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碧波潭偶遇神秘道士渡劫,给我讲缺漏的奥妙,醍醐灌顶

心灯一文 2024-04-24 19:52:42

有一次我到一座小山上去游玩,山上的人告诉我那里有个湖很漂亮。

按照路线我找了过去,发现这个湖很小,可以说就是一个山泉水流出来的一汪水潭吧,但是水特别清清到是那种碧绿的。从上面能看到底下的鹅卵石,清清楚楚。

湖的旁边有一些大的岩石,岩石伸出来正好下面就是遮阴的空档。我忽然发现有一个长发道士坐在那个岩石下面。我过去和他找招呼,他对着我微微一笑。

他说。这个地方杳无人烟,谁都不喜欢来,你怎么到这来了。

我说:我喜欢一个人去人迹罕至的地方,我不喜欢人,我喜欢大自然。

他走了出来,站在水里面开始用水洗脸。洗完他就说。既然你来了,到我住的地方去坐一坐吧。他把我带着往山上的一条斜路上走走了大概七八分钟到了一个小道观。说是小道观,其实是一个小石头房子。走进去,里面供着祖师。一切都五脏俱全,井井有条。我问他,道长,你在这里面隐居吗。

他说:是的,我住了大概有20多年了。

我很惊讶,我说:你不孤独吗?

他说:有时候也挺孤单的,可是能挺过去,总比住在城市人多喧嚣的地方好。

我说:那孤单,你有想过要找个伴吗?

他说:年轻的时候是想过,但是这种是是遇到了真正能够跟你作伴的才行,是你愿意她陪着你,她也愿意你陪着她才行,没遇到就不行。

因此人生这种伴侣可遇不可求,像你们俗世中人,如果遇到了一定好好珍惜,如果遇不到你求也没用。

我又问:那你一个人住在这里吃什么呢。

他说:我吃的很少,一天就吃一顿饭。随便煮点面条。嚼几片菜叶子也就一天过去了。所以我自己种菜,有时候下山买点东西吃,不需要别人送,我也能活下来。如果是修行的人,一定要少吃。

少吃,整个精气神才会好,肚子里空荡荡的人就精神足。我们就是怕饿肚子,老是怕饿着饿的感觉不好受,但是你饿惯了,其实呃这感觉是挺好的。

好像人生总是觉得满盈是好,可是你要真正有境界,只要一满你就不舒服,只要一达到高潮你就不舒服,你就会有危机感,你就总觉得这事要崩塌。这就是否极泰来,物极必反。

一切事物你把它搞的太极致了,它就有可能走向灭亡。所以你就一直保持着空空的,总是缺漏的状态,这才是真正的完美状态。因为总是有点遗憾,总是缺漏总是饿着。

我说:人生不是要尽兴而为才好吗?为何总是要缺漏呢?

他说:我说的缺漏,不是要你刻意不尽兴,而是总对事物保持敬畏、保持长久的平凡地持续性地淡然。这和你尽兴而为不冲突,尽兴不是挥霍殆尽坐吃山空,尽兴是常有常在一直都在。

真正尽兴的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从来不赶尽杀绝、也不会掏空掏尽、但是兴致上,他从不遗憾、勇敢去做,尽情去爱、奋力去拼搏、快乐去享受,可是他却从不竭空贪婪,求多求全。所以说到底,这个缺漏的状态,是珍惜。

你看老一辈吃饭,有好吃的,收藏起来慢慢享用,而不是一天吃完,好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时光和岁月也是如此,需要细细咀嚼,才能甘之如饴,营养也才能细细地渗透到五脏六腑里去。

因此,绵久不衰,其实不是寡淡,而是每天都尽兴,但是尽兴有控制、知足的很,不因为未来的事情而产生烦恼,今朝有酒今朝醉,但是醉也有醉的度,并不是每天烂醉如泥不可收拾。

这样的状态,可以很长久也很幸福。

修行也是如此,不必非要苛求自己,我未来非要达到如何如何,只顾着默默去修就对了,你总感到有缺漏,就是不缺漏,如果你什么都觉得圆满了,那也许不是真圆满。

《西游记》里,师徒取经书后被老鼋翻入水中,经书浸湿,晒的时候,弄破了,唐僧痛苦的很,很是懊悔,觉得缺漏不圆满了。孙悟空在旁安慰他说:师父,天地本不全,何况是经书。

是啊,天地本不全,一切的事物,都是不全的,我们若总想着圆满,圆满总不能到,只有忘掉圆满,接受不全和缺漏,享受现实中的缺漏和尴尬,这本身已经是圆满,而所谓的圆满和惊喜,也将会在某一个时刻不期而至。

(本文为故事)

42 阅读:3908
评论列表
  • 2024-05-20 01:47

    女娲需要补天,所以天不全;大禹需要治水,所以地不全

  • 2024-04-30 03:18

    这个道士又说物极必反不好!这句话对普通人来说是正确的!对修道的人来说,是完全错误的!修道本来就是向上走!物极必反,就应该做为修道的一种方法!因为物极必反处理好了,就进入一个新的能量层次,处理不好才是必反的恶果!物极必反99%是严重的坏的结果!但是修道的人用道法护持,就可能必反到新的能量层次!这个道士对你这个普通人说物极必反是坏的还行,看他自己是这种思想,说明他的思想,悟性都不高!

    归去 回复:
    道无对错 适合自己的 就是好的
  • 2024-05-04 16:52

    月满则亏

  • 2024-04-30 03:45

    我喜欢指出别人的错误,加以否定! 文章最后的一段话,也表明了作者的思想是错误的 天地是圆满的,一切事物有的是圆满的,有的不是圆满!追求圆满能带给人们充实力量!所以要追求圆满!但是总也追求不到圆满,导致了很多的痛苦,这时才应该放弃追求圆满!而追求圆满,还是接受缺漏,其实都是心里作用!心里修行的无欲无求,平和淡静了,就看淡了一起!这个道士水平太低,你认可了他的错误思想,说明你是一个没有个人思维的人!不是喜好思考的人!只是喜好宁静的人!

    归去 回复:
    争是你的道 未必是别人的道 你很幸运 能找到自己的道 很多人修一辈子都未必能找到自己的道
  • 2024-04-30 15:06

    明白了[害羞]

  • 2024-05-06 05:44

    善!

  • 2024-05-06 18:54

    不去偏僻地方,出去玩也不去。就是去看人的,偏僻地方有啥意义[抠鼻]

  • 2024-05-13 12:54

    首先人要知足,每个人都有欲望,而且是无底洞只会越陷越深,要懂得见好就收,人生在世必要积德行善,低调做人

心灯一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