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和国足进一球,哪个难?

桐城一派 2024-06-12 21:34:44

文/桐城一派

6月12日,中国作家协会“开宝”2024年度新发展会员,名单公布,但人数语焉不详,我也不高兴去一个个核对,大概跟5月31日公示的拟发展会员1339名差不了多少,像贾浅浅上了榜后来被划掉的毕竟是少数。

照理,有会员上榜的县市作家群、朋友圈少不了一番祝贺、恭维:热烈祝贺我市(县)某某某加入中国作协、恭喜我县(市)某某、某某某和某某3人成为中国作协会员,目前全县(市)共有作协会员几名。

不管是真心祝贺,还是酸溜溜恭维,甚至是溜须拍马,但这个场景煞是好看,表面上至少是喜大普奔、喜气洋洋的,私下里都是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

能够加入中国作协,这在县市一级可是大喜事了,以后印名片、自费出书写作者简介时,前面冠上“中”字头、“国”字号,多风光,多有面子啊,好像御赐的一样,想想都要从梦中笑醒。

似乎,一旦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就可以封妻荫子,就可以加官晋爵,就可以光宗耀祖……

我码字打拼音,有时候调侃中国足协时,一不小心就会打成中国作协,虽一字之差,但常常把这一个正厅、一个正部单位搞混淆。

这年头,虽然发表文章越来越难,比国足进一球还要难,但加入国足、加入中国足协似乎不是一件难事。

李铁拿300万买来国足主帅宝座后,说,拿6000万来,保你4人进国足。

中国作协说,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或报纸,发表作品不少于三十万字,封你个作家当当。

这还难?那就退而求次吧,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或报纸发表十五万字,出一本书。

还是难?那就再降低个门槛:出版三本书,要省级以上出版社,带有正规单个书号的那种,野鸡的不行。

作协说,已经是最低要求了,不能再低了。

县城里的小作家,即使你再苦逼地码字,勤奋地写作,穷其一生,也很难在《中国作家》《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等国家级刊物发表一篇作品,即便能在省市级刊发一两篇,那也是烧高香祖坟冒烟了。

要达到30万字的标准比登天还难,15万字外加一本书也是遥不可及。惟一的捷径只剩一条:自费出书。

于是,自费出书热在小县城里成了时髦。只要你有钱,只要你写的东西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随便出,三本不够,五本,五本不够,十本。

这种书放在新华书店肯定是无人问津,送领导,送亲戚,送文友,送好友,送学生,最后送不掉的,也只能放在角落里蒙尘。送书的时候,免不了写上“雅正”、“斧正”等谦词,还得双手奉上,以示诚意。

自费出书泛滥成灾之后,导致中国作协入会门槛越来越低,原本神圣无比的中国作协会员身份价比白菜。

看看这几年中国作协发展新会员呈井喷之势,你就知道这个协会有多么“水”了。

每年发展一千多名,对照14亿人口并不算多,但就质量而言,不是多了,而是太多了。

从2019年到2024年,历年吸收会员人数不断创新高。从数据上,好像我们的文学创作在繁荣发展,实际上,中国作协已经成为名利场。如今除了圈子里的人,谁还关心中国作协,谁还介意谁加入中国作协?

说句难听的话,如今读书的人,还没有作家人数多。

如今的文学圈,只是作家们在自娱自嗨,而已。

0 阅读:1

桐城一派

简介:一本正经的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