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三刻是几点钟?古时行刑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有什么特殊意义

健汉看国际 2024-06-14 02:14:00

看古代电视剧或者电影里,每次处决犯人,朝廷命官会说:“午时三刻,时间一到,马上拖出去斩了!”

就连包青天想要动用“狗头铡”给陈世美行刑,也要选“午时三刻”的日子。如果时辰不到“午时三刻”,还得等一等,才能问斩。

午时三刻行刑是有什么讲究吗?午时三刻是什么时候?

午时三刻的历史

这个民间俗称的规定,其中还有一个典故。

相传北宋宋仁宗统治期间,赵祯的岳父兼丞相庞洪的二女婿王天化。跟武将狄青比拼武艺,胜者就能为国出征,成为边关元帅。

王天化武艺不如人,所以只能想一些歪门邪道的功夫。收买地痞流氓蹲守在狄府门口,骚扰狄家老小的正常生活,甚至还想在狄青的武器上动手脚。

没想到狄青不仅骁勇善战,还足智多谋。收集全部证据,一纸诉状告到了御前。

宋仁宗知道后,勃然大怒,叫人把王天化绑到法场处以死刑,还指定狄青当监斩官,以儆效尤。

庞洪的女儿回家哭诉,庞洪听闻直呼大惊失色,宋仁宗竟然要杀了自己的妹夫。

庞洪作为背后出主意的“罪魁祸首”,自然牵扯其中。他不敢直接劝戒皇帝,担心引火烧身。

所以悄悄让人告诉了大女儿庞妃,希望她能在皇帝那里美言几句,不让二女儿成为寡妇。

宋仁宗禁不住枕头风,很快改变了主意,连忙派人前往刑场收回成命。

但是派去制止斩首的人突然肚子疼,在路上停下来解决了自己的事情,这一耽搁,赶到法场时早已经过了行刑时间,王天化已身首分离,踏上黄泉路了。

宦官没办法只能回去跟皇帝复命说:“人已斩首,覆水难收。”

庞妃一听顿时晕了过去,宋仁宗因此十分懊恼心疼。

为防止今后再发生这样的情况,为此专门颁布了一道圣旨:“以后处决犯人时,需要在午时三刻才行刑。”

就这样代代流传了下来,形成了惯例。

午时三刻的讲究

午时三刻是有专门的讲究的,这个得从我国古代的计时办法说起。现在的计时法是一天24小时,而在古代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等于2个小时。

古时的时辰不以一二三四来算,阿拉伯数字这时候都还没有传入中国。

我们先辈是用子丑寅卯等12地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免等动物作代,方便记录时间。

具体划分如下:

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

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

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

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

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

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

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

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

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

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

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所以按照这么计算,午时应该在中午的11点到下午1点之间,午时三刻应该是在11:45分左右。

午时三刻将近中午十二点,太阳正值当中照射,一天阳光最炙热,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

同时也是古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太阳充足,阳气旺盛,自然能消除一切邪祟。

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斩立决是“阴事”,有损阴德。

一般被处决的都是大奸大恶之徒,他们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这是中国封建传统思想。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同时找个好时间,找个好兆头,成为了行刑前最重要的事情。

选择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压抑鬼魂不敢出现。可以借由阳气的力量,镇压一切邪祟。

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在旧小说和戏文中才多出现“午时三刻”问斩的画面和场景。

“午时三刻”问斩犯人其实还有一层隐晦的含义,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萎靡,大部分人都会昏昏欲睡,包括犯人也是如此。

犯人低头打瞌睡的功夫,就可以行刑,减少他的痛苦,减少侩子手的工作。

如此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也有一些体谅犯人的考虑。这或许是古代严酷法律下的温情一面。

但小说和戏剧作品毕竟有夸张的成分,历史上犯人斩首是不是真的遵循“午时三刻”呢?

当然不是真的,这个说法只是大家口口相传的传说而已,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历史上行刑时间

翻阅典籍,唐宋时的法律规定,每年从立春到秋分,以及正月、五月、九月,大祭祀日、大斋戒日,二十四节气日,每个月的朔望和上下弦日、每月的禁杀日(即每逢十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甘三、甘四、甘八、甘九、三十)都不得执行死刑。

想要执行死刑的讲究很繁琐,每逢“节假日”不能送人上路的。并且天气不好,“雨未晴、夜未明”的情况下也不得执行死刑。

这样满打满算,一年时间能够执行死刑的日子不到80天。

在行刑的具体时间上,唐代的法律明确规定,只能在未时到申时这段时间内行刑,就是如今的下午1点到5点时间,并不是“午时三刻”,日程安排满满当当。

而明清的法律和唐代差不多,死刑犯处决都是在秋季处决,也就是在农历的七、八、九月,对于行刑的时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所以我们在电视剧中还会听到“秋后处决”的说法,这是有依据的。

“秋后问斩”又是有什么讲究呢?

古代传统观念里,处决犯人合适的时间是秋天,是因为这时万物开始凋零,树叶枯黄,生命走到了尽头,符合行刑的寓意。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万物勃发,春夏都是需要祈求上天风调雨顺的时节,不应该做杀生之事,违背自然规律。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秋天才有空,秋天收获了粮食,人们开始有闲暇时间,当听说一名囚犯将被处决时,他们就会去围观斩首。

这种威慑比把人关起来有作用,看过砍头的人大概率都不会去犯事。没有勇气的人也不敢去现场观摩。

同时秋后处决更是一个机会,就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缓期执行”,给那些判处斩首的犯人翻案的机会,减少冤假错案产生。

古代的斩首都有这么讲究。

古人诚不欺我,一切都要按照时令和自然规律来。

0 阅读:151
评论列表

健汉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