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努力!发现祖传工艺与三星堆的相关性,扩展到破解华夏文明

闲云谈历史 2024-06-04 01:36:07

作者简介:吴粲又名代蔚,毕业于四川大学。策划学(策划经济学)的开拓研究者;并致力于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时间;还花大量精力研究过希尔伯特几何、非欧几何、极限问题及自然哲学。2021年3月偶然发现了与所从事的祖传工艺的相关性,进入三星堆的研究,然后扩展到全球史前文明,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2021年由于偶然发觉自己从事的祖传工艺——竹篓窖泥法甘蔗酒与三星堆的某些相关性,于是进入解读三星堆。

追根溯源,才发觉横亘在面前有座必须逾越的大山——需要破解甲骨文。我立即调整了心态,强制静下心来啃这块硬骨头,也庆幸有川大本科中文的功底,然后猛然发觉,近100多年,甲骨文的解读连基础理论都是错误的!得到的很多结果当然与历史完全不符。

当时遭到很多人嘲笑:自不量力!因为从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以来已经有无数巨擘进行破解,尤其被誉为甲骨文四大家的: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

然而至今天,笔者不但越过了这座大山,视角早已经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手段追溯到了华夏文明的源头——起源于良渚及环太湖区域,并独辟蹊径从“史前考古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的起源,并可以用“实证”反过来验证依据自己建立的系统的解读甲骨文的理论所得到的结果,能够与“信史”记载相吻合。

对于史前文明的研究,由于“信史”极少,所以主要应该采用自然的“实证”方法,再与传承下来的一些“信史”相结合。

而一些人采用大量引用本身难以“证伪”的文献的方法。在以前引用大量的文献被视为“博学”、“博览群书”,而当今很多的古籍都已经被整理出电子文本并能够在线检索,只需动用手指,几秒就能搜索然后引用大量相关文献。

如果再用堆砌难以“证伪”的文献的方法来解决史前问题,这不仅过时,难以显现水平,而且没有跟上学术研究的时代步伐,只能被淘汰。还别说能解决问题,更不用说有重大的发现。

重要结论:在科学(包括自然与人文)发展史上,推陈出新才是永远不变的真理!不要动不动用前人的名气来阻吓人,前人的成果只能表示他们在当时的成就,而世界一直在变化、前进,随着科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知识的积累,后代人比前代人本身增加了更多的“知识面”和“知识量”、 “解决问题的工具”,视角也更广阔,所以推翻过去无论多大名气的“巨将”的成果,也是极其正常的事。

但我们必须尊重和敬仰他们曾经的付出!

笔者已经在网络发表了很多文章,现在平心静气下来,修改以及重新撰写相关论文,再次投到世界权威学术期刊,感谢世界顶级学术团队Naturer的支持和持续的关注。

0 阅读:89

闲云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