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六位太后垂帘听政,你都知道吗?

情怀历史 2024-06-10 19:24:05

垂帘听政,意为皇后或太后临朝管理朝廷事务。在古代历史上,有很多临朝听政的太后,比如战国时期的宣太后、清朝时期的慈禧太后等。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东汉,因为频繁出现小皇帝,所以也就有了更多垂帘听政的太后。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这六位东汉太后。

一、章德太后

章德窦皇后(?—97年),史佚其名,世称窦章德、章德太后。她是汉章帝刘炟的皇后,东汉“六后临朝”中第一位临朝称制的皇太后。光武帝皇后郭圣通的曾外孙女,大司空窦融曾孙女,母为东海王刘彊之女沘阳公主。

建初二年(77年),选入掖庭,成为汉章帝刘炟的妃嫔,次年(78年)立为皇后。马太后崩逝后,窦皇后发动兵变,废黜了皇太子刘庆,改立自己的养子刘肇为太子。而后又谮杀刘肇生母梁贵人,流放梁氏满门,贬黜马太后戚族。

于是,等到刘肇即位后,窦氏被尊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开启了东汉太后主政的先河。章德太后掌权后废除盐铁官营制度,派窦宪攻打北匈奴,大破之,成就了“勒石燕然”的战功,收服了伊吾领土。并且,她还任用邓训击溃西羌,助推东汉王朝达到鼎盛时期“永元之隆”。当然,章德太后是功过并存的,比如她纵容外戚,导致窦氏外戚祸乱朝政,连带着本人也被后来的汉和帝软禁内宫。

二、邓太后

和熹皇后邓绥(81年-121年4月17日),汉和帝刘肇第二任皇后,东汉“六后临朝”中的最贤者,被史学界誉为“皇后之冠”。邓绥是东汉开国元勋邓禹的孙女,永元七年(95年)入宫。永元十四年(102年)汉和帝废黜阴皇后,改立邓绥为皇后。汉和帝驾崩后,邓绥先后拥立汉殇帝和汉安帝,以“女君”之名亲政长达十六年。

邓绥临朝期间,选贤任能,躬行节俭,救灾安民,复苏经济,兴办科技教育,破除迷信,移民开发江南,带领东汉克服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十年天灾;同时,邓太后派兵征服南匈奴、鲜卑、乌桓等外患,剿灭海盗,平定西羌,使危机四伏的东汉王朝转危为安。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邓太后的文治武功,甚至能够和历史上的杰出皇帝相提并论。永宁二年(公元121年),邓绥去世,谥号“和熹皇后”,与汉和帝合葬于慎陵。

三、阎太后

阎姬(?-126年3月30日),东汉时期汉安帝刘祜的皇后。阎姬颇有才华和姿色,元初二年(115年),阎姬被册立为皇后。延光四年(125年),汉安帝驾崩,阎姬成为皇太后,为了能长期执掌大权,她拥立北乡侯刘懿即位,临朝称制。

阎姬临朝期间,诛杀大将军耿宝等奸臣,结束了汉安帝时期的混乱局面。在此基础上,这位太后而起用忠直之士,提拔并重用阎氏族人。不过,刘懿驾崩后,发动“夺宫之变”,派兵捕杀汉顺帝刘保,结果兵败,阎氏外戚及其党羽皆被诛杀,阎姬被迁往离宫居住。

四、梁太后

梁妠(116年-150年4月6日),汉顺帝刘保的皇后,大将军梁商之女,有贤后之称。梁妠聪明贤惠,善做女红,精通经史。阳嘉元年(132年),被立为皇后。建康元年(144年),汉顺帝驾崩,梁妠成为太后,先后拥立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三度临朝称制。

梁妠临朝期间,夙夜勤劳,拔用忠良,重用李固、杜乔等贤臣,驱逐宦官,推崇节俭,兴办教育,使洛阳太学达到3万余生,创下两汉最高纪录。同时,梁太后还派兵剿灭“黄帝”马勉与“黑帝”华孟等江淮大盗,讨平西羌、鲜卑及日南蛮夷,使得“海内肃然,宗庙安宁”。不过,非常可惜的是,梁太后不能抑制外戚,致使兄长大将军梁冀篡权暴滥,后又诛杀贤相李固、宠溺宦官,导致天下失望。

五、窦太后

窦妙(?―172年),女,大将军窦武长女,延熹八年(165年),在太尉陈蕃的主张下,窦妙被汉桓帝立为第三任皇后。在汉桓帝去世后,窦妙拥立汉灵帝刘宏,成为皇太后。

窦妙临朝期间,委任贤臣陈蕃辅政,与父亲窦武勠力同心,匡扶汉室,广征天下名贤列于朝廷,诛杀专权的宦官管霸、苏康,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窦妙纵容依附于自己的宦官,使东汉宦官干预朝政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更为关键的是,窦妙拒不采纳陈蕃“杀尽宦官、罢黜女尚书”的提议,陈蕃遂与窦武合谋发动兵变诛杀宦官,最终兵败自杀,汉灵帝在宦官帮助下亲政,将窦妙迁居南宫云台。

六、何太后

何氏出身于屠户家庭,后选入掖庭,得到汉灵帝宠幸,生下皇子刘辩,被封为贵人。光和三年(180年),汉灵帝立何氏为皇后。光和四年(181年),毒杀刘协生母王美人。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去世,刘辩继位,何氏被尊为皇太后,临朝称制。

因为宦官集团坐大, 其兄大将军何进图谋杀尽宦官,何太后不从,何进乃召董卓等四方猛将前来施压。不久之后,宦官谋杀何进,袁绍与曹操又率兵杀尽宦官,董卓抵达洛阳后,逼迫何太后废黜刘辩改立刘协,并以何太后逼死董太后为由,将其迁往永安宫,不久之后就毒杀何太后。和以上几位太后比起来,何太后不仅能力一般,结局也更加凄惨。

0 阅读:68

情怀历史

简介:往事如风,一座城、一段历史、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