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又到了生变关口?

财经早餐 2024-05-31 07:43:50

2024开年以来,大涨的不仅有金银这样的贵金属,还有看起来最为“傻大黑粗”的商品——煤!

煤涨到了什么程度?仅仅以5月份行情为例:截至5月27日,“CCTD环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价”5500K、5000K、4500K三个规格品分别收于883、788、690元/吨左右,日环比上涨1、1、0元/吨;较月初上涨51、52、50元/吨,涨幅6.1%、7.1%、7.8%。而就在上周(5.18减少5.26),秦皇岛港口动力煤平仓价(5500大卡周度平均值)为860元/吨,环比上涨16元/吨(增幅1.86%)。

煤炭的大涨,带动了煤炭板块近期的大涨:就在5月30日,号称“煤炭茅台”的中国神华盘中一度领创历史新高,但尾盘回落。年初至今,中国神华涨幅约为38%!而拉长K线图,中国神华更是走出了一波“十年长牛”行情。

中国神华十年长牛路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不仅是神华,近期煤炭股的涨幅,简直可以用“煤”超“疯”来形容:据统计,年初至今,煤炭板块涨超19%,涨幅位列中信一级行业第三位。

按照常理,5月应该是煤炭的淡季才对,今年5月的煤为何涨得如此猝不及防,而且煤炭企业真的赚钱了么,股价涨成这样?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供应偏紧,二是下游电力行业的搅动!

众所周知,煤炭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动力煤与焦煤,两者的行情稍有差别,为使分析框架简洁起见,本文指的煤如不特别说明,一般均指动力煤。

供应偏紧的5月,助推煤价?

应该说,5月这一波煤炭价格上涨,其实是对3-4月那一波下行的反弹:据相关数据,上周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价格上涨至884元/吨,环比增长2.8%,同比增长3.1%。这也是今年以来,港口煤煤价首次实现同比正增长。

下图清晰表明,从产地煤价格来看,目前的价格尚未达到2023年的价格高点,而从港口的动力煤价格,以及相应的价格指数来看,目前距离2023年的高点还有相当的距离,所以现在如果说“煤炭大涨”,可能确实是有待商榷的!

图片来源:华福证券

可能有的财友会有疑问:为何不同地点的煤炭价格不同?

在此需要先理清一个概念:煤炭供给分为产地煤(坑口煤)和港口煤,产地煤就是在煤矿坑口直接交货的价格,港口煤就是把挖出来的煤运到港口,再通过港口转运,很明显价格不同,因为后者还有运输成本!

前者主要反映局部市场供需情况,而港口是煤炭进出口和国内长距离运输的主要节点,因而能更全面地反映终端市场的价格和需求情况。

光大证券研报表示,5月往往是用电旺季将至时,且当前煤炭供给、库存均低于去年同期,而需求有望超过去年同期。而库存下降,往往意味着夏季煤电用煤旺季到来后,客户集中采购,煤价更容易上涨。

具体说来,据华福证券研报,截至5月27日,环渤海港煤炭库存合计2603.1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347.3万吨/减少11.77%;截至本周,长江口煤炭库存合计717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99万吨/减少12.13%。可见两地的煤炭库存和去年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图片来源:华福证券

港口煤炭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动力煤炭生产厂家的库存情况又如何呢?据国海证券研报:截至5月20日,动力煤生产企业库存为1394.1万吨,周环比下降1.9万吨。从下图中更是可以清晰直观看出,这一库存水平同样处于历史的相对低位,印证了上文“低库存支撑起煤价”的观点。

图片来源:国海证券

库存的高低只是表象,背后还是要从动力煤的供需关系入手:近年来,煤炭行业在轰轰烈烈的“去产能”运动下,供给正在肉眼可见减少,与此同时,今年以来伴随下游形势的好转,对煤炭的需求预期上升,使得本已“跌出血亏”的煤炭焕发了新生!

煤炭2024:供给降,需求增

作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图表数据中梳理出逻辑是基本功。让我们把目光转回上文的“动力煤价格”一图,可以发现,2023年上半年动力煤价格下跌异常显著,直到6月才开始止跌企稳,这背后,其实是一次煤炭产业“集中化”的过程。

时光回到2015年,举国上下都在如火如荼“去产能”,煤炭作为“傻大黑粗”行业更是首当其冲:2016年-2020年十三五期间,煤炭行业合计淘汰落后产能10亿吨,煤炭行业开启供给侧改革,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行业前十产量占比2020年已经达到52%。

而招商证券研报则称,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原煤产量占比不断扩大,从2010年的58%扩大到2020年71%,这一轮去产能运动,构建了煤炭股“十年长牛”的基础!

2010-2020,煤炭生产进一步向晋陕蒙三省集中

图片来源:招商证券

但凡事总会有曲折:到了2023年,在能源安全的逻辑下,各大煤企普遍采取了增产措施:2023年全年,国内煤炭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原煤产量达47.1亿吨,同比增长3.4%。与此相对应的是,由于经济复苏在路上,同年火电发电量仅同比增长1.5%。供给没有被需求消化,而这种预期,被提前反映在煤价中了!

面对煤价下跌的局面,头部企业又开始带头减产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14.8亿吨,同比下降3.5%,较去年减产超5000万吨。其中,山西减产超7500万吨,是目前煤炭减产的主力,总产量也次于内蒙古,退居全国第二。今年2月份,山西部分集团煤矿开始下发减产要求,潞安集团及山煤国际等重点企业均有对应的减产计划。

前四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分省区原煤产量数据

图片来源:中国煤炭报

减产提上日程的同时,经济指标开始全面复苏:一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5.3%,对煤炭行业影响最大的第二产业同比增长6.0%,可以说开局良好。而2024年1-4月,国内火电发电量206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占总发电量比例达到70%。

面对煤价的走高,一些地方也开始“坐不住了”,开始在政策上动起了脑筋。其中以煤炭大省山西较为典型。

产煤大省山西,又出新动作

近期,一份落款今年4月1日,名为《关于稳妥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煤矿井工开采转为露天开采的通知》,原文比较长就不全贴上来了。其中指出,煤矿井工开采拟转为露天开采,露天设计生产能力应达到120万吨/年及以上。

到了5月1日,山西省发布《关于做好“五一”假期煤炭稳产稳供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今年以来,全省煤炭生产低位运行,煤炭产能利用率明显降低,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但正如前文所言,今年的煤炭减产措施,对山西煤炭产量影响还是比较显著的:据北京日报等,作为全国煤炭大省,山西今年前4个月规模以上原煤产量36923.3万吨,同比下降16.9%,约占全国同期产量的25%。

那么今年山西的煤炭产量目标是多少呢?据3月31日印发的《2024年山西省煤炭稳产稳供工作方案》,2024年全省煤炭产量稳定在13亿吨左右。如果要完成这一目标,意味着在接下来的5-12月煤炭总产量要达到9.31亿吨,月均1.16亿吨,同比上升1.99%。当然这是建立在完成全年目标的理论计算值,要完成这个目标还是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煤炭的风吹草动,直接影响山西的经济表现:山西省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山西GDP为5399.56亿元,以不变价计算的实际增速1.2%,在31个省份中垫底,远低于5.3%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一季度山西煤炭工业下降2.8%,非煤工业下降0.8%。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山西还是全国唯一经济缩水的省份,经济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超400亿元,名义增速-7.4%。

面对煤炭的周期波动,山西也在积极转型,拥抱新质生产力:据山西省统计局,今年一季度,山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6%,较去年全年提升12.8个百分点。其中,新兴产业投资增势明显,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6.3%和24.1%。

摆脱能源依赖,走出发展阵痛,以山西为代表的资源型地区正在积极努力中。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0 阅读:599

财经早餐

简介:美好的一天,从财经早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