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乙肝患者需要这项检查?

我是小医生 2024-05-26 09:53:01
甲胎蛋白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乙肝患者需要这项检查?

甲胎蛋白(alpha-fetroprotein:AFP)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7.2万,含有3%~4%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肝细胞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它只是胎儿时期肝脏内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成人后血清中水平很低。

1956在哺乳动物的胚胎中发现了这种甲胎蛋白,1964前苏联的科学家在肝癌病人中的血清中也查到了这种蛋白质。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蛋白质由胚胎的肝细胞、卵黄囊细胞及胃肠道上皮细胞产生,但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

胎儿出生后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除了孕妇和新生儿,人体内仅能用最敏感的放射免疫法检测到微量的甲胎蛋白。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每升20微克。甲胎蛋白的正常值:<;20ng/ml

当人体发生肝癌,小儿睾丸肿瘤或女性卵巢畸胎瘤时,又开始产生AFP并出现在人的血液中。AFP在原发性肝癌或胚胎性癌时增加,所以检查AFP在血液中的含量,对这类疾病的发现和诊断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甲胎蛋白明显升高,近期常用放射免疫法(RIA)定量测定甲胎蛋白,肝癌阳性率达90%左右。其临床意义如下:甲胎蛋白升高常见于:(1)原发性肝癌(肝胆管细胞癌除外),定量试验常大于400ng/ml。(2)慢性肝炎、肝硬化多在300ng/ml以下。(3)其他肿瘤肝转移。(4)正常妊娠孕妇12周至38周可升高,多在40-540ng/ml之内。(5)急性失血后偶可升高。

(创作不易,如果喜欢,请关注,谢谢支持;如果不喜欢,请评论,慢慢改进。尽量每日更新,在此给各位叩首拜谢!您的态度就是我的动力!)

2 阅读:391

我是小医生

简介:各种医疗健康知识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