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丢失后,陈玉成有4条路可走,却做出错误选择

聊聊历史 2024-06-15 21:08:56

安庆陷落后,陈玉成有4条路可选择,但路并不好走。英王年轻气盛,不听部下劝告,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沦为手下败将的俘虏,也是可惜。

1861年,望着安庆,陈玉成悲从中来,他已经尽力了,无奈李秀成不帮忙,数万精兵损耗在这里。

湘军破城而入后,16000将士被杀,曾国藩纵容士兵劫掠三天三夜,安庆城内如同人间地狱,但陈玉成却无能回力。

为了救援安庆,陈玉成下了血本,又因年轻气盛,得罪了前来帮忙的各路诸侯,处境更加糟糕。

此时,陈玉成有4条路可以选择,虽说困难重重,总比去寿州投靠不靠谱的“墙头草”苗沛霖强。

第一条路,沿着长江布防,阻止湘军东征,回到天京向洪秀全妥协。

安庆丢了,洪秀全很生气,下诏废黜陈玉成英王爵位,还册封他手下4位将领为王,分割陈玉成势力,以示惩罚。

洪秀全气在头上,也扬言不让陈玉成回京,让他自己收拾皖北局势。但是,湘军东征,没人能阻挡,太平军一触即溃,陈玉成也有理由回来。

陈玉成能打仗,沿着长江布防,湘军想要顺利东征,也并非易事。所以,陈玉成真的回到天京,洪秀全也不敢对他怎样。

但是,回到天京,陈玉成不乐意。因为,陈玉成主力损失太大,面对朝廷大臣的指责,也会没面子。

再则,兵力不足,陈玉成只能为李秀成做嫁衣。陈玉成挡住湘军,李秀成可以专心东征江浙,而陈玉成却不能分享东征果实。

第二条路,参与东征江浙,以丹阳为中心,拓展势力范围。

清朝财税,一大半来自江浙,这是一块膏腴之地,富得流油。

拿下江浙,要钱有钱,要兵有兵,要西洋枪炮有西洋枪炮,可以快速恢复元气。

但是,陈玉成东征江浙,会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难以处理跟李秀成的关系。

1860年,江南大营被摧毁,陈玉成、李秀成同时东征江浙。李秀成看来,江浙是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允许他人染指。

如此,陈玉成、李秀成在苏州展开博弈,双方士兵都说对方是“野长毛”,差点兵戎相见。

洪仁玕出面调解,李秀成得到苏州、常州、常熟,陈玉成为了争取李秀成西征,做出了让步。

但是,丹阳问题上,陈玉成就寸步不让,将城池牢牢控制在手中。丹阳守将,是陈玉成叔叔然王陈时永。

此时,陈玉成元气大伤,如果真的来参与东征江浙,李秀成这关他就过不了,说不定又是一场天京事变。

除非陈玉成愿意妥协,听从李秀成指挥,认可李秀成统帅的位置。但是,这几乎不可能,陈玉成不会妥协。

第三条路,进入四川,联合石达开,一起开创一片天地。

陈玉成兵败安庆,石达开也不好过,屡次尝试进入四川,却没有成功,一直在湖南、贵州边境上转。

石达开、陈玉成有过合作的经历,两人没有过不去的矛盾。所以,翼王、英王联合,没有情感的的问题。

那么,陈玉成能否进入四川呢?答案是肯定,陈玉成可以先进入湖北,然后入川。

陈玉成救援安庆之前,在黄州、随州、德安留下数万人马,这是他进入四川的本钱。

赖文光、陈得才、梁成富、蓝成春、邱远才等悍将能征惯战,可以助陈玉成一臂之力。

陈玉成、石达开联手作战,加上李蓝起义军支持,太平军可以纵横四川,夺取成都,开创属于自己的基业。

不过,陈玉成也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跟石达开的关系,尤其是在四川站稳脚跟之后。

石达开出走前,是陈玉成的上司。如今,陈玉成还愿意当下属吗?答案是否定。

陈玉成、石达开只能是平级关系,谁都不能指挥对方。一旦四川局势稳定,翼王、英王也会尴尬。

第四条路,远征西北,在关中开拓基地,图谋发展,东山再起。

远征西北,是一条可行之路。首先,西北清军力量薄弱,难以抵御太平军。

其次,西北是内地,清朝不允许列强、湘军染指这里。列强不必说,清朝岂能引狼入室?当然,列强也不来,因为他们在西北没啥利益。

湘军不是朝廷直属武装,而是私人军队,清朝对他们防备有加。对清朝而言,太平军、湘军都是对手,只是处理方式不一样罢了。

没有列强、湘军,北方八旗不是陈玉成对手。西北清军主帅,是跟陈玉成交手30多次,没有一次不是惨败的胜保。

胜保在关中,就是给陈玉成刷经验,训练太平军用的。即便调来多隆阿,也不是问题,多隆阿能打仗,但单打独斗,不是陈玉成对手。

多隆阿能打仗,有两个前提。第一,胡林翼协调各路兵马,他只是其中之一,并非主帅。

第二,多隆阿的兵,绝大多数是湘军,本部马队很少。八旗将领,带着湘军作战,这也是曾国藩兄弟瞧不起多隆阿的原因。

安庆之战后,多隆阿不愿意配合曾氏兄弟,朝廷又需要稳定西北,便把多隆阿调来,替换胜保,结果被李蓝起义军枪炮打死。

最后,关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陈玉成有良好的环境来发展,积蓄力量。

事实证明,这条路没有错。陈玉成退守庐州之后,让陈得才等4位将领远征关中,在西北招兵买马。

陈得才两次杀入关中,太平军连战连捷,所向披靡,还进入了汉中。两年时间,陈得才招募了20万兵马,然后南下救援天京。

陈玉成若是主力入关,进展将更加顺利,成果也更大。如此,陈玉成在关中立足,有本钱跟清朝继续打仗。

选择关中,意味着放弃淮北庐州,让湘军没了东征天京的后顾之忧,也意味着陈玉成要跟洪秀全分道扬镳。

陈玉成退守庐州,只是派陈得才去招兵,自己却没动身,主要是为了天京。陈玉成对洪秀全忠心耿耿,却没有考虑自己的处境。

庐州守不住,陈玉成还不下决心去西北,而是去寿州冒险,希望能借助苗沛霖的兵马,继续留在淮北作战,让湘军不敢全力东征。

苗沛霖不靠谱,陈玉成被擒拿,送给手下败将胜保,讨好清朝。胜保以“招抚”闻名天下,他建议陈玉成投降,享受荣华。

陈玉成拒绝投降,痛斥胜保一顿,把他战败溃逃的让“辉煌”战绩一一说出来。胜保尴尬不已,但还是继续劝降,而陈玉成不肯,被凌迟,年仅26岁。

3 阅读:913
评论列表
  • 2024-06-16 16:11

    首选去关中发展 然后派陈德才赖文光去四川联合石达开 待到兵精粮足出关中 四川两路并进扫荡华中

    聊聊历史 回复:
    川蜀陕甘,都能控制,还有一线生机
  • 2024-06-17 21:50

    洪秀全自己都不靠谱,封了一大堆王谁都不服谁,不乱才怪,要想成功首先要摆脱洪秀全,,

    聊聊历史 回复:
    洪秀全能力有限,甚至不如李自成
  • 2024-06-18 05:37

    你来当天王吧

聊聊历史

简介: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