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艘澳大利亚大船,抵达广东,中国发起的对澳反制,效果很明显

老高评论 2023-02-12 10:45:43

中美关系再度紧张之际,我们与美国的重要盟友——澳大利亚的关系却出现了回暖的迹象。

船舶追踪数据显示,两艘装载吨澳大利亚煤炭的干货船日前抵达中国广东卸货,由于已经获得政府批准,预计这两批煤炭将顺利清关。这是两年多以来澳大利亚煤炭首次出口至中国,追踪数据显示,在未来几周内,预计还将至少有7艘运煤船从澳大利亚出发抵达中国。

(相关报道截图)

另外,中澳之间的龙虾贸易也或将重启。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雷尔日前透露,中方相关单位没有拒绝一家澳大利亚公司的龙虾出口申请。这是2年多以来中方首次没有拒绝相关申请。

我们首先清楚一点:中澳关系的回暖,主导权一直在中国手中,是先有外交关系的回暖,然后才有经贸往来的复苏。

去年5月,给中澳关系带来极大破坏的莫里森政府下台,对华态度理智、务实的阿尔巴尼斯政府取而代之。新政府在上台后,向中国展现出了改善双边关系的意愿,澳大利亚民间也敦促他们尽快改善对华关系。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7月,时任中国外长王毅与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在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上举行了会面,这是3年以来两国外交部长的首次会晤;9月,两人又在联合国大会期间进行了会谈;11月,中澳两国元首在巴厘岛G20峰会期间举行会晤,给双边关系的改善定下了总基调;随后12月,黄英贤乘专机抵达中国,澳大利亚外长时隔3年再次访华。

(时任中国外长王毅与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

阿尔巴尼斯政府之所以一改前任政府的对华不友好态度,主动在中澳关系中做出改变,主要是因为中方当年的反制非常有效果,澳大利亚知道什么叫痛了。

从2017、2018年开始,以前总理莫里森为代表的一些澳大利亚政客,放弃与中国互利共赢的合作路线,盲目配合、跟随美国的“印太战略”打压中国,牺牲本国百姓和企业的利益,只为从华盛顿那里求得几声赞扬:先是禁止中国企业参加国内5G网络建设,然后是参加针对中国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机制;新冠疫情爆发后,莫里森政府还在溯源问题上大做文章,攻击、抹黑中国;除此之外,在台湾、香港等中国内政府问题上,莫里森政府也没少对中国指手画脚,给美国人当“扬声器”。

(澳大利亚前总理莫里森)

莫里森政府的种种行径,不仅让中澳关系下降到了冰点,也让两国经贸关系陷入了低谷,中方的一系列反制措施,让众多澳大利亚企业丧失了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在这两年多期间损失惨重。在澳大利亚煤炭被迫退出中国市场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的煤炭瓜分了澳煤留下的市场空白,赚了个盆满钵满。而在此期间,澳大利亚只能干瞪眼,莫里森政府一些官员曾多次向中国“求和”,但中国的态度都很明确:中澳关系的艰难局面,责任不在中方,而完全在于澳方。

中国很清楚,中澳之间没有历史积怨,也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如果不是澳大利亚一些政客鬼迷心窍,那么中澳关系就不会如此偏离轨道。莫里森政府的所谓“求和”,根本就是单方面要求中国作出让步,撤销反制措施,在外交上改善双边关系的诚意一点都没有。

而阿尔巴尼斯政府上台后,我们最初也是持观望态度,观察新政府在对华政策是否有所真正改变。在近半年的观察后,我们确实从新政府的种种表态中看到了他们希望改善对华关系的诚意,因此两国关系才开始回到正轨。

(运煤船抵达中国,只是一个开始)

澳大利亚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把先前的一系列表态和承诺落到实处,尊重两国间的政治、文化、制度和价值观差异,停止干涉中国内政,推动两国重建政治。另外,澳大利亚应该保持足够的战略理性,不要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充当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反华“马前卒”。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双方还有很大的合作上升空间。

当然最后我们也要看到,尽管中澳关系出现了回暖,但美国对于澳大利亚的影响力仍然不可忽视,澳大利亚在地缘问题上跟随美国这一根本性国家战略仍然不会改变。我们所能期待的,最多只能是两国关系重回2017年之前的状态:澳大利亚在安全上依赖美国,但在涉华问题上,澳大利亚考虑到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不会贸然跟随美国“冲锋陷阵”。

0 阅读:10

老高评论

简介:喜欢思考时事的好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