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俄乌战争输赢不重要?因为我们已经赢了

苏飞说国际 2024-05-26 03:06:48

东斯拉夫人的本性就是见利忘义,扩张野心永无止境,因此它跟谁也做不了真朋友,还是那句话——“半死不活的毛子才是好毛子”。

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为我们设想了两条可能的路。

第一条路径是施压东方大国,要求其与美西方国家一道对大俄实施制裁和打压。

这样做不仅能够离间两国关系,还会在东方大国撤回对大俄的支持后,使大俄经济崩溃。

美国可以借此机会分别击垮东方大国和大俄。

第二条路径是抹黑两国友谊是结盟,成功地将全球分裂成两个阵营,将中俄排除在全球分工体系之外。

由于大俄已经与许多国家结下仇怨,如果我们继续与大俄立场一致,就会导致整个欧洲的孤立,最终实现事实上的脱钩。

美国一直试图在全球外交博弈中采取分化策略,试图在中俄和中欧之间制造分歧,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要么离间东方大国和欧洲的关系,要么离间东方大国与大俄的关系,美国对此自信满满,无论东方大国走哪个方向,美国都赢了。

结果没想到东方大国成功走出了第三条路,我们一直强调:

两国关系不是类似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具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性质。

两国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成为当今大国关系的典范。

其实欧洲各国也明白美国的算盘,因此这离间计算是失败了。

2020年,中欧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5860亿欧元,而在战争爆发后的2023年前九个月,这一数字已达到5561亿欧元。

显然贸易额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战争前的基础上有所增加。

同样,美国离间中俄关系的目标也以惨败告终。

战争爆发后,美西方企业纷纷撤出大俄市场,几乎将所有的商业机会拱手让给了东方大国。

以汽车市场为例,来自日本、韩国和欧洲的汽车品牌纷纷退出,2023年,东方大国向大俄出口了90万辆汽车,占据了大俄汽车进口市场的约20%。

此外,美国炸毁了燃气管道后,使大俄失去了欧洲的天然气市场,不得不以更低廉的价格将能源出售给东方大国。

简而言之,在美国的种种干预下,东方大国不仅获得了更便宜的能源和粮食,还赢得了一个拥有1.44亿人口的巨大工业市场。

2020年,中俄贸易额仅仅为1070亿美元。

到了去年2023年,贸易额飙升到了2401亿美元;

涨了整整2.5倍。

而这次战争有且只有三种结局。

第一种结局:毛子的全面失败

这种结局看似有可能发生,但实际上几乎不可能发生。

大俄拥有全球最多的核武器,这使得欧美西方国家对与其发生冲突时也不敢撕的太难看。

万一惹毛了北极熊,核弹大礼包谁也遭不住。

第二种结局:小乌的全面失败

小乌的全面失败也同样不太可能发生。

如果小乌被击败,这将严重损害美国在欧洲盟友中的声望和领导地位。

欧洲国家会质疑美国的保护能力,担心未来的安全保障。

因此,美国两党一致决心支持乌克兰,防止其失败。

欧盟和美国分别决定追加500亿欧元和600亿美元的援助,以确保乌克兰能够继续抵抗。

第三种结局:持久战后讲和

第三种结局是战争持续进行,双方陷入僵局,谁也无法彻底战胜对方,最后找个台阶双方讲和。

大俄和西方集团陷入长期对峙,双方都在不断消耗资源和力量。

目前的情况正是如此,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三年以上,双方都难以承受这样的消耗。

从三种可能性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第一种情况几乎不存在,而无论是第二种还是第三种情况发生,我们都能从中获益。

如果小乌彻底战败,这意味着即使整个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也无法保住他们的盟友,美国的声誉将大大受损。

其盟友们将对其失去信任,霸权从欧洲开始崩塌。

你说这是不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正因为意识到了这种危险,美国的两党才不得不达成共识,认为小乌失败是不可接受的。

那么第三种情况呢?

这同样对我们有利。

大俄和西方国家在持续的消耗战中,欧洲将长期陷入动荡。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俄将更加依赖东方大国,从而吐出更多的实际利益。

与此同时,美国的大部分精力都会消耗在欧洲,无暇东顾。

目前的情况是,这场战争没有个三五年是结束不了的。

要知道战争爆发前几年毛子还在左右逢源,企图搞好与欧洲各国的关系,如今局势不对就彻底倒向东方大国了。

毛子的本性就是这样,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事情做了不要太多。

因此还是那句话:半死不活的毛子才是好毛子。

1 阅读:32

苏飞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