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指望内循环救经济,但现实却是,老百姓可能已经拉不动内需了

青墨断笺 2023-11-17 18:35:46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投资和出口。然而,近年来,中国消费市场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消费增速放缓,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尤其是在疫情的冲击下,消费者的收入受到影响,消费信心下降,消费需求萎缩。为了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国家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强调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但是,内循环能否顺利运行,关键在于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现实却是,老百姓可能已经拉不动内需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专家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为什么老百姓拉不起内需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中国消费者的特点和消费观。根据相关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也有明显的分层和分化。一方面,中等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对于高端产品、服务和体验有较高的追求。另一方面,低收入人群和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还比较基础,对于价格、性价比和实用性有较高的敏感度。

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受到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理性性和审慎性。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注重家庭和社会责任,有较强的储蓄和风险规避意识,不愿意过度消费和借贷消费。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受到社会变革和市场竞争的影响,有较强的自我提升和社会认同需求,愿意为了提高生活品质和社会地位而消费,但同时也会进行理性的比较和选择。

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受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驱动,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多样性和便利性。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受到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有较高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消费需求,对于新兴的消费品类、消费场景和消费模式有较强的接受度和尝试度。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受到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的影响,有较高的多样化和便利化消费需求,对于线上线下的消费渠道和服务有较高的期待和要求。

综合以上特点,可以看出,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潜力是巨大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是收入不足、供给不足、环境不优等几个方面。

专家为什么会认为是老百姓的假期不够导致

针对中国消费市场的现状和问题,一些专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其中一个比较引人关注的是,建议将春节假期延长至9天,以此来增加老百姓的团圆时间,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这一建议的主要依据和逻辑是什么呢?

依据其实很简单,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老百姓最期待的团聚时刻,也是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节点。

春节期间,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意愿都比较旺盛,主要集中在餐饮、旅游、娱乐、购物、礼品等方面。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和8.2%;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8210亿元,同比增长8.5%。显然,春节假期的长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

然而,目前中国的春节假期只有7天,其中还包括了两个周末,实际上只有5个工作日的休假。

这样的假期长度,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春节期间的交通压力非常大,很多老百姓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在路上,导致旅途劳累,无法充分享受假期的乐趣。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家庭观念强烈,春节期间的家庭聚会和亲友拜访非常频繁,很多老百姓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在应酬上,导致压力增加,无法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因此,一些专家认为,将春节假期延长至9天,可以有效缓解老百姓的旅途压力和应酬压力,增加老百姓的休闲时间和自由时间,提高老百姓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从而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除了老百姓的假期不够,还有什么原因是导致老百姓拉不动内需

虽然春节假期的延长可能会对消费市场产生一定的正面效应,但是这并不是解决中国消费问题的根本之道。事实上,除了假期不够,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导致了老百姓拉不动内需。

比如消费税负过重,消费成本过高,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受到侵蚀,消费者的消费空间和消费动力受到抑制。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消费税负是世界上最高的之一,消费者在购买一些消费品和服务时,不仅要支付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直接税,还要支付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间接税,以及一些行政性收费、强制性保险等非税收入,这些税费的累计比重可能高达40%以上,大大增加了消费者的消费负担,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回报。

此外,中国的消费市场还存在一些不良的消费现象和消费行为,如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强制消费、霸王条款、恶意维权等,这些现象和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和尊严,导致消费者的不满和抵触,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品质和消费效果。

中国的消费者还存在一些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如重视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重视实用消费而忽视享受消费、重视面子消费而忽视实际消费等,这些观念和习惯不仅不符合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个性化需求,也不利于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制约了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有网友认为和近年来的收入不高也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面临养老、就医、教育等压力,还有一些人背负了房贷、车贷等,所以消费医院不是很高。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还有待提高,内循环的动力和效率还有待增强。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只靠延长春节假期,还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2

青墨断笺

简介:看破三千世界,惊醒一夕清梦,分别,然后遗忘,便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