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为何要杀妻?2001年丰台区“8·2”特大杀人烹尸案侦破始末

路之意 2024-06-13 07:22:57

2001年8月2日凌晨,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的一个居民楼中,发生了一起故意杀人案。凶手是毕业于某政法大学的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张东明,而死者则是他结婚三年、在某图书馆任职的妻子肖榕。张东明杀妻后,不仅残忍地将妻子的尸体肢解,还放入锅中蒸煮。之后,又弃尸于荒野之中。

身为律师,是什么使张东明知法犯法走上不归路的呢?又是什么使他残忍地向妻子下此毒手呢?

张东明和肖榕都曾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不幸的婚姻虽然给他们各自的心灵造成了伤害,但他们仍然向往美好的生活,希望能找到新的感情寄托。但朋友、亲属为他们介绍了几个对象后,他们都不满意。于是,他们都想到了婚姻介绍所。

1998年,他们分别在某婚姻介绍所进行了登记。

1998年8月,婚姻介绍所通知张东明,说有位在某图书馆工作的女士肖榕与他各方面都比较般配。张东明详细了解了肖榕的情况后,决定与她见面。

8月下旬的一天,37岁的张东明和35岁的肖榕在一家西餐厅见面了。见面后,双方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张东明1.85米的个头,文质彬彬,而肖榕虽然已经35岁了,但长得很文静、秀气。通过交谈,他们都觉得对方无论从工作、相貌、年龄等方面都非常符合自己的心意,而且,他们似乎有许多共同语言,第一次见面就谈了很长时间,分手时都有些恋恋不舍了。

因为他们都已经不再年轻,并且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所以在茫茫人海中能遇到一位知己,他们都觉得是天意、是缘分。于是,两个人开始频频约会,感情也急剧升温。

1998年10月,他们仅仅相识2个月,就匆匆地踏上了婚姻的红地毯。

结婚后,他们相亲相爱,这个重组家庭充满了温馨。张东明暗自庆幸,经历了感情挫折的他终于又重新找到了幸福。然而,由于他们婚前相处的时间太短,两个人当时都被感情所燃烧,没有过多地去了解对方的性格,也没有去询问对方过去为什么离婚,所以婚后不久,他们之间就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

作为离过婚的35岁的女人,能够找到理想中的爱人,重新组成一个温暖的家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深爱着张东明的肖榕特别怕失去他。而由于第一次婚姻在她心灵造成的阴影,她总觉得男人如果不看紧的话,就会变得花心。于是,结婚后她事事处处留意丈夫。张东明有时办案回来晚了,她就要刨根问底,非要他说明跟谁在一起。

为了控制张东明,肖榕从结婚开始就掌握了经济大权。她不仅要求张东明每月按时将工资一分不少地交给她,还到他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查他是否有小金库,并仔细地查他的每一笔账目。

刚开始,张东明还觉得这是因为肖榕太爱自己了,所以才这样做,就没有太往心里去。但渐渐地,他越来越受不了肖榕的这种盘查和管制了,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连起码的自由都没有了。

在认识肖榕之前,张东明曾经与一位女士谈过恋爱,但最终没成。1999年春节,这位女士给张东明打来电话问候,肖榕听到他们两人谈得挺热闹,就拿起电话对她说:“张东明已经结婚了,你不要再给他打电话了。”放下电话后,肖榕仍然觉得气不顺,非要让张东明再打电话给那位女士,让他骂她,张东明自然不肯。

这一下,肖榕认准了张东明与那个女的关系不正常。

过了几天,她居然找到那位女士的单位去,大骂了她一顿。张东明知道后,与肖榕大吵了一顿。最后,两个人还厮打起来。这次打架后,肖榕很伤心,她觉得张东明不再爱她了。她越想越有一种危机感,也更加想控制住张东明。

肖榕一次次过激的举动令张东明很苦恼,也很失望,他不明白妻子为什么会这样对待自己。平心而论,他是爱肖榕,爱这个家的,从来也没有过别的想法,可肖榕却不肯相信他。此时,张东明应该冷静地和妻子好好地谈一谈,帮助她走出误区。然而,张东明没有积极地去解决问题,反而开始后悔自己婚前对肖榕了解太少了,不该这样匆忙地就结婚。

但已经离过一次婚的张东明还是决定尽自己的努力来维护这个家庭。张东明很想弄清楚肖榕是为什么和前夫分手的,于是,就向肖榕周围的朋友打听。这一打听不要紧,张东明吓了一跳。

肖榕的前夫张某在与她结婚前,也曾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并且和前妻有一个孩子。肖榕很爱张某,但心里总对他的过去耿耿于怀。她觉得,既然张某和前妻有一个孩子,那他们肯定是有感情的。所以,每当张某去看孩子时,她都百般阻拦。每次张某看完孩子回来后,她都要与他大吵一顿。后来,她甚至不许张某去看孩子。但张某虽然与前妻离婚了,与孩子的亲情是永远也割不断的,他怎么舍得不见孩子呢?

肖榕一看张某仍然偷偷去看孩子,甚至还给孩子买东西、给钱,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们两人间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话也越说越难听。后来,张某再也无法忍受肖榕无端的猜忌和吵闹,提出与她离婚。

肖榕一听张某要与她离婚,就对他说:“如果你要跟我离婚,我就死在你的面前。”有一次,她甚至当着张某的面拿出刀子要割腕。

张某只得到法院去起诉,可是,肖榕跑到法院,对法官说:“如果你们要判离婚,我就死在法庭上。”法官一看这种情况,就没敢判离婚。

张某为此痛苦不堪,他觉得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自己就要毁在肖榕的手上了。于是,他悄悄地跑到外地躲了起来,一躲就是一年。最后,肖榕一看实在找不到张某了,才同意离了婚。

听了肖榕与前夫的这段经历,张东明真是有些不寒而栗。他觉得,肖榕现在对他的猜忌和偏执比过去对她的前夫没有丝毫的减少,他真怕自己也要重蹈张某的覆辙。

仅仅结婚几个月,张东明与肖榕之间的感情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由于肖榕对张东明管得太严,使得他心中很是不满,加上张东明了解到了肖榕与前夫的那段经历,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自然失去了婚前及新婚时的甜蜜。尽管张东明没有太多地表现出来,但肖榕还是敏感地察觉到了丈夫的变化。为此,她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张东明不再爱她、抛弃她。于是,她对丈夫的防范更加严密,对他的控制和盘查也变本加厉。

为了了解丈夫都与哪些人来往,也便于探听丈夫的行踪,一天,肖榕趁张东明不注意,偷偷地将他的通讯簿拿走了。从此,只要张东明不在家,她就按照通讯簿上的电话打给他的朋友或同事,向他们询问张东明的去向,都与什么人在一起,在一起都干什么。

后来,接连有朋友或同事向张东明提及此事,并奇怪地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张东明一听妻子竟然到处打电话调查他,给他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心里非常生气。

张东明婚前有许多朋友,听说张东明和肖榕关系有些紧张后,这些朋友为了帮助他们缓和关系,每个星期天都要花几十元打的到张东明的家,陪着他们吃饭、聊天、玩儿。但渐渐地,肖榕觉得这些朋友把张东明带坏了,一一把他们骂出了家门,也不许张东明再和他们来往。为此,张东明失去了许多朋友。

张东明和前妻有过一个儿子,他很爱儿子。可是,自从与肖榕结婚后,肖榕就像过去对待自己的前夫一样,不许张东明去看儿子。为此,张东明非常痛苦。

更令张东明不可思议的是,肖榕竟然怀疑他的老母亲与她争夺张东明。

张东明的父亲早已去世,母亲已经67岁高龄,后来还患上了癌症。作为儿子,他总想为母亲尽些孝道。他本来想结婚后与母亲住在一起。可是,肖榕却不肯,非要让张东明搬到她那里。张东明顺从了她,但婚后经常抽出时间去看望母亲。而肖榕怕他偷偷地给母亲钱,更怀疑他的母亲和自己在争夺张东明。所以,每次张东明去看母亲时,她都要跟着。

1999年6月,肖榕又因为怀疑张东明与别的女人有不正当关系而和他大闹起来。后来,她竟然把张东明反锁在家中,不让他去上班,并把家里的电话线也掐了。

关了一个多星期后,张东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从肖榕的种种举动中怀疑她精神有问题,于是就想方设法说服肖榕和他一起去医院看医生,肖榕同意了。到了医院,医生通过诊断说肖榕没有器质性的病,而是心理有问题,建议她进行心理治疗。

在回家的路上,张东明怕回家后再被肖榕限制自由,就趁机跑到天津躲了起来。

肖榕一看张东明离家出走了,就到处打电话找他。她跑到张东明所在的律师事务所,非要所里的人把张东明交出来。她还按照张东明通讯簿上的电话,给他所有的朋友打电话询问。后来,她又跑到张东明的母亲家,把张东明母亲做好的饭倒掉,还不让她睡觉,非要让她说出儿子去了哪里。一看高母不肯说,肖榕就买了一桶食用油倒在床上,声称要点火烧。在大家的劝阻下,才没有造成悲剧。

肖榕一看用什么办法都找不到张东明,就买了一瓶安眠药跑到张东明的母亲家里,服下药后躺在床上。高母发现了她的异常,赶紧将她送到医院抢救,救了她一命。

张东明得知这一消息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回到北京。他和肖榕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谈话,两人协商好,张东明不再离家出走,而肖榕也不和他闹了。

为了表示对新生活的信心,他们开始装修房子。经过两个月的装修,房子焕然一新,张东明和肖榕的心情似乎也好了许多。平时,张东明更加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尽量抽出时间多陪肖榕。而肖榕似乎也确实有所醒悟,不再对张东明严加盘查。

然而,他们之间尽管表面上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在各自的心里都对过去的这段不愉快留下了阴影,使他们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

为了帮肖榕走出心理误区,张东明买来了大量的心理方面的书籍。他自己看,也让肖榕看。可是,他发现,肖榕却对此不屑一顾,根本不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并为此和他大闹了一顿。从此,他们又开始经常争吵了。

张东明觉得自己过去因为家务事和离家出走影响了工作,就想通过加倍的努力工作来弥补。由于他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了工作中,肖榕又怀疑他有歪心了。

毕业于政法大学的张东明最大的理想就是做律师,为此,他连续三年参加了律师资格考试。最后,他终于通过了考试,并且等待司法局颁发律师执业证。可是,到了2000年初,他发现和他一起参加考试的人都拿到了律师执业证,唯独他的证件迟迟发不下来。

他到司法局一打听,原来,肖榕曾经跑到司法局,向有关领导反映说,张东明在生活作风上有问题,利用工作之便与别的女人有不正当的关系。

鉴于这种情况,司法局作出决定:暂缓发放张东明的律师执业证。

后来,事务所暂时与他解除了聘用关系,张东明失去了心爱的律师工作。

得知真相后,张东明简直气疯了。作为一个敬业的男人,他是那么的看重自己的事业。而今,自己的前途却毁在了妻子的手中,他的心里不由得对肖榕充满了怨恨。他再也不愿意和这样一个女人一起生活了,于是,他向肖榕提出了离婚。

肖榕最怕的就是张东明抛弃她,现在,她一看张东明真的要跟她离婚,立即变得失去了理智。她歇斯底里地又哭又闹,甚至动手和张东明厮打。她整夜整夜地不让张东明睡觉,非要他保证不再与她离婚,并且把事情闹得张东明所有的朋友都知道了。可是,张东明还是坚决要离。于是,肖榕又怀疑他外面有了女人才抛弃她。

2000年3月初,肖榕又将张东明锁在家中,将他的身份证、结婚证、手机、通讯簿等统统藏了起来,并且一锁就是近二十天。

3月底的一天,肖榕上班走时一时疏忽把钥匙落在了家中,张东明这才趁机跑了出来。他第二次离家出走了,这次,他跑到了无锡。肖榕下班回来后发现张东明跑了,就开始到处找他。她跑到张东明的母亲家里,逼着她说出儿子在哪里,高母自然不肯说。于是,肖榕就当着高母的面拿出刀片割腕自杀了。高母赶紧叫人把她送进医院抢救,才没有出现意外。

自杀事件后,肖榕一看张东明仍然没有回来,就又来到他的母亲家。她跑进厨房,拧开煤气阀门,说如果高母不把儿子叫回来,不说服他不与自己离婚,就与她同归于尽,并且还要把张东明与前妻的儿子杀了。

得知这一消息后,张东明真的吓坏了,他知道,肖榕是说得出来做得出来的。为了不让母亲和儿子受到伤害,张东明只得回到了北京,并答应肖榕不再提离婚的事。而此时,张东明的心已经是伤痕累累了。

张东明虽然回到了肖榕的身边,但他的精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他不止一次地问自己:“难道我的一生就永远像现在这样生活在地狱中吗?”

于是,一个罪恶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

他想,只有杀了肖榕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永远得到安宁。张东明开始为杀妻做准备。他买了一对哑铃藏在家中,并且在心里计划着实施方案。

2001年8月1日,张东明对肖榕说:“咱们第一次见面就是在西餐厅,今天咱们去马克西姆西餐厅吧。”肖榕见张东明难得有这么好的心情,欣然答应了。在马克西姆西餐厅,张东明表面上非常平静,和肖榕一起聊天。

肖榕做梦也没有想到,这竟然是她的最后晚餐。而坐在对面请她共进晚餐的丈夫,已经决定向她举起杀人的屠刀了。

当天晚上11点多,张东明和肖榕回到了家。肖榕洗漱完毕后,就去睡了。凌晨,张东明终于丧失了理智。他趁肖榕没有醒来时,猛地用事先准备好的哑铃砸向了她的头部。当他看到肖榕仍在挣扎时,又用双手捂住她的嘴和鼻子,直到她停止了呼吸。

望着妻子的尸体,张东明首先想到的是逃脱法律的制裁。于是,他决定销尸灭迹。他到厨房取来菜刀,残忍地将妻子的尸体一块块肢解了。为了防止血流得到处都是被人发现,他又将肢解后的尸体放在锅里蒸煮。之后,他将碎尸装入一个编织袋中,放到了自己的车上。然后,他开着车来到海淀区温泉附近,将碎尸扔到了山坡上。

为了掩盖自己的犯罪事实,处理完尸体后,张东明来到派出所报案,说妻子失踪了。

到了晚上7点多,他又给岳母家打电话说:“肖榕从早晨7点多就走了,到现在也没有回家,是不是出现了意外。”接着,他又故作聪明地分析说:“如果肖榕真的遇害了,是不是情杀?或者是仇杀?”

张东明的反常引起了肖榕家人的警觉。他们来到张东明家,发现肖榕的书包还在,只有手机不在了。他们想:“如果肖榕真的出外办事,不可能不带书包。”于是,他们问张东明:“肖榕早晨走的时候穿的什么衣服?”

张东明支支吾吾,显得很慌乱。

这一下,更引起了肖榕家人的怀疑。他们坚持要看张东明的车。在车上,肖榕的家人发现了血迹。他们马上将车开到法医检测中心进行检测,结果证明是人血。

肖榕家人的一系列举动让张东明觉得自己的罪行将要暴露了,他感到惶惶不可终日。

2001年8月4日20点40分,他迫于巨大的压力,终于走进刑警队自首了。

2001年11月28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张东明故意杀人案。

2002年2月1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在婚姻中,相互的信任是最重要的。而夫妻之间产生矛盾也是必然的,关键是怎样对待这些矛盾。争吵、离家出走、自杀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身为律师,知法犯法,竟然残忍地杀害自己的妻子,更是天理不容。死者已逝,也许她也有着人们不知道的苦衷,但这一切都只能是个谜了。

2 阅读:889

路之意

简介: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展现哲思意韵、透析生活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