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在这儿》:这部张译配音的纪录片佳作,每个国人都不应错过

慕容天涯的时光书 2021-05-28 13:05:23

文/慕容天涯

眼下电影市场呈现百花齐放之势,商业片和文艺片更显其能,而还原生活常态,收录时代记忆的纪录片更成为了银幕新贵。

今天,笔者就要介绍一部纪录片佳作——《岁月在这儿》!5月的银幕上,它将以黑马的姿态出现,用详实的影像带领观众重回那段流金岁月。

时光倒流,筚路蓝缕忆往昔

在演员张译的字正腔圆又感情饱满的配音中,你我仿佛共同经历了共和国数十载砥砺前行的过程,感受共和国往日岁月的无限力量。

《岁月在这儿》的开篇让人震撼,比起大量主旋律题材的纪录片按照时间穿线,平铺直叙的手法,这部作品的编导显然在浩如烟海的影像资料中,精挑细选了具有时代印记的经典时刻来展现,体现了其权威性与专业性。

首次阅兵,大幕拉开,开国大典、万众瞩目,运动大会,勃勃生机,广场改造,基建起步。硬件的夯实,基础的积累,影片集中讲述了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景象。

最关键的是,几场关键战役的展示非常弥足珍贵。抗美援朝战争的回顾,在这个时代依旧是最好的银幕战争片素材。而与此同时,解放军修路进藏,平均一公里牺牲一人的伟大付出让他们把和平带到了雪域高原。

这是筚路蓝缕的不易,更是无怨无悔的付出。

百业兴旺,纵横驰骋有共鸣

《岁月在这儿》之所以是佳作,是因为编导团队从50万分钟的影像中提取了时代精华,让一起来之不易。

最值得称道的是,这部作品将各行各业的创业初期艰难事无巨细展现,对于当代的青年人而言,这是猎奇;对于经历过那段时光的老者而言,那是回忆。最关键的是,从基建、军事、工业到农业这些大处着手,让人看到了新中国脊梁的站立;而学校复课,妓女救助的内容,是将改造渗透到方方面面,让人体会了新中国血肉的饱满;直到白雪皑皑的北国与江流湍急的三峡时空交织,纵横交错,更是让人对作品的视角之广叹为观止。张译的配音和当年影像资料的画外音轮番登场,时光仿佛完美倒流,光阴荏苒,感动不已。

这些段落里,毛主席号召治理淮河的段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挖泥浆、挖河道,泥沙……加之纪录片后半段1998年水灾时救援队员的前赴后继,让人感叹有时“人定胜天”也不只是一句口号。

就如纪录片的解说词所言“旧的灾害在治理,新的秩序在建立”。这些过程清晰,理顺新中国初期累计跬步的段落,是特别好的历史梳理。再配合北京站和工人体育场等地标的建造过程,与后半段21世纪后北上广深高楼林立交相辉映。成为了既有对比,又有传承意味的时代共鸣。

耳目一新,视听加分焕新生

从张译配音,到对黑白影像做当代纪录片常见手法的快速剪辑,《岁月在这儿》这部作品非流水账有新意。

那么,除去配音精良,解说词入耳入心之外,还可以看得哪些新意呢?实际上,这部纪录片编导可谓用心良苦,制作上也是满满诚意。不但有刚刚提到的快速剪辑,每个中景别镜头持续4-6秒,也是上世纪90年代好莱坞商业大制作管用的手法,让当代观众找到了非常熟悉和舒服的视听节奏。

再者,以首都大联欢那场晚会为例,全景俯瞰,舞台特写,人物出场时镜头推进,巴金、老舍、梅兰芳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成为了鲜活的个体。而国士无双的钱学森先生,数学家华罗庚这样的名字也成为了谦和有礼、风度不凡的真实人物。这是纪录片最大的而魅力所在:展现真实的人生,记录伟大的生命。

最有趣的是,珠峰攀登片段对应商业片《攀登者》,抗美援朝回顾战争题材《金刚川》,文艺联欢会让人联想到《梅兰芳》这样的传记电影……影迷仿佛在真实历史与艺术作品之间中找到了一种违和又相似的奇妙观感,可谓是特别的迷影体验与独特收获了。

综上所述,这部《岁月在这儿》,以历史节点为经,资料扩展为纬,将共和国继往开来的历史完美呈现。这是每个国人不应错过的纪录片佳作,更是送给这七十余载时光的最好礼物。

它以镜头记录,用银幕呈现,掷地有声,岁月在这儿!

0 阅读:21

慕容天涯的时光书

简介:影评人慕容天涯,发表原创影视娱乐评论,关注影视圈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