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乡绅?乡土中国的灵魂,一群被误解成地主恶霸的文明人

聪征说社会 2024-06-09 20:32:4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一水

编辑|t

引言

乡绅,一个颇具争议性的群体。有人说,他们是民与官沟通不可或缺的“桥梁”,肩负着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的重任。

又有人说,他们是“欺男霸女”、“骄奢淫逸”的乡村“猛兽”。他们享受着剥削村民而得的财富、地位,损害着村民们的合法权益。

乡绅的真实面貌究竟怎样的?他们又是否当真是恶贯满盈的极恶之徒呢?

(晚清的乡绅面貌)

一、什么是乡绅?

在中国的乡土之间,出现过这样一群人。他们头戴瓜皮小帽,身着长袍马褂,周身散发着儒雅文气。

在漫天尘土的村落、纯朴素然的村民中,他们的身影总是显得格外突出。他们,就是中国的乡绅阶级。

乡绅所到之处,无人不对其毕恭毕敬,礼遇有加。这不禁令人们感到好奇,他们的身上有着怎样的独特魅力能够获此威望呢?

(乡绅)

首先,在于乡绅的特殊地位。他们并不是登记造册的村官,却是乡村之中绝对的话语权者。他们拥有着相当大的权威,处处得人尊敬。

什么人才有资格成为乡绅?他们或许是荣归故里的朝廷官员,又或许是满腹诗书的文人雅客,亦或许是德高望重的宗族长辈。

他们的地位来源于他们所积累的丰富人脉,来源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理论,来源于他们所享受的社会权力。

(乡绅兴办的学堂)

其次,在于乡绅的资源持有。只有占据了足够多的社会资源,他们的地位才会得到重视,他们的能力才能够得到显现。

在村落中,乡绅是各种乡村资源的“集大成者”。依靠着经年累月的苦读,他们牢牢把控着乡村中罕有的文化资源。

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村,有知识就代表着有能力。历来都富有学识的乡绅阶级,得到村民们的信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乡绅)

凭借着出身名门或辞官隐退的强大背景,乡绅也掌握着乡村中绝大多数的财富。悬殊的经济差距,也让村民们不得不听从乡绅安排。

乡土之间,资源本就是非常有限的。相对优秀的资源都被乡绅阶级占有,他们又怎能不拥有“高人一等”的地位和一呼百应的权威呢?

乡绅的地位与身份,让他们得到了普通村民得不到的名望,也承担着普通村民承担不了的责任。乡绅的不可替代性,促使它成为了乡土中国的灵魂。

二、乡土中国的灵魂

何为灵魂?它是一个看不见,也摸不到的无形之物。于人而言,通常被人们认为是一个人精气神的底蕴。

如果没有了灵魂,就好像饺子没有了馅料,瓜子没有了瓜仁,骨头没有了骨髓。核心丢失,其他一切也都因之而失去了意义。

于乡村而言,乡绅就是它的灵魂。乡绅是人们的信仰所在,亦是百姓的民心所向。正是因为有了乡绅,乡村生活才有了保障。

(乡绅)

乡绅阶级的出现,具有其必然性。它是历史更迭的产物,也是文化发展的需要。在乡村发展中,乡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举制度的演变,乡绅得以孕育。最初的时候,乡绅几乎都是郁郁不得志的那些读书人。

(乡绅)

他们或因能力不济,无法继续取得更高的学位,或因时运不济,只得暂居乡中生活。

因为有文化,他们在一众村民中颇具优越感与影响力。同样也因为有文化,他们也得到了官府的重视。

(乡绅)

那时的乡村,与政府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逾越的沟通“鸿沟”。两方之间的沟通,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急需“桥梁”人物的出现。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乡绅阶级“走马上任”,乐此不疲的饰演着官府与百姓之间的“传声筒”角色。

他们将官府的决策传达下来,也将民众的声音输送上去。一时之间,乡绅成为了“上达天庭,下抚民心”的重要阶级。

因出发点不同,官府的有些决策难免会遭到村民的不理解,乃至抵制。此时的乡绅,便会发挥其纽带作用,助推官府决策在乡村之间更好的贯彻与执行。

(乡绅与学堂的孩子们)

若是民众有了不满,乡绅也能够将民意告知官府。但凡损害民众利益的事情,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出面,坚决维护村民的权益。

在乡村的建设中,乡绅既能够依靠财富积累为村民提供经济支持,也能够依赖学识修养对村民进行文化输送。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他们也为乡村的稳定安宁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毫不夸张的说,乡绅是乡村发展的“中流砥柱”。

三、“文明人”或“地主恶霸”?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人们看到了乡绅为乡村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另一方面,“劣绅”对乡村的损害也不容忽视。

古时,传统乡绅虽有剥削之行,但也发挥了重要协助作用。对于他们的所作所为,人们很少能够接触到极端负面的评价。

在近现代社会中,乡绅阶级一落千丈,消极评价则是屡见不鲜了。传统乡绅渐渐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都成了“地主恶霸”。

(乡绅)

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民众思想得到极大程度的开化。乡土之间,乡绅不再风光无两,而被视为封建产物的糟粕屡被打压。

在那时的人们看来,乡绅阶级代表着理应被摒弃的旧文化,理应被抵制的旧社会。痛恨封建时代的村民们,皆将不满转移到了乡绅身上。

直至土地改革时期,乡绅阶级彻底被颠覆,于社会更迭中不见踪影。他们的消失,与阶级自身的堕落有关,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关。

(乡绅)

最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乡绅再次被频繁提及。如今的他们,有了一个更为应景的称呼“乡贤”。

经过时间的沉淀,人们对乡绅阶级的不满不复存在。更多的人,看到了乡绅阶级的价值,怀念起了乡绅阶级的效用。

(乡绅)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乡土振兴始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乡村发展中,乡绅是十分重要的存在。

他们被乡土经济所需要,被乡村文化所需要,也被乡里民众所需要。未来,乡土中国依然离不开乡绅的助力。

参考资料:

现代文学想象中的传统乡绅形象.中国作家网,2017-06-22

当代文学对乡绅文化的书写.央广网,2016-08-15

中国乡绅的灵魂与历史记忆的研究.北方文学,2019-08-27

1 阅读:158

聪征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