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业绩堪比比亚迪,今年遭遇全面退坡,理想汽车究竟还行不行?

雅彤正前方 2024-06-03 02:10:28

本文首发于“新能源正前方”公号,这里有更多新能源行业热门话题深度剖析,记得关注哦~

这是新能源正前方的第935篇原创文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秋风失意马失蹄,用来形容理想汽车的去年和今年可能是最合适的。5月 20日晚间,美股盘前,理想汽车发布了 2024 年第一季度财报,直接就暴雷了!

理想汽车重回亏损

销量上,第一季度,理想总共卖了80400辆,同比增长52.9%,应该说还是不错的,至少相比其他新势力依然是优秀的存在,但销量已经是明牌,核心是其他财务指标。

Q1 实现营收256亿元,同比增长36.4%,环比下降38.6%。虽然营收环比下滑了,但考虑到Q1和Q4的差别,也是很正常的,应该说营收的同比增速依然是不错的。问题是利润端,由于新车型推出和产品迭代带来的成本增加,毛利为人民币53亿元,同比增幅为38.0%,环比下降46.0%,毛利润的下滑幅度比营收的增长幅度更大。净利润为5.91亿元(8190万美元),同比减少36.7%,环比减少89.7%。

毛利率为20.6%,依然属于行业比较高的水平,但环比2023年Q4的23.5%下滑了近3个百分点。

营业利润亏损了近6个亿,这是理想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后再次转亏,23年Q1营业利润为4.05亿,Q4更是高达30.36亿。

展望2024年二季度,理想汽车调低了预期。季度交付量预计10.5万—11万辆,收入总额299—314亿元。

二季度的交付预期还是不错的,不过却隐含着单车均价约27.2万元,相比Q1还要继续下行接近3万元,届时毛利率将无可避免地继续下滑。

更加糟糕的是,财报电话会上,管理层还传达了一个重磅的消息:理想汽车今年将不会再发布纯电产品,下一款纯电车型推迟至明年上半年。

不及预期的财务数据加上纯电车型的推迟,引发市场对于理想汽车接下来销量的担忧,财报当天美股大跌12%,港股更是接近20% 。

一季报不及预期是事实,但如果客观一点的话,这份财报也没有那么糟糕。

理想汽车2024Q1没有那么糟

不论是一季度的销量还是营收,同比依然是比较可观的,对比其他新势力会更明显,环比看起来很糟糕是事实,但拿Q1跟Q4对比确实不太客观,加上今年跟去年的行业环境也大不相同,实在不能进行简单粗暴的对比。

再说利润端,表现确实没有很好,尤其是营业利润更是重回亏损,又跟其他新势力做回难兄难弟了,但这并不是公司突然出现了大问题,更多还是因为经营费用投入的季度性错配,归根到底自然还是mega的失利。

去年理想太过顺风顺水,公司上下过分乐观,这种情绪传导到对于mega的预期上也过分乐观,各种资源准备都是基于mega大卖,按照匹配全年销量65-80万辆的目标而准备的,后面mega失败后,费用的投入在一季度没有及时调整,导致费用端的增长幅度明显超过营收增长幅度,利润表现不及预期也就非常正常了。

看看这两个数据就很清楚了:Q1的销售和管理费用高达29.8亿,环比上季度爆销时仅下行3亿,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21.7亿;研发费用30.5亿,相比上季度仅下行4.5亿,超出市场预期的25.6亿。

Mega的失利不仅仅导致了Q1的费用错配,还影响了L系列的经营节奏,这才是比较要命的,结果就是mega 的失利导致一季度公司的销量和利润端全部出现了问题。

好在L系列的销量依然算坚挺,得益于此,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3亿人民币,依然保持良好的水平。

此外,在一季度行业内卷加剧、公司也做了降价促销的情况下,单车销售收入依然达到30.2亿,汽车毛利率19.3%,可以说相当不错了。当然了,这得益于降价处理的主要是老款库存,加上mega的高价格也拉高了均价。

市场对于理想感到失望,并不是因为相比同行太差,而是相比去年的自己变差了,这份看起来算暴雷的Q1财报,放在新势力里依然是独一档的存在。

相比财务指标上的不及预期,对新能源正前方而言,更加感到担忧的是理想团队经历了mega失利后对于纯电车型的战略调整。

理想汽车的纯电战略才是大问题

按照李想的说法,理想汽车的高压纯电产品序列将由一条鲸鱼(或航母)和五条鲨鱼(或舰船)组成,这条鲸鱼或者说航母,就是mega 。

本来按照理想汽车的官方计划,2024年将是理想汽车的产品大年,L 系列增程车型全系更新,同时推出L6,另外除了mega,今年下半年还将推出3款纯电车型。

然而,mega的失利,不仅把理想的产品节奏打乱了,似乎也把李想和他的团队的雄心壮志打掉了。在Q1的财报电话会上,官方宣布今年不会再推出纯电车型。

对于下半年不再推出纯电车型的理由,官方解释是因为理想的自营超充桩数量不够,此外,公司的固定展位也不够。

李想表示,只有当自营超充桩数量达到了与特斯拉中国相近的水平,也就是 1900 座左右的超充站,理想才会进一步推出纯电车型。为此,理想也在加快补能网络的建设,预计今年超充站将增加到 2700 座。截至 5 月 15 日,理想有 400 座超充站投用。在扩大补能网络的同时,理想还将增加或升级更多的展位的综合店和商场店。李想还表示,如果要支撑一个新车型获得过万月销量,大概需要全国新增 500-600 个固定的展位,否则就会出现「产品数量增加,但是销量不增加」的问题。

根据理想官方对下半年不再推出纯电车型给出的理由,换个角度看可以理解为,对于mega失利的原因,官方认为除了陷入“灵车门”外,核心就是补能体系不够,以及公司的销售网络不够。甚至他们很可能认为后两者是更重要的原因。

但这是根本原因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按新能源正前方的理解来说,这两个原因并非mega失利的根本原因,排除掉灵车门事件,mega失利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产品力跟价格之间不匹配,也就是mega的产品力配不上近60万的售价。

去年理想L系列的爆卖让团队乐观过头了,真以为自己有点石成金的本事,推出一款产品,用户就一定会接受,不管定价如何高。

但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跟去年又不一样了,竞争越来越激烈,用户归根到底是为理想的产品买单,绝非为理想这个品牌买单,mega的定价显然是加了品牌溢价,可惜现在想吃品牌红利还太早呢。

从mega失利后小鹏X9大卖就很清楚了,因为大家对比后发现:小鹏x9真是太良心了......

理想L系列的成功是产品定位、颜值、内饰、功能、定价等等精准刀法的成功,但mega在外观、定价上却出现了重大的失误,失败也不足为怪。

补能和销售网点有关系,但肯定不是最主要的关系,毕竟很多纯电车厂商都没有多少自营超充桩,不照样卖得飞起,销售网点更是如此了,别忘了,理想就是一个绝对的网红车企,搞流量搞话题方面的能力,可以说,除了小米,理想应该可以排在第二。

理想内部对于mega失利的反思是否足够透彻,才是值得担忧的点,毕竟理想汽车这家公司最可怕和最值得看好的点就是李想的进化能力太恐怖了。

总的来说,账上还有近1000亿现金,加上李想还在执掌着公司,也不用因为一个季度的情况就对它过多担忧,但客观讲,二级市场上中短期很难有很好表现的,原因还是之前说的,没有在纯电车型上的成功验证,市场就很难给更高的估值。

1 阅读:334
评论列表
  • 2024-06-04 04:43

    不行,从理解One开始,注定失败

雅彤正前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