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把群臣行礼三呼万岁,改成什么了?您想象不到

唐唐过去 2024-06-29 11:09:58

称呼皇帝万岁,被明太祖朱元璋给改了。

朱元璋认为上朝时,三呼万岁,都是虚妄之词,改,必须得改。

万岁本来的意思就是永远存在,臣子们对皇帝的祝贺之词。皇帝的代名词。

《事物纪原》卷一:“战国时,秦王见蔺相如奉璧,田单伪约降燕,冯谖焚孟尝君债券,左右及民皆呼万岁。盖七国时,众所喜庆于君者,皆呼万岁。秦汉以来,臣下对见于君,拜恩庆贺,率以为常。”

事物纪原里有记载,战国的时候,秦王召见蔺相如奉送和氏璧;田单假装答应投降燕国;冯谖焚烧孟尝君的债券,左右侍从及百姓都欢呼万岁。战国时期,君主有喜庆的事时,百姓都都欢呼万岁。自从秦汉以来,臣子朝见君主,朝拜谢恩、庆贺节日时,都把称呼万岁作为常礼。”

万万岁的来历,据说武则天知道自己得位不正,很喜欢别人奉承她,但是呢,又不好名言,有一天,她在金銮殿召见翰林院的学士们,出了一个对子,让学士们答对。

武则天: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这些学士们答了好几个,武则天都不满意,有一个学士很聪明,看出了武则天的本意,这个学士喜欢奉承,于是对出了令武则天满意的对子。

学士: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从此,武则天万万岁的称呼,就流传开来。

明太祖朱元璋起于微末,也知道老百姓们不容易,他是一个喜欢务实的开国皇帝。于是在1369年年初,把朝贺赞呼给改了。

“凡遇正旦、圣寿朝贺,群臣行礼三呼万岁。朱元璋以为皆系虚语,于洪武二年 (1369)正月二十八日告谕群臣,更换赞呼之词。他说:“遇朝贺之日,赞礼官云赞呼,众臣皆呼‘愿君有道’!再赞呼,众臣皆呼‘天下和平’!你们以为如何?”廷臣说:“应该三呼。至于赞呼之词,是臣祈君之至诚。将词改为:一呼天辅有德,二呼海宇咸宁,三呼圣躬万福。”元璋同意。自此以后,遂不呼万岁。”

朱元璋认为凡是农历正月初一、皇帝自己的年寿和生日,大臣们恭贺的时候都是三呼万岁,这些都是假大空的话,于是在1369年正月二十八日,通知大臣们,要更换称呼赞美之词。

朱元璋:如果遇到朝贺的那一天,赞礼官(司仪主持)说赞呼的时候,(大臣)你们都应该称呼“愿君有道”;再赞呼的时候,应该称呼“天下和平”,你们认为这样称呼怎么样?

这时候有位朝廷大臣说了,两呼,不如三呼,又把朱元璋的词给改了!

大臣:应该三呼,至于赞呼之词,是臣子对皇帝您的诚恳祈愿,应该把词改成这样,一呼“天辅有德”,二呼“海宇咸宁”,三呼“圣躬万福”。

朱元璋同意了这位大臣的建议,然后正式实行新的祝贺之词,三呼万岁,再也不用。

咱们看看这位大臣提出的赞美之词,具体代表着什么寓意!

首先“天辅有德”,大致意思是请求上天辅助皇帝拥有道德和智慧。(希望皇帝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其次“海宇咸宁”,大致意思是希望国家安宁和百姓安居乐业。(希望国泰民安)

最后“圣躬万福”,大致意思是对皇帝本人健康和福祉的祝福。

最初本人知道万岁称呼,就是清宫电视剧,万岁万岁万万岁,总觉得有点那啥,当初就是觉得弄这些都没用,你也活不到一万岁,自欺欺人。现在感觉,这就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0 阅读:13

唐唐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