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聘贵大教授一年九个月后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要宣传么?

简历深之黔 2024-04-04 07:57:01

在引入刘同先教授两个年头后,贵州大学摘了个果。

根据贵州日报天眼新闻的报道,贵州大学农学院刘同先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提到院士,那自然是所在领域的翘楚。

贵州日报的报道中,从两方面表述权威性。

一是讲欧洲自然科学院,称其是“欧洲学术领域认可度最高、影响最大的国际科学组织之一”,评审程序包括:经欧洲各国科学院遴选产生,须经院士推荐、投票选举、答辩审核、主席团审议、勋章授予等严格评审,“是欧洲最高学术荣誉之一”。

二是讲刘同先教授,称其是贵州大学农学院2022年引进的国家级人才,任美国昆虫学会会士、英国伦敦皇家昆虫学会会士,曾任美国昆虫学会国际分会副理事长和理事长。

这篇报道详细介绍了刘同先教授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学术成就。

其学习经历包括山东农业大学本科、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硕士和佐治亚大学博士。2004年被聘为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昆虫系终身教授,2009年回国,入选中组部“国家首批高层次人才”,担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2017年转任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院长;2022年到贵州大学农学院工作,为特聘教授。

刘同先教授在昆虫学顶尖杂志累计发表论文444余篇,SCI论文330多篇,主编中英文专著6部,参编写12余部;发表其他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内外发明和技术专利20余项。

这位科研成果丰硕、工作经历丰富的教授,到贵州大学工作,算是发挥余热,提升贵州大学在相关领域的水平和影响力。

实际上,刘同先教授是在今年3月22日被增选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3月29日,《植物保护学报》的微信公众号就以“喜报|热烈祝贺我刊编委刘同先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为题进行了报道。天眼新闻的报道中,绝大部分内容都引用于此篇推文。

在百度上搜索“欧洲自然科学院”,会弹出很多帮助申报的广告,并注明有“费用透明”、“优惠报价”的字样,网上有报道说需缴纳40万的费用。一些公司在推广中还对帮助申报成功的科学家的项目进行了展示和宣传。当然,欧洲自然科学院的权威性与认可度自有业内来评判。

在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发出报道后,贵州教育厅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贵州教育发布”进行了全文转载。

不过,对于贵州官方媒体对于刘同先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宣传,引起了网络的争议,主要争论点在于刘教授来贵州大学工作时间短、科研成就都不是在贵州大学取得的.

公开资料显示,刘同先教授出生于1955年9月,今年69岁。其是在2022年6月受聘进入贵州大学农学院的。

刘同先教授所在的植物保护系是贵州大学历史悠久的专业,植物保护也是贵州大学新一轮双一流评选中唯一的双一流建设学科。

根据贵州大学农学院网站发布的信息,刘同先教授近几年的研究方向着重于害虫-天敌-作物相互关系,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害虫-植物的相互关系,生物和环境友好害虫治理等。在贵州大学工作后,其有一项科研项目:贵州大学自然科学专项(国家级领军人才)基金项目(2022-2025),处于科研过程中。

0 阅读:0

简历深之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