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不再阻北约援乌泽连斯基老家遭袭伤亡惨重

七拼八凑 2024-06-13 21:07:23

作者:程墨

内容提要:1、匈牙利不再阻止北约援乌;2、北约将制订每年援乌400亿欧元计划;3、乌克兰拟立法对企业骨干免除兵役;4、荷兰将很快援乌“爱国者”防空系统;5、乌军猛烈轰炸克里米亚俄军基地,再摧毁3个俄S-300/400装置;6、亚美尼亚将正式退出集安组织;7、美国制裁世界各地300个帮助俄罗斯的实体和个人;8、乌军持续猛烈打击靠近边境的俄别尔哥罗德州军事目标;9、乌军单日歼敌980人。今天重要内容还是非常多,请不喜长文的读者挑选感兴趣部分阅读。

先说两个读者关心的“热点”新闻。一个是网传两架美军B-1B战略轰炸机出现在乌克兰领空,并且得到乌空军苏-27战机的护航。我认真查证后,无法找到权威的信息来源证实。我个人觉得这个可能性极低。

另一个是这几天各大门户网站铺天盖地炒作的俄罗斯北方舰队在靠近美国领海的地方进行军演。俄军舰其实就是在靠近美国的公海中晃一圈,既不会向美国发射导弹,也不会向美国施放粪便气球,这跟我每次赴美对美国带来的威胁一模一样,绝不会把拜登吓尿,更不会丝毫改变美国的对外政策,不理解为何许多媒体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6月12日访问布达佩斯期间,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与其会晤后,双方举行联合记者会,宣布匈牙利不再阻挠北约任何援乌决定。双方面部表情极为严肃,如同结满了寒霜,显示双方会谈并不轻松,甚至可以看出斯托尔滕贝格对匈牙利一直阻挠北约援乌进行了某种严肃的警告。

欧尔班在新闻发布会上面无表情地说,“匈牙利今天明确表示,不会阻止北约的任何决定。这些决定得到了北约其他成员国的认同和支持,但与我们对局势的理性评估不同。”欧尔班说,斯托尔滕贝格向他保证,匈牙利不必为乌克兰提供资金或派遣人员。

布达佩斯过去曾多次阻止北约和欧盟对乌克兰的援助,而令这两个西方阵营重要组织的盟友感到失望,欧盟甚至一度计划启动冻结匈牙利的投票权程序,迫使匈牙利最终同意不行使否决权。匈牙利过去两年在西方阵营援乌和制裁俄罗斯问题上使绊子,虽然未能最终阻止北约和欧盟的决定,但确实拖延了这两个组织的决策进程。

就在斯托尔滕贝格访问布达佩斯的前一天,北约东部国家领导人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了峰会,主要协调成员国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并防止俄罗斯进一步冒险威胁邻国。匈牙利拒绝出席这个重要峰会。

(匈牙利不再阻止北约援乌)

斯托尔滕贝格在记者会上表示,“总理和我今天一致同意,匈牙利不会阻止其他盟友就向乌克兰提供财政支持,以及北约在协调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他还说,“我相信,当北约领导人在华盛顿开会时,我们将能够就这些问题达成最终协议。”这意味着欧尔班对斯托尔滕贝格不再阻挠北约涉乌问题的口头承诺,将形成一个书面协议。

北约峰会将于下个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成员国将就每年高达400亿欧元(约合433亿美元)的对乌援助方案达成一致。匈牙利总理、外长之前多次公开表示,这是北约最为疯狂的举动,将可能导致北约与俄罗斯的直接冲突,这是危险的玩火行为,匈牙利坚决予以反对。

在6月13-14日举行的北约-乌克兰理事会部长级会议上,预料部长们将通过每年对乌克兰提供40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直到乌克兰完全恢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斯托尔滕贝格在北约峰会前,专门赴匈牙利给予严厉警告,传达出北约成员国不再容忍匈牙利阻挠北约援乌事宜,甚至可能像之前欧盟那样准备对匈牙利采取“停权”措施。匈牙利最终选择不与北约绝大多数成员国对抗,证明了在西方多边体系中,个别小国确实无法阻止绝大多数成员国的重大决策。

更直白的解读是,俄罗斯败局已定,西方阵营决心采取更坚决的行动,给予乌克兰更大的支持,而像匈牙利这样脚踩两只船的搅局者,意识到已经无力回天,为避免引火烧身,决定放弃暗助俄罗斯。

(北约拟每年援乌400亿欧元)

乌克兰议会6月12日推进一项立法程序,允许企业免除员工的兵役,前提是企业为符合入伍条件且收到征兵通知的员工,每月支付2万格里夫纳(约3580元人民币)的费用,相当于乌克兰前线士兵平均月收入的约一半,略低于新兵最低月薪。

只有企业才有权申请通过向政府支付费用,来换取员工免除服役,被免除兵役的员工不需要支付任何额外费用。推进这项立法议程的乌克兰议员称:“在当今时代,任何企业的运作都取决于可预测性,而当今大多数制造商担心的首要问题,是企业能否留住关键员工。”将决定权交给企业,是因为企业最清楚谁是关键员工,值得企业愿意为之付出。

乌议会这项立法的初衷是好的,就是兼顾经济发展与战争需要,尽可能避免战争对企业带来的影响。不过,这项法案可能引起较大争议,因为民众担心可能被企业负责人滥用于保护其亲友免服兵役,从而引发社会不公。立法者则考虑出台配套的审查机制,防止非企业关键岗位员工通过支付费用逃避兵役。

目前乌克兰军队包括地方领土防卫旅、独立营和军队后勤部门员额在内,总兵力号称百万,并不存在数量不足问题,主要是装备和训练不足;尤其是坦克、装甲车、火炮、迫击炮、火箭炮等重装备,远远无法满足装备70万一线作战部队的需要。

由于战争爆发后数十万人加入军队,数十万符合兵役的男性以及数百万成年女性逃往国外避难,乌克兰许多企业出现了招工难,尤其是关键技术、管理岗位很难找到合格的员工。

(乌军战士在前线勇猛杀敌)

荷兰国防部长奥隆格伦6月12日称,荷兰正在考虑向乌克兰提供额外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奥隆格伦指出,荷兰目前正在与合作伙伴讨论,应该采取比迄今为止更多的措施来帮助乌克兰。

她强调,荷兰参加了“战斗机联盟”、“无人机联盟”,并与盟国合作交付爱国者系统。乌克兰的防空需要加强,因此,他们也在考虑向乌克兰交付更多爱国者系统的可能性。

荷兰去年曾与德国合作,向乌克兰提供了两个爱国者导弹发射器和相关的弹药。荷兰国防部5月28日发布的新闻稿称,荷兰将提供“爱国者”防空系统的核心部件,并已确定哪些国家可以提供其他部件和弹药。这意味着荷兰无法提供一整套的“爱国者”系统,需要与盟国合作组合出一套“爱国者”防空系统。

“爱国者”是一种远程、全高度、全天候防空导弹系统,其模块化结构主要由相控阵雷达车、低空补盲雷达车、电源车、6到8辆四联装发射车和指挥车组成。一套“爱国者”防空系统的成本约10亿美元。泽连斯基11日访问德国时透露,除了德国和美国各再援助一套,欧洲盟友最近还将落实另外2-3套援乌“爱国者”防空系统。

荷兰是西方国家中装备“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最多的国家之一,先后一共部署了多达20套。美军在本土和全球部署美军基地部署了共63套;德国总共有10套;其他国家基本上每家只有1-4套。

西方国家援乌防空系统给人印象是挤牙膏似的很不情愿,其实主要是像“爱国者”这样的大型军事装备,各国都是按需采购,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库存,而且生产周期非常长,并非急需就能很快生产出来。给了乌克兰,等于削弱了自身防御,一旦俄罗斯核导弹来袭而因为支持乌克兰没有拦截下来,那就是历史罪人,没有哪个西方国家政府愿意冒这个巨大风险。

(泽连斯基看望在德培训乌官兵)

6月12日凌晨,乌军向克里米亚半岛地区发动多轮猛烈的导弹袭击,目标是贝尔贝克和塞瓦斯托波尔附近的一个S-300防空连和两个S-400防空连。乌军12日发布的视频显示,这三个防空系统基本上被摧毁。

当天乌军情局下属“海妖”特种部队创始人向媒体证实,乌军近期使用海马斯火箭弹摧毁了别尔哥罗德州的4个俄罗斯S-300系统;结合其他信息,应该是6月1日和2日乌军对部署在靠近哈尔科夫边境的俄军防空系统的打击。

最近一个月,乌军显著加强了对俄军防空系统的打击,基本上只要捕捉到俄防空系统的精确位置,乌军陆军战术导弹就呼啸而至,而且百发百中。这些号称全世界最先进的俄军防空系统,不但无法有效拦截这些老旧的美军导弹,而且自身难保,一个个在乌军打击中灰飞烟灭。

乌军最近显著加强了对克里米亚半岛俄军事目标的导弹和无人机空袭,主要是为F-16战机投入战场降低风险,同时意味着收复克里米亚半岛仍是乌军主要目标。将来乌军反攻,很可能还是像我之前所说的那样,先从扎波罗热接触线向亚速海方向推进,拦腰斩断占领乌克兰的俄军陆上通道后,再炸断克里米亚大桥,然后对赫尔松东岸地区-克里米亚半岛俄军进行围歼。

6月12日,俄军向包括首都基辅在内的多个城市发射4枚Kh101/555巡航导弹,1枚Kh47M2弹道导弹,1枚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24架沙希德无人机。除1枚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漏网外,其他均被拦截。

当天俄方对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俄军1枚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当天击中泽连斯基家乡克里沃罗格的一处民宅,造成当场9人死亡,29人受伤,其中包括5名儿童;伤亡人数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克里沃罗格位于乌克兰中部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

此外,俄军当天对乌克兰各个接触线附近的乌克兰城市发射的上百枚炮弹、火箭炮,造成至少2人死亡,十多人受伤。俄乌战争以来,俄军蓄意攻击平民目标,杀害平民的暴行,真的罄竹难书。这种人神共愤的罪恶,相关责任人在战后一定会被依法追责。

(俄导弹击中泽连斯基家乡民宅)

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6月12日在亚美尼亚国民议会质询中表示,亚美尼亚“将离开”并“将决定何时离开”俄罗斯领导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

最近一年亚美尼亚缺席了所有集安组织活动,并且已经驱逐了原本驻亚美尼亚的俄罗斯“维和”部队。显然,亚美尼亚准备完成法律上的退出程序。俄乌战争严重削弱了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亚美尼亚跟俄罗斯说拜拜只是一个开始,俄乌战争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集安组织分崩离析,彻底散伙。

美国财政部6月12日宣布对俄罗斯联邦和支持乌克兰战争的第三国的300多个个人和实体实施了新的制裁。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声明中表示:“我们正在增加处理俄罗斯战争经济的金融机构的风险,消除逃避途径,并降低俄罗斯从获得外国技术、硬件、软件和IT服务中受益的能力。”

这次对俄罗斯以及亚洲、中东、欧洲、非洲和加勒比地区的300多名个人和法人实体实施了制裁。美国指控这些实体和个人向俄罗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使俄罗斯能够支持乌克兰战争并逃避西方制裁。制裁还扩大了对外国金融机构实施的二级制裁的范围。

西方严厉制裁,不仅使得俄罗斯无法从国际市场购买武器弹药,而且自身军工生产能力受到很大制约。虽然向俄罗斯走私一些军民两用商品无法禁绝,但跟俄罗斯巨大的战争消耗相比,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很多人对此一无所知,才会一惊一乍地认为俄罗斯背后有强大靠山,有能力打赢这场高强度消耗战。

(美制裁全球300个助俄实体和个人)

乌无人机部队利用这两天天气晴好,风速不大的有利条件,对俄罗斯本土别尔哥罗德州靠近乌克兰边境的俄军目标,进行了高强度攻击,摧毁能找到的所有俄军坦克、装甲车、军用卡车和其他军事装备,并四处攻击俄军兵力集结地。乌军侦察无人机还指引乌军炮兵,摧毁发现的俄军纵深有价值目标。

在西方阵营解除援乌武器不得用来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的限制后,靠近乌克兰边境30公里以内的任何俄军大规模兵力和装备集结,几乎立即遭到乌军炮火的饱和攻击。乌军目前已经牢牢控制了哈尔科夫北部边境的局势,完全瓦解了俄军试图发动的任何较大规模进攻。

俄军步兵为何乘坐高尔夫球车、三轮车、摩托车等各种毫无防护的民用车辆,接近乌军阵地白白送死?据乌军方专家介绍,因为俄军发起“人肉冲锋”前,营团级指挥机构通常在距离前线20公里远的地方集结,下达作战任务,然后层层分解到连、排、班;只有部分装备较好的部队能用坦克、装甲车将步兵送达交火线附近,而一些缺乏重装备掩护的步兵,则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前往指定的前沿阵地。

由于从集结地到前沿阵地有20公里距离,俄军就寻找一切可用的民用车辆作为代步工具。一些步兵小队缺乏良好训练和作战经验,有时就稀里糊涂地闯进了乌军无人机的打击范围内,然后就被炸上了天——陆军瞬间变成了空军。简单地说,是俄军重装备越打越少,又企图占领更多的乌克兰领土,因此就不得不组织毫无胜算的“人肉冲锋”。

俄乌战争爆发第841天,乌克兰总参谋部公布过去24小时俄军(含俄地方、企业、分离组织武装)战损如下:歼灭(死亡和重伤)俄军980名,累计俄军52.28万人被歼灭;俄军伤残与阵亡人数比例约为1:1。摧毁17辆坦克、21辆装甲车、34门火炮、2个防空系统设备、58辆油罐车和后勤重载车辆、4个特种设备,拦截了33架大型自杀无人机、5枚导弹。这个战报统计中的数字,与最新战况描述在时间上并不同步,因此会有些差异。

(乌方6月13日统计的俄军战损)本人综合各方面信息粗略估算,乌军官兵损失约10.2万人,其中死亡与重伤人数同样为1:1;另有约2.1万名乌克兰平民遇难。乌克兰为保卫家园殉国的战士将来必荣归天国,与上帝同在。让我们持续恒切祷告:愿上帝赐下和平,止息战争;让恶人得报应,善良者受庇护。

12 阅读:210

七拼八凑

简介:新资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