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广议丨用智慧修复缺憾

中工网 2024-06-22 08:10:21

【作品广议】

原标题:用智慧修复缺憾

肖承森

巧夺天工 林森

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正在成为社会共识和有识之士的自觉行动。刚刚揭幕的第一届中国(威海)“昆嵛杯·非遗手造”漫画大赛获奖作品展,即是很好的例证。作为展览的首批观众,优秀奖作品、漫画家林森创作的《巧夺天工》,令笔者眼前为之一亮。

或许因为保管失当,或许因为运输不慎,或许遇到了粗鄙之人的粗暴对待,先人留下的精美瓷器,裂开一道难看的缝隙。裂痕的出现影响了展示效果,如此一来,“让文物活起来”的梦想也出现了碎痕。此时,一位能工巧匠出现了,尽管他没出现在我们眼前,但林森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工作成果,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成果。华丽的衣服开了道口子,聪明的师傅为它“锔”上造型别致的“扣子”。这着实令人称绝。

文物修复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据业内人士介绍,文物修复的国际通行标准是“真实”,我国文物保护法的表述则是“不改变文物原状”,意思是保护文物初期以及后人修复过程合理添加的真实情况。做到上述要求,不仅需要极强的专业技能,更需要超人的智慧。漫画《巧夺天工》,即是向此中智慧表达敬意。

漫画是传递智慧的视觉艺术,漫画也是讽刺与幽默的艺术。作者把讽刺功能放在一边,进而变着法儿行使幽默乃至赞美权利,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因为我以往见到很多相反的例子。

作为林森的同行,我近些年参加各种漫画交流活动,去过很多地方,也探访过很多古迹。画友们在赞叹很多地方文物保护意识的同时,对一些古迹或文物的修复也表现过很多困惑和不解。比如,有些经过修复的先人,总是富含时下的流行元素;有些经过修缮的古代建筑,洋溢过多的高科技风采。夸张一点说,有些操作手法,我们画漫画的都不敢想。当然,嘲讽这种现象的漫画作品也很多。

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注意。对于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不管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我们必须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或许古人对某些事物的理解不能指导我们今天的生活,然而先人们创造的美,以及美轮美奂的器物承载的智慧,值得我们用心珍视。更重要的是,我们也需要以同样智慧的方式,把美传递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