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躺平在中国这绝对是伪命题,在中国血脉里,容不得真躺平

做过了好梦 2024-05-23 12:13:41

躺平这个词在近几年的社交网络里特别流行。动不动就会出来一个人高呼:我要躺平。

那么躺平是指什么呢?

原指一些人看淡竞争之后,放弃主动追求,过低欲望的生活。变得更加佛系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差不多就可以了。

现在更多引申为:我不想奋斗了,不想工作了,只要吃吃喝喝、睡觉、玩手机。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中国,真的能躺平吗?

来先上几个故事,故事一

飞飞和夏夏(化名),在上海已经躺平了六年多了。两个人都已经40多岁了,没有结婚,兴趣相投的两个女人合住在上海一间33平的老破小里。她们的理想生活是过淳朴、简单的生活,不必再因为工作而焦虑。

同为大学毕业的两个人,原本都是公司高管。躺平后,两个人凭着存款过了一段很自由自在的理想生活。每天,他们都用最低的生活成本,用消费降级来过好每一天。

比如都自己做饭,能自己动手都自己搞定。98块一份的甜点,她们在家28块钱就搞定了。买300块钱的木头,自己动手做一个纯天然的衣柜。

比如利用时间差,选择工作日午餐代替周末晚餐,合理利用好每一分钱,主打一个明明白白,享受了再说。

但是,他们真的躺平了吗?

不,他们还是会焦虑,即使不上班,她们俩还是会做自媒体,在线上教外国人做中国菜赚钱,做民宿,利用自己的优势教体验生活。

教外国人做包子

他们只是放弃了原来的工作氛围,而选择了另一种让她们更舒服的生活方式。

故事二

w是一个35岁的女孩子,看透了世态炎凉后,选择了隐居,过躺平的生活。

她甚至花光了大部分积蓄买了一整座山。每天,她自己种菜、做饭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但是无数个夜晚,她会焦虑,会抑郁症发作。即使过上了田园生活,不用面对工作和现代化生活中的压力。

但是,来自对未来的担忧、以及自身疾病原因,即使躺平了,她也都选择了利用一切赚钱来弥补心里的不安。

比如帮周边农民卖农产品赚差价,写文章、发小视频来赚钱。

写在最后

当然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会真正的躺平。不干活,不动脑子,每天去要饭吃或者捡饭店的剩饭吃。

但是大多数人即使躺平了,还在想办法赚钱,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过得好不好。

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不工作纯游戏人间,这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为世人所不耻。在我们的血液里,已经深入骨髓了。即使躺平了,又如何?也就是口号喊喊,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竞争而已。

我倒是觉得,躺平不一定要全放手,可以通过躺平思维,来多做选择,去粗取精,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一些。

你会选择躺平吗?

0 阅读:3

做过了好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