经提及必让人遗憾一番,其中很多古籍乃至医药等读物众多,如果流传下来势必影响深远。

结果这些书籍最后落得个被烧的下场。而后紧接着就是坑儒,秦始皇是个怎样的皇帝想必不用多说,他肯定是容不得一点沙子,一些儒生和方士对他不好的言论出现,秦始皇能饶了他们?

最后还是被秦始皇所杀,而秦始皇自然也落不下什么好名声,这样积怨加深,也难怪秦二世而亡。

四、秦二世而亡

说完秦始皇,那就说说帮助秦二世上位的李斯。众所周知,我们现在提及的秦二世是胡亥,但其实秦始皇可不是让胡亥上位的,据说秦始皇要李斯扶立扶苏上位。

但改朝换代,各有各的心思,李斯为了自己的丞相之位,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在众人看来,扶苏有治国的能力,但通晓的是儒家的思想,而李斯呢,则更注重法家。

这样一来,两人势必在思想上相悖,届时李斯的地位恐怕不保。不过此时真正让他下定决定篡改遗诏的并不是因为这件事,而是在赵高的威胁下,他不得不做,就是这么一改,秦二世而亡也就注定了。

五、引狼入室五胡乱华

古代历史上的乱世很多,但他也是有因果的。在西晋时期,无异于因为八王之乱,其他众多游牧民族趁势而为的。

当然这时就不得不提一个我国的千古罪人贾南风了,毕竟大权落在她的手中,其他藩王谁不会蠢蠢欲动呢。

只是在百余年间,华北地区就相继建立起了数十个国家,虽然他们在实力、大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总有存在的时间相当长且影响深远的国家,总之长达百多年的乱世势必与贾南风、司马家族等脱不了干系。

六、令董卓入京

垂帘听政的不只有慈禧,汉朝的何太后也是。汉灵帝去世,汉少帝理所应当的被扶上位,这时的朝政大权掌管在何氏的手中,何太后和他的哥哥何进可以说是盛极一时。

只是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他们兄妹俩只能说算的更清。何进这边想要铲除宦官,但是何太后这边不允,位低一头的何进只能先忍气吞声。

后来为了自己的势力发展,何进便在袁绍的提议下命令董卓进京协助,可是没等到董卓来他就先死了。结果给了董卓可乘之机,并且在洛阳乱成一团的时候,董卓废了汉少帝,拥立起了汉献帝。只能说汉末的乱世更甚。

七、朱祁镇御驾亲征

提及朱祁镇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朱祁钰,他们两人的皇位争夺可谓非常的精彩,不过不得不说朱祁镇确实不如朱祁钰,因为自己的一时任性,本就军事才能不高的朱祁镇,竟然御驾亲征。

最后明军伤亡惨重,自己还被俘了。而且自己的皇位还落入朱祁钰的手中,不过治国上还是朱祁钰做的好。即使朱祁镇后来被释放,他也是先被软禁了起来。只能说此局面怨不了别人,只能怪他自己。

八、朱允炆削藩

朱元璋后期大规模的诛杀功臣,为的就是给他的孙子朱允炆扫清障碍,结果朱允炆只能说是难堪大任,硬生生的自己把自己的位置丢了。

要说对他威胁最大的,无疑就是他的诸位叔叔们,不过要不是朱元璋让有些人养兵,可能也走不到这步。

但事已至此,朱允炆上位后为了消灭自己的威胁,开始削藩,结果惹到了诸位叔叔,特别是朱棣直接取代了他的位子。

九、闭关锁国

最后,闭关锁国的影响巨大,而清朝的灭亡无疑也就与之脱不了干系。当时采取闭关自守的态度,特别是在郑和下西洋后,海禁乃至明长城的修建,都是明朝闭关自守的象征。

到了清朝,从雍正开始天主教的禁止,还有贸易的限制等,都进一步加深了自守。随着推行的时间拉长,不仅是经济,就连文化、科学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更使得我国一度慢慢落后。

结语

这九个“馊主意”众所周知,有的是因为一个人,而有的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不管怎么说,这些流传至今势必影响深远。

0 阅读:6

玲珑历史放映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