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庆帝明明支持发行库债为什么不下指,却要等范闲赏花?库债抢购一空,范闲却颓废了?

阿三侃剧 2024-05-30 16:28:15

在《庆余年2》的最新情节中,范闲所发行的库债被京都的富商巨贾一抢而空。

世人急于寻求财富,仅仅为了碎银几两。

范思辙以通俗易懂的解说阐述了购买库债便是稳赚不赔的道理。

商人本性趋利,无人能抗拒金银诱惑。

故而在短短一日内,范闲的融资策略便大获成功,成功填补了内库巨额亏损的空洞。

按常理来说,发行库债、弥补漏洞、完成庆帝交代的任务以及守护母亲留下的产业,无疑是一次皆大欢喜的胜利。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库债销售火热,范闲却并未因此欣喜若狂。

他坦言道,“他们之所以购买库债,主要是因为陛下邀我共赏花。”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追求过程,有人只看重结果。

如同爱情中的人们,有人渴望平淡长久,有人则偏爱热烈短暂。

过程是为自我欣赏,而结果则是他人评判。

范闲深信过程重于结果,因此面对库债引发全民抢购的现象,他倍感挫败。

为了发行库债,范闲与其弟范思辙紧密合作,一人负责构思概念,另一人负责现场推销。

尽管范思辙的口才极佳,但京都的富豪们仍表示不愿购买。

从旁观者角度来看,富豪们的决定不难理解。

尽管张老板财大气粗,李掌柜富甲一方,但他们的财富并非轻易得来。

库债虽有预期收益及皇家背书,但作为新兴事物,其政策风险不容忽视。

其实 ,库债能不能正常卖出 ,还是庆帝一句话的事。

即便身处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今社会,政策层面的争议仍然困扰着每一次的探索与革新。

在剧中的一段情节中,范建的话反映出当时庆国内部的普遍看法。“发行库债无疑是违法行为。何谓库债?我大庆建国以来闻所未闻,此举简直是大逆不道,竟敢分担皇室债务?实在荒谬至极。依我看,应将范闲押解回京,同时罢免我这尚书之职。”

尽管范建的话带有表演性质,但其中的忧虑却是真实的。

发行库债这样的新生事物,前所未见,面临的阻力可想而知。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认为自己不懂的便是错误的,不了解的便是不存在的。

在大庆国,库债这类超前的债券产品,注定无法得到市场认可。

因此,富人们的反应十分真实。

在范家兄弟的单口相声结束后,众人纷纷通过放鸽子的方式,将库债的消息传回京都。

自古以来,政商关系紧密相连,富商巨贾往往在权力的庇护下崛起。

如沈万三与张士诚,胡雪岩与左宗棠,盛宣怀与李鸿章,许老板与某某某——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商业天才,不过是权力的附庸罢了。

马掌柜们迅速将库债的消息传回京都,旨在告知幕后主使,试探官方态度。

对于库债这样的企业债产品,唯有得到皇帝的首肯,才能真正安心。

全球目光聚焦于庆帝,期待他的表态,然而庆帝却全神贯注地筹备赏花大会。

范建、陈萍萍、太子、二皇子等人进宫后,庆帝开始玩起了捉迷藏、打哑谜的游戏。

庆帝下令众人深夜在后宫花园搬运花卉。

面对如此奇特的指令,范建等人感到困惑,传旨的太监则反复强调这是庆帝的口谕。

在他们的对话中,侯公公与二皇子的对话颇具深意:

二皇子:我记得往年的赏菊大会并非此时举行。

侯公公:已改期。

二皇子:何时改期?

侯公公:近期,具体日期尚需等待。

二皇子:等待何事?

侯公公:等待范大人从苍山归来。

太子:为何要等待范闲归京后再举办赏菊大会?

二皇子:陛下意在提醒我们,赏菊大会固然重要,但范闲更为关键。

范闲在苍山发行库债之事传至京都,庆帝自知此刻全国人民翘首以盼他的回应。

如同嘉靖皇帝一样,庆帝亦是个擅长猜谜之人。

于是,他精心策划了这次深夜搬运花卉的团队建设活动。

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传达一个重大利好信息——庆帝对范闲的宠爱无以复加,甚至愿意为其改变赏花大会的日期。

庆帝的种种举动,旨在向外界发出明确信号——他钟爱范闲,并支持发行库债。

回顾当初他所召唤之人,范建乃是六部之首、即政府要员,陈萍萍作为检查院领导者,太子和二皇子则分别代表朝廷两大政治派别。

庆帝一举召集庆国最具影响力的四位大人物,其真实意图在于借助他们之口,传达出他对库债的支持以及对范闲的背书。

或许您会疑惑,既然庆帝如此明确地支持范闲,为何不公开颁布圣旨并发行库债呢?

实际上,这正是庆帝的高明之处。一旦正式文件发布,便无法进行灵活处理或因应变化。

若库债大获成功,自然是庆帝领导有方;反之,则是范闲的责任。

相较之下,直接颁布圣旨虽更为直接有效,但一旦实施,便失去了回旋余地,所有功过得失皆由庆帝承担。

庆帝的智慧非同寻常。

因此,他通过范建、陈萍萍等人之口,将自己的默许态度传递至庙堂江湖。

领悟到此的富商们,无不是阅读理解的高手——皇上的态度即是对范闲的支持。

于是,在一夜间,局势发生逆转,库债销售告罄。

然而,范闲却始终无法欣喜,他精心构建的经济理论和金融工具,最终却如同对牛弹琴。

这场比赛犹如一场磕磕绊绊的胜利,然而一看场上队员,大部分竟是归化球员,这种感觉终究让人缺乏信心和底气。

庆帝,一言胜千言。

感谢您的阅读写作不易,您的随手点赞、转发、收藏、在看,都是对阿三的鼓励和支持。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