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所以说人要善于苦中作乐。何况都是苟且几十载,当个乐观的穷人不好吗?

邛水河畔的奇人奇事 2024-06-15 21:59:24

Hi,我是遥遥

偶然看到一个叫《丁前溪》的聊斋故事,说的是一个姓杨的穷家小户,在一位富豪落难时竭尽所能接待了他。待到大灾之年,实在揭不开锅了,老杨便试探性地去找这位富豪求助,从而摆脱困境,竟过上了小康生活的奇特经历。中国有句老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旁人有求于我们时,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视而不见,通常的习惯性思维是:我自己都没饭吃,还管你?我都穷得叮当响了,你还找我借钱?

今天,我突然想到了“三和大神”(“三和大神”,是被边缘化的一个群体。原指游荡在深圳龙华三和的新一代民工,原本怀揣着赚钱致富的梦想来到深圳,现实却无情地打碎了他们的梦想,变成了住网吧打游戏,混日结(一天一结工资)的躺平者。之所以称为大神,是因为他们中流传着一句话:做一天,可以玩三天)。

早些年看过一个日本电视台的纪录片报道,说是在深圳的龙华区,有个叫三和人才市场的地方,很多年轻人在这边做着一些日结(临时)工的工作,每天挣个一百来块钱(就是打零工),也不长久(不是说固定在一个地儿干一个月,然后结算多少月薪,不是。而是,我今天想干就干一天,然后拿一百多块钱;不想干我就玩一天)。

资料图片

01.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这群人不再追求物质,他们选择了放弃奋斗,过上了与主流社会价值观相悖的“三和大神”生活。这里生活成本低廉,附近的网吧上网是两块钱一个小时(还是一块钱一个小时?),晚上包夜是10块钱。平时,吃一碗四块钱的清汤挂面,买两块钱2升的水喝,五毛钱一根的双喜(散烟)……就是过着这样的日子。

“大神”们一旦有钱了,晚上就会去住那种十五块钱一晚的小旅店,三、四个人挤在一个大通铺里。没钱就在广场椅子上凑合一夜(所谓大神:精神已升天,吃喝全不管;以天为盖,以地为席;今日有钱今日花,明日无钱才打工),反正广州、深圳的气候也挺暖和,晚上露宿没问题的。

当时看报道时,我对“大神”本身没有特别异样的鄙视,只对观众的评论有些不同的看法。很多评论者都指责说,这帮人太懒了,都是因为他们自己好吃懒做啦;他们不考虑未来啦,仅活在当下,已经丧失生活目标啦,自甘堕落,才会变成这个样子啦。

在旁观者眼里,这群被称为“三和大神”的年轻人在深圳龙华新区景乐新村一带浑浑噩噩,日复一日地做点散工,钱基本用来泡在网吧里玩游戏,每日就吃些泡面,被外界视为失败者……

资料图片

但其实您只要仔细去观察,三和这里的每一个人,当初都无不是怀揣着自己的理想和希望来到广州或者深圳这个大城市的。谁能知道他们在异乡到底经历了什么?煎熬过多少痛苦、挫折?是什么把他们奋斗的雄心壮志都给剥夺而转为颓废了?

人活着有两种本能的欲望,一是繁衍,二是生存。如果人连这两个基本欲望都已放弃掉,可想而知,他们一定是经历过曲折坎坷的。(现如今,就算正常打工的人,不也有还不完的房贷,熬不完的夜,听不完的谎言,咽不完的酸涩吗?)

这里的每一个“大神”,如果把他的故事拍成一部电影,或者是写成一本书,都可能是一部煌煌巨著。只是,他们都是一些小人物,没有人去关注他们,去留意他们的喜怒哀乐。回想起来,我不也穷过,最艰难的时候也是好几天都吃不上饭吗?

今天走在路上的某一刻,我突然想到他们,也想起了自己。那时的我觉得自己跟他们一样,都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扑腾着。

而我,到底又是因为什么,最终跟他们区分开了呢?找了很多原因,觉得都不一定对。只记得,最穷的时候,我却喜欢看一些成功学书籍,或者一些励志的文章。

还记得有位朋友的父亲劝我说,那些成功学书籍其实没必要看,全是假的,骗人的。当时,我还觉得他肯定是不懂装懂。看人家文章里写得多好啊——你只要怎么怎么努力,怎么奋斗,你就可以怎么样;你只要掌握什么小技巧,你就能够怎么样……我当时就觉得书里说得倍儿牛。

可是,看到后来,我发现那些书好像真的什么用都没有,对自己的人生一点帮助都没有,都解决不了我眼前迫切需要破局的基本问题。后来,我终于失望到了极点,干脆一把火把它们给烧掉了。

02.

这些年为了生活一直疲于奔命,每天都过得挺忙,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去回顾一下以前的这段历史。这几天刚好有这么一个触动,我就回顾了一下往事,还想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最终跟“大神”他们区分开来的?

抓了很多要点,发现那些原因都不对。只发现我整个成长过程有一个最根本的要素,是什么呢?是鲁迅先生当年在《阿Q正传》结尾写的一句话——阿Q的子孙有很多人。我想自己就是阿Q子孙中的一个吧。从小到大,这一路走来,我不管面临人生什么重大的挫折、困苦,我都挺乐观的(所谓“生如蝼蚁般卑微,却活如夏花般绚烂”)。也可以说,叫苦中作乐吧。

另外,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不是说,我永远24小时都得保持这种乐观心态。只是,我不会让悲观情绪影响我太久。没过多长时间,我会把它自我消化掉。当一些意外发生时,我的心情肯定是很沮丧的,但我会尽量把这个郁结自我化解掉。

比如说,我先不去想它。等时过境迁,等这件事已不能左右我的情绪时,我才会把这件事再回顾一遍,然后去思考、总结,我在这件事当中,哪里做得不对,下次我怎么去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资料图片

常言道,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那时,我也没什么特别的本领,找工作别人也都不要我。也是被逼无奈,自己就出来创业了。

(可能有人说,你都还有钱创业?!其实那时我也没钱创业,那时哪有什么钱创业?)当时不过就在勇气的驱使下,自己跑到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先去看,去转,然后挑了一些小商品回来。

那时网店也不发达,也没想过到网上去进货;把货发过来,再去卖(比如,到一些热门旅游城市的夜市上去摆地摊)。记得那时,我去浙江买的是慢车(火车票),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过去的。后来,拿了很多货回来,试着去摆地摊。最后,一步步,一步步,走到今天。

我特讨厌旁人那种所谓成功人士(类似资本家)的说话口气,就是——你们就是懒啦,蠢啦……(这叫“何不食肉糜”?)我讨厌这种论调。因为人与人的成长环境天差地别,从来都不可能跟对方感同身受。

而后来,我再看到一些打拼故事,再看到“三和大神”,自己就能感同身受。因为我毕竟经历过那个阶段,并且又从那个彷徨的过程中走出来。

现在再回看成功学那些书籍,那些励志的心灵鸡汤,我又觉得是挺好的了。人年轻时是可以看一点的。为什么呢?虽然说,它并不能直接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实际帮助,但它会赋予你正面阳光的状态,令你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起码让你在面对困难时,不会悲观地举手投降;在未知的某一个瞬间,它能让你以乐观的心态去处事。

03.

我特想给大家推荐一部日本电影叫《佐贺的超级阿嬷》,特别值得一看,它的豆瓣评分特别高,8.3分(但是知道的人特别少)。我不太想讲这个电影的剧情,只能说特别感人。我一时找不到什么语言去描述它,感觉任何华丽的语言都很难去描述影片价值的十分之一。

电影《佐贺的超级阿嬷》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二战时的日本,当时大家都很穷。所有的人都不宽裕,但是男主昭广的外婆真是一位特别富有的人(虽然物质上是穷人)。日子就算穷到不行,但乐天知命的阿嬷总有神奇而层出不穷的生活妙招,居然还能带动流行风潮。

反观我们现在,看上去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每个人的兜里也都有钱了,但是精神层面似乎特别匮乏、贫瘠。这部电影里的外婆说了很多经典的话语,其中就有我今天仍记忆犹新的一句:我们当一个乐观的穷人,不好吗?

刚搜到这部电影,开始觉得电影名字太文艺范儿了,应该不适合我看,没想到最后看完,却哭得眼泪哗哗的,脑海里思绪万千,很多东西想说,竟无语凝噎,一时只觉得,任何语言都显得很苍白。如果这会儿,您刚好有点空闲,建议去看一下这部电影,相信看完后您会回来大发感慨的。

(遥遥在此恭候列位看官关注,欢迎点赞、转发,发信息参与评论。)

0 阅读:2

邛水河畔的奇人奇事

简介:做过语文教师的情感领域写作者,爱好心理学。喜欢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