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中年心境与人生至乐

青山共风雨 2024-06-09 10:47:04

《道德经》中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步入中年,心境渐宽,世事如烟,浮华如梦。世间万事无常,胜败兴衰,皆有定数。人可胜人半筹,却难胜天半分。与其争斗不休,不如和睦相处,岁月安宁,便是人间至乐。

急流勇退,宁静不争,古人云:“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戒之在得。”人生下半场,贵在戒除争斗之心,学会舍弃,方能有所得。天道有常,道法自然,此乃天地之规律,非人力所能改。

刘邦建国,功臣受封。丞相萧何择地,偏僻贫瘠。众人不解,萧何笑而不语。多年后,权贵多遭迫害,后代败光家产,流落街头。唯有萧何后人,因土地贫瘠,自食其力,家族兴旺。《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乃超凡脱俗之豁达,亦是处世之智慧。

凡事无需追求圆满,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抱残守缺方为真聪慧。上善之人,必得天佑,不争之争,方为大争。

乐天知命,一切随缘。《道德经》又云:“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争而胜,不言而喻,不召自来,不谋自成,天道自然,无需强求,一切皆能如愿以偿。

在周文王遇见姜子牙之时,姜子牙已至古稀之年,七十二岁高龄。此前,他曾操刀为屠夫,亦贩卖过米酒,还曾游说诸侯。然而,天命难违,他经商失败,亦未受诸侯赏识。刹那间,他看淡世事,隐居于磻溪,以直钩垂钓,只待君王。当他停下追逐命运的脚步,命运却转而向他示好。周文王视姜子牙为师友,携手共创周朝八百年的辉煌盛世。

正如《太上感应篇》中所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因果犹如乾坤袋,你我皆在其中。属于你的,无需争抢;非你之物,争亦不得;乐天知命,深信一切皆是最佳安排。“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只要行善积德,必将拥有锦绣前程。

《道德经》中亦云:“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清静无为,并非无所事事,而是遵循内心,不追逐功名利禄。余生短暂,应将其用在有价值之处,身外之物让与他人去争,内心纯净才是最大的财富。

上善若水,静水流深。遇事不争,乃是人至中年时的最佳修行。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