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有个止痛穴,头痛、肩颈痛、手指痛…每天按揉3分钟挺管用!

橘杏缘 2024-06-08 08:55:50

人一旦上了年纪,难免出现头晕眼花、肩颈痛、手指痛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白术教你1招:早晚用拇指指腹按揉手臂上的1个关键穴位,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摩3-5分钟,能帮助缓解症状。

这个穴位也是白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小肠经络穴—支正穴,多刺激这个穴位,能安神定惊,清热利窍,疏筋活络,用好了对于手痛、神经性头痛、脖子酸痛、神经衰弱、眩晕、抑郁、失眠、十二指肠溃疡都有不错的疗效。

小肠经之络:支正穴

正,正经也,支,络脉也,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络,正经由此别支而走手少阴心经,故名支正。

精准定位:支正穴在前臂的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尺骨尺侧与尺侧腕屈肌之间。当手肘、手臂酸痛时,可以多按揉这个穴位。

人体共有15络脉,络脉有网络全身、沟通表里两经的作用,故有“一络通两经”之说,这意味着络穴不仅能治本经病,也能治相表里的经脉的病证。

手太阴络脉-列缺穴

手厥阴络脉-内关穴

手阳明络脉-偏历穴

手少阳络脉-外关穴

足阳明络脉-丰隆穴

足少阳络脉-光明穴

足太阴络脉-公孙穴

足厥阴络脉-蠡沟穴

手少阴络脉-通里穴

督脉之络脉-长强穴

手太阳络脉-支正穴

任脉之络脉-鸠尾穴

足太阳络脉-飞扬穴

脾之大络-大包穴

足少阴络脉-大钟穴

而支正有联络小肠经与心经气血的作用,不仅能调小肠经上的病症,也能管管心经上的病症,比如心神不宁、抑郁、心烦失眠……

知道了支正穴的大概功效,接下来跟着白术来详细了解此穴的作用和具体用法。

早晚按一按支正穴

安神定惊、清热利窍、疏筋活络

中医认为支正穴有安神定惊、清热利窍、疏筋活络的功用,主治头痛、项强、肘臂酸痛、热病、癫狂、疣症等病症,对付头、肩、颈、手方面的疼痛以及神志方面的病症很管用。

《医宗金鉴》里也说了支正的功用:“七情郁结不舒,肘臂十指筋挛疼痛,及消渴饮水不止。”

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精神病、眩晕、神经性头痛、麦粒肿、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

下面就重点说一说此穴对于日常病症的调理及配伍用法~

1、舒筋活络,调头颈痛、手肘手臂酸痛

支正穴所在的小肠经穿过面部、肩肘,又有舒筋活络的功效,对于头痛、肩颈痛、手肘痛、手臂痛、手指酸痛及麻木会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很多人头痛的时候还会伴随目眩的症状,即行走不稳、视物模糊、出汗等,这时候就要多点按支正+三焦俞穴,以疏通头面部的经络气血,平时配合艾灸效果会更好。

肩颈酸胀或疼痛不仅困扰着老年人,也是很多青年人的一大通病,除了注意休息、减轻劳累之外,也可以多按揉支正。

此外,支正还非常善于调小臂局部疼痛、酸麻、腕关节疼痛以及手指胀痛等问题,如果遇到手肘痛得抬不起来,可以取支正穴+阳溪穴一起调,特别是对于手指尖麻木、握拳不能或握紧后打不开等问题,此穴是首选。

2、清热利窍,治心悸、胸闷、口渴等热病

支正能清热利窍,如果平时出现口干舌燥、心悸、烦躁不安、失眠多梦、舌红口苦、便秘、尿短赤等心热症状,可以取支正+少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此类病症。

尤其是现在正值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水量增大,人体很容易被暑热、湿热等外邪入侵而出现发热、胸闷、口渴、夜晚睡不安稳等问题,此时就可以多揉揉这个清热的穴位。

3、安神定惊,缓失眠、健忘、癫狂

支正穴入心经,具有安神定惊的作用,安神的神指的是心神,即心脏所主宰的意识和思维活动。

在中医理论中,心被视为“君主之官”,它不仅推动血液在身体中运行,还主宰人的精神和意识思维,像失眠、健忘、抑郁、心神不宁、癫狂等一系列神志问题主要是由心神引起的,多刺激支正穴可以使心神放松安定。

除此之外,支正还可以调理疣症,当长期熬夜、饮食不当很容易导致免疫力低下,进而诱发疣症一类的皮肤病,疣症多发于手背、面部,平时多按揉或刮痧能帮助缓解症状。

支正穴日常疗法:按、灸、刮

了解了支正穴的功效及大致用法后,下面给大家介绍3种简便又有效的刺激方法。

1、点揉

用拇指指腹按揉支正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3-5分钟;经常按揉还可辅助治疗头晕、目眩以及手麻、颈椎压迫症。

2、艾灸

把艾条点燃后,悬置于距离穴位皮肤3-5cm处,根据温度调节距离,每次艾灸5-10分钟,以皮肤微微潮红、感觉温和为度,2-3次/周即可。

3、刮痧

在穴位皮肤处涂抹一层刮痧油,然后手持刮痧板与皮肤呈45度左右的角度,从上往下轻轻刮拭25下,不能来回刮,力度以能承受为宜。

关于支正穴的功效和日常用法就介绍到这里了,平时灵活运用能舒筋止痛、清热利窍、安神助眠,觉得实用的话欢迎分享出去,让您关爱的亲友也知道这个宝藏穴,一起守护健康!

3 阅读:548

橘杏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