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干子弟中,谁最坏?

品品这个历史 2024-06-10 16:13:49

1942年,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日军大举安阳、洛阳。蒋介石急调蒋鼎文挺进河南,协助汤恩伯抵御日军。与此同时,蒋介石任命李培基为河南省主席,筹措粮草、银元。4月12日,李培基抵达延津,亲眼目睹河南遭遇特大旱灾,百姓以观音土为食,其状惨不忍睹。他当即飞赴重庆,向蒋介石汇报实际情况。但是,因缅甸战事紧张,蒋介石飞赴曼德勒,与蒙哥马利协商作战事宜。李培基扑了个空,只得将文件交给陈布雷。

数日后,蒋介石返回重庆,陈布雷向其报告河南灾情。蒋介石明知河南遭遇蝗灾,依旧充耳不闻,命令蒋鼎文渡过黄河,与日军决战。恰在此时,《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白修德考察河南灾情,撰写大量纪实文章。重压之下,蒋介石开始救灾,向河南调拨八千万斤粮食。得知这一消息,财政总长孔祥熙觐见蒋介石,推荐其子孔令侃协助李培基,参与救灾活动。

7月16日,孔令东抵达开封,与李培基商量救灾事宜。李培基召集财政厅长、粮政厅长开会,将豫北和豫南划为灾区,每位灾民发放10斤面粉、100元法币。孔令侃从中嗅到商机,说服李培基通过农民银行发放赈灾款。农民银行是孔家的私产,大肆克扣赈灾款。仅此一项,孔令侃获利数百万银元。作为高干子弟,他深知利益均沾的原则。因此,他将数十万银元送给蒋鼎文,宋子文等国民党高官。

一些灾民没有收到救济款,纷纷向陕西流动。国民党调集数百趟列车,将灾民运至潼关、西安。孔令侃提前布局,控制陇海线的调度。他借口车位紧张,将灾民随身携带的行李全部截留。一些灾民走投无路,只得将口粮、银元交给孔令侃,孤身前往陕西。抵达陕西后,灾民饥肠辘辘,迫切需要粮食。孔令侃囤积面粉、煤炭等物资,高价售给灾民。有些灾民没有钱,只得将妻子、女儿抵给孔令侃。孔令侃将她们卖进妓院,谋取巨额利润。灾民非常痛恨孔令侃,纷纷上书李培基,要求严惩孔令侃等高干子弟。

李培基为官清廉,痛恨孔令侃的不法行为。他再度飞赴重庆,要求面见蒋介石。孔令侃之父得知此事,联合宋子文、宋美龄,设置重重障碍,不让李培基报告真实情况。李培基只得求助于宋庆龄,并得到面见蒋介石的机会。听完李培基的汇报,蒋介石并未感到意外,也未处罚孔令侃。最后,孔令侃被调回重庆,此事不了了之。李培基深感国民党腐败无能,多次向蒋介石递交辞呈,均以失败告终。

返回重庆后,孔令侃继续胡作非为。他与宋子文等高干子弟收购猪鬃,倒卖黄金、白银,积累数千万美元。可怜河南灾民,随身财物被孔令侃搜刮一空,只得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他们看透了蒋介石的为人,也恨透了孔令侃等高干子弟。抗战结束后,河南百姓纷纷参加解放军,为推翻蒋家王朝做出重要贡献。1942年,河南遭遇特大灾情,孔令侃趁机盘剥百姓,许多灾民冻饿而死。由此可见,高干子弟中,谁最坏?毫无疑问是孔令侃。

2 阅读:602

品品这个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