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最年轻得主,来自普通二本,考研三次才成功

新儿聊社会 2024-06-26 12:57:31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6月24日揭晓,有两位院士获奖,其中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薛其坤认为自己不是天才,考研三次才成功,天赋有限,勤能补拙。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两人,自2000年启动以来,四十位获奖者的平均年龄超过了80岁。出生于1962年12月的薛其坤才61岁,成为最年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在此之前的纪录保持者是已故的北大教授王选,他获奖时64岁。

薛其坤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农村,高中就读于县一中,高考考上了山东大学。大四的时候,他考研失利,本科毕业被分配到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工作。曲阜师范大学虽然是个普通本科,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能进入大学教书的人凤毛麟角,可见薛其坤的优秀。

很多人参加工作后就开始思考怎么晋升或者结婚生子这些人生大事,但是薛其坤不满足安逸的生活,他没有放弃对科学梦想的追求,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研。第一次考研,高等数学拖了后腿。第二次考研,物理反而不理想。换成普通人也许就垂头丧气放弃了,但薛其坤不服输,查漏补缺,重整旗鼓,最终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

薛其坤的考研故事相当励志,也许他并不具有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的天赋,但他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用努力上进来提高自己的上限。古今中外那些成大事者,无不具备这种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薛其坤对梦想的追求,对事业的执着,其实已经注定了他今后在科学研究方面会有不凡成就。

薛其坤现在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享有声誉的物理学家,取得了多项重要科学突破。例如,他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引起国际学术界的轰动。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就称赞薛其坤的成果是“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将加快推进信息技术革命的进程。

优秀的人并不是他比别人聪明多少,而是他更加努力上百倍。薛其坤成名后,依然保持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他在清华大学工作的时候,每天早上7点进实验室,晚上11点后才离开,因此被人称作“711”。这样的作息时间,他坚持了二十多年,虽然每天就是不断重复着搞科研、睡觉、吃饭的生活,但他乐此不疲,也许伟大科学家的内心世界不是普通人能看懂的。

业精于勤荒于嬉,真正天赋异禀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要想取得成就只有靠不断努力。我们看到的只是薛其坤的功成名就和社会地位,却不知道他为之付出了多少努力与艰辛。薛其坤的获奖是科技界的盛事,他的贡献将永载中国科技史册。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要不断产生世界级科学家,让我们的科技水平不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国家荣誉,使命担当,向所有科技工作者致敬!

59 阅读:12100
评论列表
  • 三省 44
    2024-06-27 12:13

    胡扯,山东大学是二本?

    两个古都 回复:
    为了制造噱头,流量。打擦边球。虽然他毕业于山东大学。但是他在二本院校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书。说他来自二本院校,貌似也没错。
    心在风中 回复:
    小编无底线!那个年代能考上山东大学,那绝对是天之骄子!
  • 2024-06-27 16:32

    真以为像这样的大牛没有天赋,勤能补拙该是多天真?别说山大,那时候上中专都是凤毛麟角

  • 2024-06-27 15:09

    原来的山大,中科院的研究生,这已经是别人的终点了

  • 2024-06-27 14:31

    致敬,祝贺

  • 2024-06-27 17:58

    为了流量,制造噱头。最初是第一文凭山东大学,最后文凭,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只在二本院校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过书,就说她来自二本院校。更能吸引眼球吧!

    传言 回复:
    其实他来自中小学[呲牙笑][呲牙笑]
    东流 回复: 传言
    来自幼儿园[笑着哭]
  • 老大 14
    2024-06-27 16:49

    山东大学成普通二本了,怎么也是985高校

  • 曾竞 10
    2024-06-27 16:08

    英雄不问出处,何况英雄出处高。

  • 2024-06-27 18:09

    为山东人骄傲!

  • 2024-06-27 16:07

    是那时的招生方法更科学、合理,自然受人尊敬。现在都培养书呆子、死读书,一分定胜负、为了上清北不喜欢专业也往里挤。

  • 2024-06-27 18:21

    与薛定谔是一家!

  • 2024-06-27 16:53

    恭贺孩子学校的校长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薛其坤院士打call!!

  • 2024-06-27 18:11

    科学技术奖——到底是奖励科学还是技术?看已获奖的成绩……偏技术?

  • ylan 5
    2024-06-27 17:50

    人家本科山东大学,只是毕业分配去了曲阜

  • 2024-06-27 17:46

    七八十年代高考录取率不到10%![得瑟]

  • 2024-06-27 17:59

    那时二本基本可以上现在985,那时一个大专相当于现在至少211

    润物细无声 回复:
    那时上个大专估计至少超过同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当年我们一个乡最好的初中初三有二百人左右,一轮一轮的考试刷最后参加中招的人只有二十人,百分之九十以上人连参加考试机会都没有,想想最后能上高中再考上学的能有几个,能占多大比例。
    该取个什么名字呢 回复: 润物细无声
    就211录取率来说,全国平均大概5%,这是以参加高考算得!再扣除中考刷的一般,同龄人中有多少能考上211?再加上现在努力学习的比以前多得多!再看看录取的难度?
  • 2024-06-27 22:16

    希望这样的科学家越来越多!不要弄形式主义。

  • 2024-06-27 18:10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6-28 07:41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6-28 05:35

    瞎误导,以为他本科考上的是二本,其实是985的山大。

  • 2024-06-28 13:05

    那是以前,一个大专都安排工作,现在大部分重要部门和行业招人都要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双一流院校。现在都说学历不重要,可就是学历低了,就是没人要。

  • 2024-06-28 10:48

    我考了两次才考上还差个诺奖

  • 2024-06-28 13:26

    国之栋梁!!

  • 2024-06-28 13:23

    这样的知识分子受人尊敬

  • 2024-06-28 06:43

    考试人定,不是考你对事物的观察与思考。

  • 2024-06-28 14:49

    山东大学是普通二本?这不是胡扯吗

  • 2024-06-27 19:01

    山东大学是普通二本?小编你出来考一个试试,我保证不打死你。

  • 2024-06-28 12:28

    临沂人的骄傲[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新儿聊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