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陪护”病房让患者无忧,未来将全国推行!住院花费会更高吗?

论芸有事 2024-06-14 11:10:5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俗话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如果是独生子女那婚后将要照顾四个老人,那场面简直不敢想象。

好在,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推出了一种“无陪护”病房的服务模式,有望让患者获得更专业、周到的照护,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但在看到其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不禁疑问,未来住院费用会不会因此水涨船高?医院的服务质量能否有所保证?

"无陪护"时代来临

当人们走进医院,常常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拥挤的病房,忙碌的家属,他们或端水递药,或清理病床,但随着“无陪护”病房的出现,这一切或将改变。

顾名思义,也就是现在病人在住院期间,没有家属,没有朋友,也无需请护工,由医院提供的全方位护理服务。

医院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设立专门的"无陪护"病区或病房,这无疑给了患者和家属一个新的选择。

据了解,所谓的“无陪护”服务主要面向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如重症监护、骨科术后、老年医学科等。

对于这些患者而言,专业的护理团队无疑更有优势,而对于家属来说,也可以卸下长期照护的重担。

根据人民日报中所分享的案例就可以看出,有位患者年纪大了,但又在不经意间摔了一下,全家人都忙得焦头烂额,轮流到医院照顾。

后来,医院开设了"无陪护"病房,他们决定尝试一下,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护理人员细心周到,母亲的恢复也比预期更快,这让他们彻底放下了顾虑。

随着"无陪护"服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属开始接受这一新事物,目前,这一模式已经在多个地区得到推行。

尤其是随着现在老龄化的加剧,还有社会发展中家庭独生子女外地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这种医疗护理的专业化,可以说是一项非常刚需的行业。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需要,他们愿意选择"无陪护"病房,这个数字正在不断攀升,显示出人们对这项服务的认可度日益提高。

从客观角度看,"无陪护"服务的推广是医疗服务人性化的一大进步,它让患者获得更专业的照护,也为家属分忧。

但这一个职位,可不是一般的普通人就能胜任的,不仅要承担起原本由家属履行的日常照料职责,更要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为了胜任这一角色,护理员需要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不仅包括基本的生活照料技能,还包括一些专业的医疗护理技能。

除了个人技能外,护理团队还需要与医生、药师、营养师等多学科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定期召开患者讨论会,分析患者病情变化,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不仅如此,研究还发现,“无陪护”服务还能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一项研究显示,实施"无陪护"后,医院感染率降低了15%。

这得益于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等感控措施,而这在家属陪护的情况下,往往难以做到如此规范。

不得不说,“无陪护”病房确实能给许多忙碌的年轻人,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能让老人得到照顾的同时,还能继续工作照顾家庭。

但这也引发了一个疑问,它又是如何收取费用的呢?像那些普通家庭能否承受的住呢?

信息来源:2024年6月12日,中国新闻周刊,《取消护工!“无陪护”病房能推广吗?》

“无陪护”的收费问题

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显示,福建省已经开始在一些医院中实行的这种模式,他们的收费标准分为三个档次,分别是100元/天,160元/天和230元/天。

这样定价的根据也是依靠病人的实际情况,如果轻微症状,只是在行动上不便,这样的价格相对较低,如果是病情严重者,那费用肯定会高一些。

就拿厦门大学所附属的医院来举例说明,他们医院中那些一级护理费用为170元/天,二级护理费用为120元/天,而三级护理则不收费。

这些价格是由第三方公司开出,低于市场上护工的价格,被认为是相对合理的,主要包括护理员人力成本、三餐营养餐成本和园区门禁成本。

当然了,每个城市的定价也会根据消费不同而收费不同,但整体而言这个价格还是要比请护工更加划算。

一方面是,“无病房”陪护能满足24小时全天的伺候,另一方面是基本的专业性要比护工多,面对紧急情况,也会更加从容。

值得一提的是,“无陪护”已经纳入了医保政策,毕竟再好的服务,如果价格高得离谱,也难以惠及广大患者,而医保的介入,无疑给"无陪护"服务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2022年,国家医保局将"无陪护费用"正式纳入医保支付范畴,并制定了相应的项目和标准。

这意味着,患者选择"无陪护"服务后,其费用的一大部分将由医保来买单,这无疑大大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

这意味着,患者几乎不需要额外支出,就可以享受到专业、贴心的"无陪护"服务,这对许多原本难以承担长期雇佣护工费用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医保政策的护航,让"无陪护"服务的门槛大大降低,使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这项贴心服务,这也体现了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相信在医保的有力支持下,"无陪护"服务必将惠及更多患者,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但“无陪护”模式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些人认为这是一项好举措,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可能导致额外消费,认为是不合理的。

不过,医院对于“无陪护”病房并非强制要求,而是根据病人的需求和自愿原则来确定,如果有家人陪同照顾,可以选择不入住“无陪护”病房,也就不需要支付额外费用。

但若要这个行业能够得到一个持续发展,那必然离不开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只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确保"无陪护"服务的长久发展。

其一,要建立健全"无陪护"服务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这包括护理人员的资质要求、服务流程、质量评价等各个方面。

只有制定出明确、可操作的标准,才能为"无陪护"服务的规范化运作提供依据,避免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出现。

其二,要加强对"无陪护"服务的质量监管。医院要成立专门的质控小组,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其服务达到预期标准。

还要建立起完善的患者反馈机制,鼓励患者及家属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并以此作为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其三,要处理好服务质量与成本控制的关系,提供优质服务是"无陪护"病房的基本要求,但过度追求服务质量而忽视成本,也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加重患者和医保的负担。

医院要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无陪护"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其四,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关怀培训,“无陪护”服务的本质,是用专业和爱心去呵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要真正实现"无陪护"服务的高质量,仅靠护理团队还不够,还需要医院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保障。

专业护理团队,是"无陪护"服务质量的压舱石,只有配备了足够数量、足够专业的护理人员,并形成科学规范的工作模式,才能真正让患者安心、让家属放心。

结语

总之,规范管理与监督是确保"无陪护"服务健康发展的关键,这需要政府、医院、医保、患者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质量监管,加强人文关怀,才能让"无陪护"服务真正成为我国医疗服务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无陪护”服务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惠及更多患者,成为我国医疗服务领域的一张亮丽名片,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见证"无陪护"时代的到来!

0 阅读:0

论芸有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