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4个迹象,公司就要凉了

蒋小华管理说 2024-05-31 13:11:56

✎导语

当公司出现以下四个信号时,可能预示着它正步入困境,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

在商界,有些迹象如同警钟,预示着公司可能正步入衰败的轨道。

其中我观察到的最为明显的征兆就是内耗。

内部消耗就像是隐形的杀手,悄无声息地削弱组织的效率与战斗力。

众多公司的败落,并非是败给外部竞争对手,而是被自身的内耗所拖垮。

那么,公司内耗严重的表现有哪些呢?

01

“表面文章”泛滥

“实事求是”缺失

现在的公司里,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整天忙于汇报、总结和展示,却很少看到他们真正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成果。

这种现象也称作“形式主义”,往往出现在企业文化不健康的公司中。

一些人为了迎合上级的喜好,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实质,导致工作成果浮于表面,缺乏实际价值。

这种现象很危险,因为它营造了一种虚假的繁荣景象,让人误以为公司正在高效运转。

大家都在忙于汇报、展示,却忽略了工作的本质,工作不是为了展示,而是为了取得实效。

1. 拿结果说话

我们都知道,没有结果的工作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结果为导向,要务实而不是务虚。

当你在公司里推行一项新制度,或者在团队中实施一个新方案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它能否带来实际效益。

如果只是为了好看、好听,而没有实质性的价值,那么这样的制度和方案就应该被及时叫停。

2. 文化要接地气

公司需要打造一种简单、坦诚的文化氛围。

在这种氛围下,每个人都应该明确自己的核心目的是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去奉承、巴结谁。

而要打造这种简单的文化,离不开领导者的以身作则,因为领导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员工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形式主义是上级对下级的忠诚度测试,也是下级对上级的服从度表演。

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在初创时期以高效执行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著称。

然而,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一些员工为了获得上级的青睐开始沉迷于做漂亮的PPT和华丽的汇报,而忽略了业务本身的发展。

最终导致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落后。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公司必须坚持以结果为导向,鼓励员工做实事、出实效。

同时,领导者也要以身作则,亲自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引导团队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风气。

02

“抢位置”的太多

“做贡献”的太少

办公室政治的本质,是位置比贡献更重要,是关系比能力重要。

总有那么些人,一不干活儿,二不出成果,就是一天到晚盯着那个小小的职位看,好像抢到了就能一步登天似的。

可他们忘了,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贡献。

这种氛围下,公司还能有什么前途可言呢?

1. 别总盯着上司

有些员工,总是对上司心怀芥蒂,觉得上司在针对自己。

于是,他们花费大量时间在背后议论、猜测,甚至搜集领导的“黑料”,说着谁谁谁又靠“关系”被提拔了。

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公司的团结和氛围,也分散了员工的注意力,使他们无法专注于工作。

想改变这种不良现状, 公司也要加强团队建设的工作,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 能力决定地位

有些人工作表现不佳,就爱用办公室政治来掩饰自己能力上的不足,办公室政治就是这些工作表现不佳者的遮羞布。

他们的口头禅是,原本应该提拔的是自己,结果名额却被领导的亲戚顶掉了,却从不审视自己是否足够努力。

他们不去搞事业,总是在搞事情,搞关系,把个人的荣辱寄托在别人身上,把稳定的工作寄托在稳定的关系上。

但别忘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个人荣辱得靠自己挣,别总寄希望于什么稳定的关系。

想要减少办公室政治,就要把这些人清理出队伍,或者让他们去做适合他们的事情。

同时,公司必须建立公正、透明的晋升机制,让员工明白只有通过实际工作表现才能获得认可和提拔。

能者上,庸者下,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有多大的贡献,就能得到多高的位置。

03

指挥官遍地

干活的没几个

一个高效的团队需要明确的领导和有力的执行。

然而,在很多公司中,我们却看到了指挥官满天飞、执行者寥寥无几的现象。

每个人都喜欢指手画脚、发表意见,但真正愿意动手去做的人却少之又少。

如果一个团队里,每个人都是指挥官,那谁来执行具体的任务呢?

当指挥者多于执行者时,团队的效率和执行力都会大打折扣。

当一家公司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内耗就非常严重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指挥战斗

指挥的人太多,只会让做事的人无所适从。

公司需要让那些真正了解前线情况的人来指挥战斗。

他们身处一线,能更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同时,公司也需要培养一批执行力强的员工,确保各项决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2. 沉下去,躬身入局

对于管理者而言,更应该躬身入局、沉下去,两手沾灰,两脚沾泥地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去,和员工们一起把事情办好,办成。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司的各项业务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果。

要知道,业务是干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04

躺平的人多

奋斗的人少

最后一个值得警惕的迹象是,“躺平”文化在公司内部的盛行。

躺平的本质,是你无论努力与否,都几乎不影响结果的好坏。

当付出没有相应的回报,当会做的不如会说的,努力的不如亲近的,必然会导致公司里躺平的人越来越多,奋斗的人越来越少。

如何防止好员工躺平呢?要做到这3点。

1. 利益要共享

公司要将员工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紧密地绑定在一起。

赏罚要分明,激励要到位。

别让雷锋吃亏,更别让强者受委屈。

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奋斗精神,让他们愿意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比如,华为就通过员工持股计划等方式,让员工成为公司的“主人”,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2.晋升要透明

公司要有明确的晋升标准和公开的晋升机制。

只要有人做出了贡献就会被看见,得到应有的奖励。

这样员工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同时公司也要帮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计划,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未来和希望。

比如阿里巴巴就建立了完善的晋升体系和培训机制,为员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命运要同体

公司和员工应该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命运。

公司提供资源和平台支持员工实现自我价值;而员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也成就了公司的发展。

这种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能够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让他们更加珍惜和投入工作。

比如字节跳动就强调“员工和公司共同成长”的理念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培训机会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很多公司里的好员工躺平都是被“逼”出来的,公司千万不要让好员工寒了心。

✎写在最后

公司跟人一样也会生病也会老;关键是我们得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它永葆青春。

所以,大家平时得多留心观察观察自家公司有没有这些病症;一旦发现苗头不对就赶紧想办法解决。

别等到病入膏肓了才后悔莫及!

0 阅读:0

蒋小华管理说

简介:组织赋能专家,行课教育创始人,著有《赋能工作法》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